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论语今读05


绿骏马

清晨有个习惯,先看牛人们最新推送的文章,好处是开拓视野眼界,坏处是容易被他们的思路带跑,打乱在家隔离的生活节奏。这就是为什么要学《论语》的原因。

新的一天,先去做一件确定的事,重要的事,再去关注外界的声音,尽可能做到不被外在打扰,保护好有限的专注力。

学习孔子思想,是件确定的事。

常有两个困扰。一是是否全盘接受,从古圣先贤的智慧里汲取能量;二是古人的观念无法与时代同步,不能照搬照抄,应如何区别对待,更重要的困扰是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活学活用。

比如这句:“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一个人做到了仁德,如果还有多余精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现实世界,当下生活,这件事如何操作?等修炼好了德行,再上学,学区房早被人抢光了。一个孩子7岁上学,德行自然无法被检验,但学习生活已然开始,输在起跑线谁也耽搁不起。

孔子老人家的意思是,一个人无论学历多高,德行应放在首位。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新冠疫情爆发,再次印证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有人为贪口舌之欲,以野生动物为食,市场逐渐形成捕捉、贩运、屠宰、销售的产业链条。在这根链条上,有利益牵扯,有物质交换,有贪欲膨胀,最终病毒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疫情席卷全国,给人们心中蒙上一层阴影。

追根溯源,病毒肆虐有它的偶然性,不确定性,但与人类自身的修养、德不配位不无关系。

到什么时候,灾难都不仅仅在惩罚酿成滔天罪行的某个人,或某些人,全人类都深受其害,恶果由多数人买单。

截止2月17日18:18,全国因新冠病毒死亡1772人,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分崩离析,支离破碎。这是人类的灾难,也是人间的悲剧。

社会在进步,生活在继续。

若干年后,当有人提及2020年这个寂静的春天,有多少人会将这场灾难与德行联系在一起。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又有多少雪花会将雪崩的发生与自己联系起来。

孔子说:

“青年人在家应孝顺父母,外出应尊敬长者,办事谨慎,言而守信,博爱大众,并和有仁德的人亲近。做到这些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这句话是对每个人的行为约束与规范。只有全社会形成共识,达成一致,将德行教育放在首位,所学的文化知识才能造福人类自身,推动社会进步。否则,德不配位的人越多,制造灾情的概率也越大,破坏社会发展事情也会接踵而至。

看上去,这是件难以完成的任务,但人命关天的生死关头,这项任务又不难完成。

14亿人居家隔离,不再拜年,不再走动,安住当下。

每个家庭都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细胞。这一次,全民达成共识,为了个人生命安全,家庭幸福,国家安宁,人们义无反顾宅在家中。那么,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战胜病毒最有力的武器。良好的家风,也将成为传统教育最基本的单元和载体。

家风,是在与父母相处,与他人共处中形成和培养的良好教养。

入则孝,是在对父母尽孝中修炼自己。

出则弟,是在与他人共事中修炼自己。

谨而信,是在尽心做事中修炼自己。

泛爱众,是想自己的同时也想想别人。

而亲仁,是选择与有德行的人在一起。

如果这些都做到了,做好了,再去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去奉献社会,去造福人类。

对一个人来说,德行在前,技能在后。现实是,我们更关注技能,学习成绩,工资待遇,而忽视德行的培养,这就将逻辑关系弄颠倒了。

学习《论语》是在学逻辑关系,学做人做事的原则,什么在前,什么在后,什么先做,什么后学,都有先后顺序。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难带,越难教,父母说起孩子的学习多半直摇头,因为逻辑关系不清晰。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建立在德育基础之上。从小到大,孩子如何与父母家人交流,如果收拾房间,如何处理家务,如何与小朋友相处,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等等,都有明确的行为规范。

父母将时间应更多放在这些事情上,孩子建立起了正确的认知,再去学习钢琴、绘画和文化知识,内心是明亮的,清澈的,不会陷入应付学业,沉迷网络,不珍惜学习环境的怪圈。否则,孩子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应得的,不懂感恩,不懂回报,不懂惜福。

人过中年,开始认真思考孩子教育问题症结所在,第一次郑重其事面对古圣先贤的教诲与人生智慧。

教育子女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拿一套自己认可的,却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东西灌输给孩子,而是做好自己,把自己活成子女的表率,因为最核心的学习能力不是听懂道理然后付诸实践,而是让孩子模仿父母最真实的样子。

如果父母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没有明确处事原则,习惯人云亦云,如何教育子女,如何行为世范,子女又能从父母身上学到什么。

学习《论语》就是在建立稳定的价值观,明确的处事原则,并在家庭、做事和与人交往中修炼心性。真正活成孩子心中的榜样,人生的导师,而不仅仅是孩子衣食无忧的陪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论语今读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