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与书本知识产生关联,才是真的学到!

【日期】:2022年3月15日

【书名】:《认知觉醒》

【页码】:61-80

【故事素材】:

讲了朋友在跑步和学英语上的故事,朋友之前设定让自己很累才能够达成的目标,每次完成得很累,坚持不下去,于是大胆地降低了标准和难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不急于求成,反而持续力得到增强,让学习的挑战性和成就感并存。

为了说明一下子多出来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对于缺乏清醒和定力的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举了几个获得巨额财富的例子,2002年,英国男子卡罗尔中了970万英镑奖金,一夜之间从垃圾工成了超级富翁,然后他开始买豪宅、买名车、吸毒、赌博,7年后,其财富被挥霍一空,妻子离他而去,他不得不重做苦力,靠救济金生活;2006年,英国女子温迪·格雷厄姆中了100万英镑奖金,结果奖金在一年内被花光,该女子沦为穷光蛋。

在深度静心学习方面,举了胡适的英语老师、出版家王云五先生自学英语写作的例子:他会找一篇英文名家佳作,熟读几次,翻译成中文;一星期之后,再将中文反过来翻译成英文,绝不查阅英语原文;翻译好后再与原文比对,找出自己翻译的错误、失误和不够精良之处。如此反复练习,王云五先生积累了扎实的英文功底,为日后从事英语教学和出版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那个科技、信息远不如今天发达的年代,有限的学习条件迫使人们静下心来深度学习。

【大数据或科学理论】:

据统计,在美国,每年彩票中奖者的破产率高达75%。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

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这些活动对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5%、10%、20%和30%。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将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提升到50%、75%和90%。

以阅读为例,从浅到深依次为:听书、自己读书、自己读书+摘抄金句、自己读书+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输出教授。

【心理学理论】:好像暂时没有

【新的知识点】:

1、作者朋友的孩子是个学霸,作者取经,秘诀之一就是要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家庭作业,这是为什么?考试的紧张程度和作业不一样,逼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了舒适区边缘。这种状态下,孩子必然会极度专注,学习效率和成绩自然会提升。这是个很好的促进自己效率提升的方法。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对自己的要求过于松散,不想给自己压力,哪曾想结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2、我们现在获得的信息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了,便捷的同时,却深深损耗着我们深度学习的能力,快速、简便、轻松的方式使我们们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天性得到了放大,理智脑的潜能受到了抑制,我们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在往里面跳,还天真地以为自己是信息达人,解决问题小能手。

3、我们要做那一小部分的知识精英,学习他们直面核心困难的勇气,努力深度钻研的行为,生产内容;而不要只是在享受轻度学习,消费内容。作者这句话,我会记下来,并时刻提醒自己,“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在时代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那就应该尽早抛弃轻松学习的幻想,锤炼深度学习能力,逆流而上,成为稀缺人才,否则人生之路势必会越走越窄。”

【金句】:

1、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2、距离我们太远的事物,我们通常无法把握,无论它们是令人痛苦的还是令人享受的。

3、能解释的现象越多,这个概念就越底层。

4、速成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力圈只能一点一点扩大,所以只要我们遵循匹配规律,不断在舒适区边缘拓展自己,同时愿意和时间做朋友,那么我们注定可以持续成长,重塑自己。

5、学习不只是一味地努力,成长也不只需要“打鸡血”、拼意志力。只要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往外走,同时和时间做朋友,你肯定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蜕变。

6、罗振宇曾提到他是这样学习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7、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从想法到语言再到文字,即将网状的思维变成树状的结构再变成线性的文字,相当于把思想从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那些固态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8、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对我的启发】:   

1、学习的时候,不要总把自己抛在困难区里,又想在短时间内看到自己取得重大成果,可能已经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太多,这样的目标设定会让自己心生恐惧而不是力量,只有拉伸区的学习才能让自己成就感和挑战感并存。

同理,学习也不能够一直待在舒适区,否则容易走神,训练无效果,白白浪费了时间,比如写作的练习,要让自己在舒适区的边缘练习,像是日不日更真的不重要,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日更和打卡的任务,草草了事,随便写写,这种日更其实并不能为你带来什么实质性地提高。

2、如何让自己在拉伸区里进行练习,就要有关注点,要点越多,越容易专注,这就是说的有的放矢吧,给自己设置一个个的小目标,这次训练 “我要针对性提高什么,我要收集哪方面的素材,我要...”总之,设置出很多的小抓手,来链接自己和知识,针对性地训练薄弱的环节。

3、千万不要只做知识的搬运工,那样只能停留在被动学习的最浅层,用低水平的勤奋来感动自己,产生自己在勤奋努力的错觉,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不会欺骗你。我们在读书学习新知之后,一定要关联上自己的行动,否则就是白费了时间。把书中的知识真正用起来,帮助自己不断精进,切己体察,事上琢磨!

                                     

按照书中给出的建议就是:

要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经典书籍、著作、文献)

要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才能让自己真的得到)

要反思生活。(复盘、反思、觉察才能发现问题,让自己改进)

4、不要完全否定浅学习,它也有价值,只要权重把握好就行。我很喜欢看知识类公众号、得到APP、樊登读书、看理想、万门大学、混沌大学之类的,这样就有了很多了解新信息的入口,再选择性地进行深入学习。做到: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习保持开放。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值得关注的号比如罗振宇、刘润、万维钢、古典、吴军、李尚龙、吴晓波等等等,和他们保持联结。因为他们每天都接触大量新鲜的认知,会释放出有价值的信息,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但是就像作者所说的,最终我们还是要自己去读、去想、去做。因为自己才是行动的主体,知识为我所用,这才是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学习,与书本知识产生关联,才是真的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