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康熙五十六年的那场答记者问

转载

分类: 闲话

大清康熙五十六年的那场答记者问

励双杰

大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那是多么重要的一年。

我们仅从《中华博物·中国历史纪事》就可以知道,定商船出洋贸易法,清政府严查白莲教徒,康熙帝颁布遗诏,王翚逝世,亢珽起义失败,清廷立案审理,这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在这一年里发生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可能不认为这一年是多么的重要。

尤其重要的是,那一年的冬天,聚族于湖南宁乡、湘乡、湘潭、善化、安化五邑的唐氏子孙,因为家族家谱的续修告竣,云集于宁乡的石滩总祠。好家伙,那一天,尽管寒风凛冽,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飘飘,人山人海,那场面是相当的壮观。一个叫做唐继璋的前辈,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并以祠堂为主题,作了答记者问。

唐继璋先生,字士琳,威严肃穆,就坐在主席台的正中。一同出席招待会的还有唐继陶、唐方佑、唐希荣等家族的精英们,现在就坐在他的左右两边。当司仪匆匆过来告诉吉时已到,唐继璋先生挥挥手,手势稍微往下一压,台下顿时鸦雀无声。可以看出他老人家是多么的德高望重啊。先生清清嗓子眼儿,捻着花白的胡须,朗声说:祠堂之制,善制也。而举之甚难,废之甚易,故为祠堂问答,以俟后人取衷焉。

那是说,有什么问题,尽管提,老夫来回答。下面就是答记者问的全文实录:

问祠堂之制何昉乎?

曰:昉于宋儒,盖古士大夫祭于庙,庶人祭于寢。程伊川谓庶人无庙可立影堂,又谓祭时不可用影。朱子因改影堂为祠堂。

然则祠堂专为庶人设乎?

曰:国初品官朝制未定,大明集礼权仿宋儒祠堂之制,奉高曾祖祢四代之主,亦以四仲之月祭之,又加腊日、忌日之祭,与夫岁时俗节之薦享。至永乐时,又颁文公家礼于学宫,于是薦绅之家、庠序之士翕然,并遵家礼,至今不茀废此祠堂之制,所以尤重于士大夫也。肰无财不可以为悦,则虽品官亦有未立祠堂者。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则虽素封之家,亦有立祠堂者。此族氏所以卓冠人群也。

祠堂设矣,所祭世代之差次可得闻乎?

曰:伊川谓高祖有服,不可不祭。又谓天子至于庶人,五服未尝有异,皆至高祖,既如是,祭祀亦须如此。朱子称其得祭祀之本意。本朝之制,庶人得祭其祖父母、父母,则是庶人止二代,而其时享于寢之礼,大概与品官略同,此宋制国令,大同而小异也。然世士无世官,或茅屋之士忽跻公卿,或鐘鼎之门忽成甕牖,神主之位时增时减,不亦纷更之甚乎?则凡设立祠堂者,虽遵伊川之说,士庶皆祭四代,亦当非僣。

祭至高祖而止乎?

曰:族之所自始,为始祖。高祖而上,始祖而下,皆谓之先祖。祭则于礼为愆,不祭则远祖将馁,在先儒亦无定议。伊川曾祭始祖,殆以义起。朱子谓始祖之祭似禘先祖之祭,似祫今皆不敢祭。愚取二家之说,而折其衷,皆设主,则果僣也。不设主,则果馁也。近世习俗,凡寢室皆总历代神主,殆亦亡于礼者之礼乎。

历代神主特设于寢室耳,设于祠堂可乎?

曰:何为其不可也,夫大宗之宗子将上援祖考之灵爽,以统其族人。若止祭四代,仅足统其小宗尔。各宗何所系属,故大宗祭历代,斯合族之道也。宗法行,则历代神主宜设于大宗祠,大宗之宗子祭之,而各小宗不设。无大宗,则历代神主宜设于小宗祠,小宗之宗子祭之,小宗之法亦不行,斯设于寢室。

神主之龛如何?

