知识分子了解藏传佛教的尚佳读物——王尧《走近藏传佛教》

强调“知识分子”实则在强调求真务实的阅读立场,既不受政治的影响流于泛泛的批评,也不受文化的左右沦于盲目崇拜。王尧先生的《走近藏传佛教》可谓兼顾了同情的理解和历史的观点。

这本书多年前买了纸质版,最后却是近几日依靠“藏书阁”下载的电子书读完的,前后隔了好几年,几十篇文章可读性都强,泛泛读过,印象最深的有几处:

一是说到开创活佛转世制度的嘎玛巴一系。此前看过陈宇廷拍摄的《寻找香格里拉》,印象最深的是,片中说西藏的四大转世系统中,唯有历代噶玛巴没有参与过政治,而是专注修行的。此书对转世制度的梳理给出了不同的解说,转世制度本身的确有其现实的社会功用,并非是单纯的信仰问题,但因缘本来复杂,并不值得惊讶。

二是介绍米拉日巴尊者生平时,介绍了尊者为何会家道中落的原因,和西藏的家庭结构和文化传统有关,讲到了尊者返回家乡后在宅院的废墟中发现了自己母亲的遗体,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到尊者如在目前,把读者带到了历史的现场。在分析西藏大师们的诗歌艺术时,强调米拉日巴的风格特点是浓郁的自然气息,宗喀巴则是重在抒写境界,仓央嘉措则感情冲突浓烈,要言不烦,却很有见地。

三是无论介绍政教合一制度还是奴隶制向农奴制的转变,都能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通过梳理制度变迁,分析变化的动力和积极作用,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没有认识这些事实真相之前,厚污古人是不负责任的,在了解了真相之后,自然也就不会下什么偏激的、破绽百出的结论了。

四是讲到寺院教育时,既充分肯定了大小五明对西藏文化的贡献,也客观点出了单一的宗教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阻碍。这点,其实尊者也认可,应该说是大家的共识了。但作为汉族学者,早年就能持这样的观点,并非易事。

可读的内容很多,想要全面了解藏传佛教,这自然是本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好书了。

还想说的是,王尧先生师从大陆的藏学先驱于道明先生,后来在藏区工作时随贡嘎活佛学习藏语和文化,贡嘎活佛用精读《萨迦格言》的方式原汁原味地传授了藏传的精髓。后来又较早接触到了敦煌卷子中的藏文文献,引领了一时的学术风气,并接续于道明先生的志业,使内地的藏学研究登上了国际舞台。由于这些殊胜的机缘,王尧先生不仅学术视野开阔,对出世间的宗教的了解也很深入,这就有别于一些对宗教知识缺乏必要体悟的学者,故能善用历史唯物的和宗教文化的两脚腿走路了。加之擅长藏语和多国语言,尤其娴熟老派藏文,保留了“拉萨老贵族的”的风味,真令后人羡慕了。

王尧先生的弟子沈卫荣教授我在灵山工作时见过,当时灵山准备筹建一所佛学图书馆,请沈卫荣教授来咨询了一些建议,可惜后来因循未果。我因此也搜索过一些沈教授的文章,觉得他的确继承了乃师的传统,能很好的把现代学术传统和藏传佛教传统结合起来,富有同理心,不讲外行话。

王尧先生是五十年代初的南大中文系毕业生,沈卫荣教授也是南大毕业的,但都北上发展了。南大的历史系和宗教专业虽然也鼎鼎大名,但私心希望两位的学术薪火将来能更多惠及南大,那定能成就新的学林佳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分子了解藏传佛教的尚佳读物——王尧《走近藏传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