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想走到尽头就该自省了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881天早安问候。

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是无止境的索取,操纵对方,能拿什么就尽量拿,让对方尽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二条是放弃自己的期望,用沟通来达到双方都能满意的结果,永远把自己和伴侣都能快乐当成最优先的选择。

我们大部分人选的都是第一条路,也就是注重我们个人的需求,我们会对伴侣有所要求,会争吵,或者试图控制对方。如果需求还是得不到满足,而我们自己的沮丧、失望就会与日俱增,最后就会来到“自我放逐”。也就是说,心灰意冷。一次次的求而不得带来的失败感和无力感,就表示着内省的过程已经开始了。这是亲密关系中最黑暗、最困难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在亲密关系中,为什么我们就是没办法沟通,为什么他就是不理解我,为什么我看到他就喘不过气,想躲开。就像是两个人之间有一堵墙,两个人都被墙挡住,怎么都没办法穿墙而过。

不管两个人在公开的场合表现的有多亲密、多有活力,但是在私下相处的时候,两个人都很清楚,有一堵墙在挡住你们,带来深切的失望和挫败感。

当你在亲密关系中有这种感觉,就说明你已经走进了一个给自己画的受害者监牢里。

当我们的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我们都会在这三种身份构成的监牢里走不出来。这三种身份就是:

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我们会在这三种身份之间不断地转换角色,并且借助周围的人来填补另外两个空缺。

我们把自己当受害者,那伴侣可能就是迫害者,我们就会抱怨、指责。或者我们期待伴侣是拯救者,可以把我们解救出来吧,如果他没有解救我们,我们就会失望,愤恨对吧。

我们也可能和伴侣是同一个身份,都做迫害者,两个人遇到问题就互相争吵、指责,甚至大打出手。最后孩子肯定就是一个受害者,有的父母吵完架会对着孩子骂:都是为了你,我才过这样的日子,不能离婚。要是没有你,我就能一走了之!或者她们吵完架会做孩子的拯救者,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密切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孩子苦口婆心的教育:你可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出人头地,把压力转嫁给孩子。

不管做哪种身份,你会发现我们都会走入这个三个监牢里出不来。

总之,当你感觉亲密关系已经走到尽头的时候,不如仔细思考一下,你究竟为什么感到失望。

第一步,使用旁观者得视角,看看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扮演了哪种角色。拯救者?迫害者?还是受害者?

第二步,听听伴侣的意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无意中伤过对方。

第三步,对自己负责,听从本心,做出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婚姻不想走到尽头就该自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