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致——读《活着,就得有点滋味》有感

        人生若寄,切莫错过一盏茶、一杯酒、一顿饭的时光。

                                              ——题记

        翻开书,阵阵墨香袭来,再细细品去,却是萦绕着的袅袅茶香,淡淡的果香,扑鼻的肉香。看着就想吃点儿什么,什么都好,哪怕是普通的面包,此刻也能吃出京城羊肉的香味儿,蒙古包里手把羊肉的鲜,或是那令人遐想的“直那一死”的河豚……

      “一花一叶皆有情,一茶一饭过一生”初读时总觉得书里的食物格外诱人,场景格外动人,可仔细一想,幕幕都是平淡小事,种种不过家常小菜。但读着只觉流淌着勃勃生机,满是盎然兴致。皆藏于那一盘点心,一碗清粥,一袋糖炒栗子中。快节奏的生活,高速运转的身体仿佛不知疲倦的机器。来不及,好像总是慌慌张张的。美食,早已成为名贵之菜的代名词。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当我为书中普通场景,普通菜肴,普通兴致惊艳时,沉思,感慨。

        放下紧张的心情,去品尝一顿饭,去感受热开水的温度。带着对生活的兴致,让家常小菜,地方风味,甚至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一碗热汤,都能平添一份闲趣。

        高楼林立下,日渐拥挤的城市反而日渐荒凉,商业所营造的繁华无法掩盖人们越来越荒凉的心,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的人际关系。许是如此,当我面对书法家大康只因欣赏,在身体抱恙的情况下依然立即答应为汪曾琪写碑,退回礼品只要一本《全集》;年近八十的王世襄先生多骑半个多小时的车仅仅是为了让好友尝尝鲜的简单纯粹时,竟有种落泪的冲动。这是怎样一种知己好友之间的兴致!

          还记得儿时长在农村,那是一个“鸡犬之声相闻”的小村庄。不想做作业的暑假,就跟着一群小伙伴从村头疯玩到村尾,累了就去其中一个小伙伴家里歇脚,啃着冰棍看动画片。直至今日逢年过节回家时,坐在门口晒太阳,吃点心的老人们都还会唤着我的小名和我打招呼,带着高昂的兴致,一种寿比南山的劲头。

        有时不妨热情一点,对邻里关系,把酒言欢多一点兴致。汪朗在书中提到一则趣事自我调侃:几年前,一家刊物要他开个专栏,他始终没应承。主编说:“稿子不写吃顿涮羊肉总可以吧。”于是,几人来到一家涮羊肉馆,足足吃了三小时。结果是他开了四年专栏,写了五十多篇稿子,熬得脑门比那个主编还亮。“赔大发了”其实这个方法很值得借鉴。没什么事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情谊不都是从自己做的小点心,你家酱油我家醋开始的吗。

        人生兴致皆在生活缝隙中,于一蔬一食,于天涯知己。兴致之至,皆当欢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兴致——读《活着,就得有点滋味》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