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4

游伯方    感先贤

崔翠红


伯方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据说晋怀帝司马炽曾赐封褚筴长平伯,其领地就是这里;明正德七年,因谷大宽平叛农民起义有功,被朝廷也赐封于此为长平伯,因此这是一块荣耀之地。然而,沿时间之河溯回而上到长平之战时期,这里却是弥漫着杀戮与血腥,飘荡着灰烬与哭声,因而那时人们称此地为黑方,表达着人们暗无天日的悲伤,表达着人们血泪成河的悲愤。纵使今天,隔着千年的历史纬幔,仍能感受到黑方这一名字背后的寒意。


今日周六,天清气朗,与同学相约共游高平伯方。车子急速行驶着,路边高大的白杨树刷刷刷地往后退,正如我急切的心情,我要急切地穿越历史隧洞,去接近那个村庄,去靠近那个把黑方最终定格为伯方的隐在历史深处的传奇般的人物——毕振姬,民间的老百姓则亲切地称他为毕阁老。其实,他的故事早就在民间流传,幼年时期我就听家父讲过。他出身农家,自幼聪慧好学,曾经举乡试第一,后又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在短短十四年的时间里升迁八次,由最初的正七品文职外官(山西平阳府教授)升任为正三品(广西按察使);他从地方到中央,又从中央到边疆,足迹遍布七八个省市,而其所到之处皆重民生清吏治,以“廉能”闻名于时,受到百姓爱戴与朝廷的赏识。康熙皇帝赞曰:“爵禄不能动其心,富贵不能改其志,此正情操,绝世楷模”。他的真实被载入史册,他的真实却又成了后世的传奇。


今天,仿佛文学中的倒叙法一样,我们是沿着现实走向历史,循着传奇去感受他的真实。带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毕阁老的故居,干净整洁的现代化柏油小路连接着多个院落,这些院落各各独立而又院院相通。从整体上看,他的房屋更接近于民居,有一种逼人的素朴之感,与当时的官员与商贾之房屋相去甚远。置身其间,就又看到历经三百多年风雨的房屋或残损或倒塌,一些新建屋舍又夹杂其中,使原本有机统一的整体呈现出零乱感破碎感。但是当你细瞧那现存的门楼、那房屋的木雕又使每个院落显得规整与雅致。那雅致来自于他读书人的内心追求,那朴素又与他的清廉品质高度统一。毕振姬身居高位却克守自律,生活极为清苦,往来只有一仆一马,布被瓦灯,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有官僧”。作为晚辈的陈廷敬,慕名到高平拜访这位前贤。看到他的清苦生活不禁感慨地写道:“毕先生家与农民最下者比,所守甚危苦。”


毕振姬故居现存较完整的有住宅院二处,书院一处,祠堂一处,只是祠堂与七裹头院铁将军把门未能进入,只在外围看了看,不过有幸进入他的书院观看。一进院门二层楼高的正书房赫然入目,其整体构架完整,原有的廊柱屋门窗户仍残留着,陈旧的木色在正午的阳光中泛着暗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在诉说着不因岁月而流逝的毕阁老的故事。毕振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退隐归乡后办义学建义仓修丹河,依然在为生民奔命造福乡里。人在院中,思绪已飞越百年,我想努力走进先贤的思想中去。毕振姬寡言、低调,不滥交,常常在处理公务之余居陋室读书写书修炼身心,真正体现了儒家的“仕而优则学”的思想。他极注重人心的修养,他在《心学危微精一》中这样写到:君心惟在所养,养之以善则心智,养之以恶则心愚。……不养何以为心乎?心非公无以绝天下之私,非正无以息天下之邪,非善无以化天下之恶,公且正而至善焉,是心之中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真正达到了知行合一。“上马横塑下马诗”是毕阁老的真实写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更是毕阁老的真实写照,此信念也使得他在染缸般的官场里、在功名利禄面前始终清醒而不迷失自己。他应该是每一个后世子孙学习的榜样!


沿着毕振姬的故居走了一大圈,亦是踏着先贤的足迹在前行,能识得学得其中一点半点,那是莫大的荣幸。临走时,禁不住又回望了一眼毕振姬故居,那些屋宇沐浴在阳光中,安然苍然颓然。我知道没有得到保护与修缮的它们(祠堂与书院岌岌可危)终将坍塌,它们终将消失在历史烟尘中,惋惜之情油然而生,可是,我并不悲伤,房屋的坍塌算得了什么,只要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精神不坍塌,就会有希望,就会有明天。


我看到从不远处的小巷里走过一个身形瘦削面目清瞿精神矍铄的老人,微笑着飘然而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