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阅读问道】从《大学》反思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在读的这本《大学中庸》是钱逊教授导读译注的,他的解读有很多引发我思考的部分,比如今天书摘的这一段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

书摘: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本末终始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渗透于一切领域,有丰富的内容。现在许多中小学开展的古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绘画书法、音乐武术等教育,都属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或一个方面。然而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看,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时末,不是本。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传统文化的中心是学为人之道,做人的道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本,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绘画书法、音乐武术等等的技艺和知识是末。从学习材料说,学道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读经典.......不能把传统文化教育局限于诗词、书法等方面,更不能把这些方面的教育只限于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而应在教育中渗透着学做人的教育,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手段和途径。经典学习不能止于背诵,这是讲本末。而从终始讲,传授、学习的次序,则不可能从读经典开始,而需要从易学易懂,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诗词、戏曲、音乐、绘画等入手。这个本末终始的关系问题,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解决。


      我读这段话特别有感触,是因为我曾扎扎实实做过四年中国传统茶文化社团的老师,这段话让我反思了自己作为茶文化课老师的一段经历,就是我当时在授课的时候,其实是缺乏系统的,像这样的本末终始的考虑。



      其实我已经把课程建构得很扎实了,我自己考了中级评茶员证书,在这四年里,带着自己的四批社团学生学习辨认24种茶,会用玻璃杯、盖碗、紫砂壶冲泡不同的茶叶,我们还一起诵读《茶经》,观看了系列和茶有关影片。学校但凡有参观或者需要特色公开课,一定有我们茶文化社团的身影。但是,到第五年的时候,我却有些动力缺失,加之带起始班级和双减课时量骤增的客观原因,我没有继续带茶文化社团。心里还是有些遗憾,遗憾在后期感觉自己一直在做重复工作,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而今天读到这段话,我明白了问题所在,看似扎实的课程构建,其实作为设计者和授课者的我,却一直在技法的表面流连。由于当时我没有真正意识到我们每一项动作背后指向的那个为人之道,做人的道理,没能像现在带班育人这样看到通过茶文化教育渗透,孩子精神上的成长,所以我会觉得在做重复工作。

      我并不是没有在茶文化课程中育人,只是缺乏系统思维,我没能把握本质,有意识地看到这些罢了。

      读完这段话我再翻开《茶经》,突然发现这里有多少做人的道理呀,比如“上者生于烂石,中者生于砾壤,下者生于黄土”,你看,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却能磨砺出最好茶,我们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挑战,是不是也是一种成长的养分呢?比如“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说的是天生万物,都有它最精妙之处,人们擅长的,只是那些浅显易做的。像是造房子做衣服,都不算难,而饮茶做茶呢,讲究就多了。茶有九难:一是制造,二是识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质,六是炙烤,七是捣碎,八是烤煮,九是品饮。所以你看,我们手中一杯好茶是多么珍贵难得,我们要想成为一个珍贵有价值的人,是不是也不应该畏难呢!

      可惜,我在带社团的时候,其实并没能把这些渗透到我的课程里。

      再看泡茶,我教的时候是教得非常精细的,我的学生都可以达到表演水平。但是茶具背后,像是盖碗杯天地人的概念,像是传统的待客之道,像是每一次泡茶背后蕴含的“慢”的艺术,我想我只是蜻蜓点水,还没有完全点透。

      归其原因,我还是太依赖手上的读本,没有发挥作为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更多在表面上的历史传统文化的教授,没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去进行系统思考和构建,所以虽然教了四年,还是存在遗憾。

      下学期,我的二年级孩子们也将要开启他们的社团课程了,我想,我会基于“学为人之道”的考虑,再一次尝试构建我的茶文化课程。也许这一次,会有不一样的精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6.26【阅读问道】从《大学》反思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