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地铁有感

伟嘉逐渐习惯了每天坐地铁上下班,从家里到办公室需要六个站,在算上到办公室的时间,一共就18分钟,每天两次,也就40分钟左右,要是天气不好这个时间还会更多。当然,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没有人会去计较那几分钟时间,北方慢节奏的生活让这里的人的创造力和精神状态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速度。地铁里短短的十几分钟里给了伟嘉观察世态洞悉社会的平台,伟嘉不敢把说自己是很珍惜时间的人,但他也绝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每天早上7:30分的地铁是最拥挤的时候,几乎每节车厢都人满为患,车厢外还有很多没有挤上车不得不选择下一班车的人。体力好或者位置极佳的人才可能在车里的人尚未完全下车就已经挤进车厢,车厢处于严重超负荷的状态,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人从事不迫的做着自己事情。那些坐在椅子上的人大多数都是看着手机,没有看手机的则人手一份地铁报不断翻腾着他们感兴趣的版面,坐着人多是不关心多久到站的,更不会抬起眼睛看看那些站在车厢手抓扶手的人,其实坐的人也不完全都是看手机,也有没有看手机而是和旁边的人旁如无人的聊着什么。站在车厢里的人也是一首抓着扶手,一点低着头看着手机,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人由于太拥挤恐怕连摸出手机的机会都没有在那里努力支撑他们的身体,这也是一节车厢仅有的另类吧。

几年前看过一片文章,是一名印度工程师写的,它已经发表在网络上就被很多媒体转发,现在要找到它也很容易。“我在从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吃惊的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上都是打游戏或者看电影,没有人读书。”文章的下一段是这么说的“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一起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和玩手机,没有恩看书?我一看,确实如此。此时人们都在打电话(大声谈话),低头发信息,刷微博或者打游戏。或喧嚣的忙碌。或孤独地忙碌,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

印度人说的基本是现在中国的社会现象,但只能说是一个表像。其实他说了很多伟嘉也就记住了一句话:“中国人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我们无意去纠正去反驳印度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无论这篇文章出于什么目的,我们只想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获得一种满足的安宁。

有记者报道,中国人平均读书每年0.7本,韩国人是7本,日本是40本,俄罗斯是55本,相比之下,中国人读书少的可伶。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是麻将馆和网吧等,一个万人小镇有几十家麻将馆或者五六家网吧是很正常的事,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书店和图书馆,在中国确是相对稀缺的。

难道中国人真的都是印度工程师说的中国人不读书吗?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作为世界仅有的人类文明的存在国度,中国人正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到一场改变命运的大潮中,不读书,不看书绝不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地铁,机场,候车厅里玩手机只是转变头脑休息的一种方式。你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周末的图书馆,新华书店,都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的,不要说椅子上,桌子上,就是地上也横躺着阅读的人,那些带着老花镜,每看一行把手指往下移动的老人更是不在少数,旁边的老人或许正在边看边抄写什么.......年轻的父母,陪伴着他们的子女,其乐融融的轻声谈论着,还有一些看上去稚气未消的少年不也趴在地上不停的翻阅吗?

读书是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之一。绝不会只是学者的专利,更不是为了卖弄学问而功利性的选择读书。在当今中国这个时代,思考变浅,机会变多,竞争跨界,随时干扰,永远在线的变更时期,德国作家赫尔曼 黑塞的话在其名著《在轮下》的话很有代表性:“在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力不从心,有时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的将每个落伍大的个体远远抛下,碾做尘土,且不偿命”

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人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度改变着着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生活的空间。看书,读书,思考,写作已经成为大多数生活的营养品。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不都是思考和执行的结果吗?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在通讯信息和新材料领域,我们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甚至部分行业成为制定行业标准的唯一国度,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前天一片报道很是鼓舞士气。浙江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飞机装配创新团队负责人柯映林教授从2003年起,开始从航空制造加工工艺基础转向飞机装配工程的公关。前后跨度15年终于研制成功专用机器人制孔系统和卧式双机联合钻铆机等,为我国先进战机批量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个团队大多数人是年轻人,但先进复杂的公关任务硬是被这批年轻人给攻克,他们难道就不看书不学习吗?

我始终认为,阅读是知识的源泉,灵感来自创造,没有读书怎么会有创造?每年的双十一什么卖的最快最多,答案是书籍。这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读书,开始阅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乘地铁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