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蔡尙思《中国历史新研究法》

2019-10

六经皆史,故此书治史之法,可作治学之法.
作者为近人,介绍见于豆瓣读书.

蔡尚思(1905~2008),号中睿,1905年11月10日生于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诗敦村。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历任上海大夏大学讲师,复旦、沪江、光华、东吴大学和武昌华中大学、无锡国专教授,沪江大学副校长、代校长,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顾问。2008年5月20日凌晨2:40蔡尚思教授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104岁。

2008年去世,享年104岁,料有养尊处优之助益.
余于此书,仅取其治学经验之一二语.

书摘

上课室不如上图书馆

我平日常对大学诸生说:我们有两个老师:一个是活老师,即教员与学问家,一切都是有限的;一个是死老师,即图书或图书馆,一切都是无穷的。所以死老师远胜于活老师,上课室不如上图书馆。如往图书馆勤读一年书,便胜在大学校虚坐四年毕业,甚至比人任何研究院都要好。

果欲造成一与众不同之大学问家,或极有学问之大思想家,与编著一部不凡的名著,实非埋首研究,而且在大图书馆中搜集材料不可。

读书需有札记

蔡孑民师,也曾有此感想:"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也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第一是不能专心,……第二是不能动笔,……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若是有时候想起来,……几乎不容易寻到了。……我因从来懒得动笔,所以没有成就。”(《我的读书经验》)若在后学,更不用说了。

作史的条件(即为学的条件),这些条件较理想化,即使蔡尚思亦未必能企及.所以应称为作史的理想条件.

章学诚说:“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德者何谓?著书之心术也。夫秽史者所以自秽,谤书者所以自谤,素行为人所羞,文辞何足取重?......而文史之儒,竞言才学识,而不知辨心术以议史德;乌乎可哉?”(《文史通义·史德》)又说:“古人未尝就文辞之中言其有才有学有识,又有文之德也。”(同上《文德》)

史观的分类,究其实乃读书的态度,目的(为己?为人?)和方法之异.
余尝撰文论及读南怀瑾或古书者,有以信入及以疑入之二种殊途,因地不一,所得相异.

冯友兰也说:“许多人皆谓近年中国一切皆无长进。其实在学术研究上,如历史等,确有人时时在努力,而成绩方面,亦有长足之进步。中国近年研究历史之趋势,依其研究之观点,可分为三个派别:(一)信古,(二)疑古,(三)释古。...…信古一派,现仍有之,如提倡读经诸人是。疑古工作,现亦方兴未艾。释古一派,不如信古一派之尽信古书,亦非如疑古一派之全然推翻古代传说。……就中以释古为最近之趋势。……若依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来讲,则信古、疑古与释古三种趋势,正代表正、反、合之辩证法。即信古为正,疑古为反,释古为合."《中国近年研究史学之趋势》

其附录二《中国历史用书选要》所列书目,它日有暇可资参考(另扫描存放).


书本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历史的关系一切
一 历史的非常重要
二 治史的必需博学
三 历史的辅助学问
附录 历史与思想的密切关系
第二章 史实的成分与中国历史的特色
一 史实的成分——时空人物
二 中国历史的特色——六点
第三章 中国史书的分类
一 性质的分类法
二 时间的分类法
三 空间的分类法
四 阶层的分类法
五 史体的分类法
六 史文的分类法
七 史家的分类法
八 史观的分类法
第四章 科学的新史观
一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异点
二 社会与自然界的异点
三 基础与上层建筑
四 原因与结果
五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六 人类社会的五个阶段
第五章 新史观的应用与中国史的分期

一 采用新史观与我见——采用新史观应注意的四点
二 新旧各派分期与我见——划分中国史期须知的五点
第六章 归纳、比较两种鉴别方法
一 归纳法的考据学
二 多方面的比较法
三 归纳、比较诸法与科学化的材料
第七章 书本内外两种搜集方法
一 研究与时间
二 研究与人数
三 研究与图书馆
四 研究与札记
五 研究与书籍种类
附录 文集中的中国史学批评史料简目
六 研究与“器物”、“调查”——书本以外的材料
第八章 选择、分配与社会眼光
一选 择材料的各种宗旨
二 中国两大模范史家的社会眼光——司马迁与李贽
三 新中国通史应侧重的方面
第九章 批评、叙述与客观态度
一 研究历史应有的态度
二 过去一切的重新估价——理由与原则
三 史统观念的急需打破——春秋笔法的真面目
第十章 作史的条件
第十一章 读史的要诀
一 古今的互察
二 中外的互察
三 名实的互察
四 成败的互察
五 人己的互察
附录 文哲学化的中国史书之审读法
第十二章 历史的创造
一 历史与三种人的关系
二 创造历史的重要
三 创造历史的等差
四 创造历史的根据
五 创造历史的标准——趋势与归宿
附录一 顾颉刚先生来书
附录二 中国历史用书选要
附录三 对于中国通史与历史学系科目表草案之意见(上教育部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蔡尙思《中国历史新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