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自己成为自我控制的大师?

    棉花糖实验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主持的一项心理学研究。一项心理学研究能持续半个多世纪,这本身既说明了研究者的慎之又慎,同时更说明了这项研究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

图片发自App

    自控力很早就进入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但真正让人觉得自控力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还是米歇尔的系统研究,这方面的具体研究本书里已经有详细记载。

      本书被试都是普通的平常人,作者通过多年不断测试所得之数据并推导出的相关结论,建议读者尝试在平静的日子里与未来的自己多多联系,时刻记着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构建一个有连续性、方向性和长期目标的人生,无论是回望过去,还是展望未来,这些连续性、方向性和长期目标都会清晰可见。

      在具体的行动中,我们可以使用“如果-那么”计划来提醒自己!设计一个“如果-那么”计划的第一步就是确认那些触发你想要控制的冲动性反应的热点。

      在生活中,“如果-那么”计划帮助成年人和儿童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效果比他们设想的可能还要好。如果我们合理运用这些精心预演的计划,自我控制响应会被与之相关的刺激物自动触发(“如果我靠近冰箱,那么我也不会把冰箱门打开”;“如果我看见一家酒吧,那么我就会穿过街道去街的另一边”;“如果我的闹钟在早上7点钟响起,那么我就会起床去锻炼”)。我们越多地预演和实施“如果-那么”计划,自控就会变得越自动,从而把努力从自我控制的过程中拿走。

      对于“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可能是,你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就以身作则做个榜样。在儿童的生活中,父母和其他重要角色的自控或失控的方式——如何处理压力、沮丧和情绪,评估自己成就时使用的标准,对于他人感受的共鸣度和敏感度,他们的态度、目标、价值观念以及自律的策略等都对儿童有着深远的影响。父母以身作则并教给孩子对于无休止挑战的可能反应的蓝图会贯穿孩子的发展历程,儿童从这里选择并把它们转换成对自己合适且有效的东西。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通过有意训练自己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来激活思维的冷系统,规范思维的热系统,从而培养自身的自控力。掌握了这些技能,我们就可以获得一种自由,逃离刺激控制,实现自我控制。这种自由让我们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做出自己真正希望的选择,而不总是迫于瞬间的冲动和时间的压力,被动做出选择。

    总结关于自控力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时,作者想到了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我们关于思维、大脑和自控力的研究和发现,可以把这句话改为“我思考,所以我可以改变自己”。因为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感受,改变自己的行为,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自我控制”在不同情境中因外部条件的变化与内在行为交互作用会呈现出不同状态。

OTT法则

OPEN

对本体感觉保持开放

TRUST

信任与安全感的构建

TRUTH

      让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真正地透过现象去看见事情的本质,让意识关联潜意识,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透过躯体化的症状,我们有能力辨别与决定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指导自己成为自我控制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