曰:宋制祭四代,则设四龛,其法以祠堂之后,架一长龛,以西为上,用板截为四龛,高祖设西,曾祖次之,祢又次之。继高祖之宗子(谓嫡玄孙也),则祭四代。继曾祖之宗子(谓嫡曾孙),则止祭三代,而虚其西龛一。继祖之宗子(谓嫡孙也),则止祭二代,而虚其西龛二。继祢之宗子,则止祭一代,而虚其西龛三。俟世数渐满,然后以渐而增,支子并不敢祭,然不祭,非真不祭也,不主祭也。宗子主祭,支子助执事焉。

祭四代则设四龛矣,今欲增历代神主,再增一龛否?

曰:龛止于四而已,历代神主之牌,宜别置一处以藏之,恒祭皆及四代,或岁除,或春首,兼祭历代神主,每岁止祀可也。

敢问大宗祠可得而建乎?

曰:夫宗法废,固无所谓。大宗即有大宗,而或蠢愚固陋,束以古人礼制,如有猿猴衣周公之服,势必使小宗之贤进而宗大宗之祠,其如古人制礼之意,乖舛甚矣。祠贤而不中礼,不如无祠之愈也。

敢问小宗祠可得而建乎?

曰:宋儒四龛之制,固小宗祠也。各宗有力者皆得自为,第宗法湮废,虽小宗之宗子,亦不能以世其传。传及三代,而别籍异居此堂,非割裂,则荆榛矣。可行而不可久者,其小宗之祠乎?

敢问大宗祠势不可行,小宗祠行之又不久。可行而可久者,其法何繇?

曰:闻西江大族,皆设祠堂,其法唯显爵厚禄者各输金若干,为祠堂之公费。神主既不滥入,而祠堂得以永长,其法之制善者乎?

祠堂中所祠惟显爵隐德,则四亲(谓父至高祖)及历代总主设于何处?

曰:藏于寢室之后,架起可也。

父在而子异居,子之寢室亦设神主否?

曰:父设主于寢室,不论嫡子支子,自宜从父而祭。

父不在而兄弟异居,支子之寢室亦设神主否?

曰:古礼既不行于今,从俗设主可也。

敢问历代主设于祠堂,岁惟一祀矣。今设于寢室,则祭之疏,数何以定之?

曰:既同处于一龛,岂得祭四代不祭历代,况祠堂中之历代固除四亲在外,而寢室之中历代即四亲亦在,其中唯生辰忌日之祭,止于四代,奉单主而祭焉,可也,从俗而不戾于礼,其是也夫。

曰夫追远之礼,亦以事其祖考耳。今大宗小宗之法,既以难行,神主又设于寢室,何用复祠显爵隐德?

曰:祠显爵以劝读书,祠隐德以劝修品,愚固言之矣,而义不止此也。殷人尚质,质胜则野,野之为害,其小人率意以遂其无涯之情,其君子径情以行其徧,是之理。武周制礼,郊社禘尝并举,苏子所谓文章礼乐柔天下之戾心,移风易俗,道莫先于此矣。今事唐无文胜之弊,而质胜之弊,为士与民者,皆不免焉。诚得建一祠堂,使显爵隐德勿替其祀,而子若孙骏奔其中,冠裳之地可以教荘揖逊之风,可以教让无言之格,可以导和而岁渐月渍,礼乐可修,风俗可易,此余之所以矻矻不宁与子姓,更始者识此故耳。况吾族旧有祠堂,明兴以来,类頺类举,漶漫三百余年,今值家谱告竣,仍就祠堂之故址,照旧制三间,锐意图新,奉主入祠,上扬圣天子化民追远之意,而祖考妣之灵爽亦得所凭依矣,又何俟待人而后举哉。

老先生字正腔圆,引经据典,娓娓道,侃侃谈,在场的人无不为他的博学多才而倾倒,皆折服而叹,唇枪舌战也就到此结束。

奏乐,散会。

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清康熙五十六年的那场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