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一):逻辑金三角的思考内功 7

我当记者时,隔壁来了一位新记者,我发现他每天一直在计算机前写稿,有时发呆、抱头苦思。原来他的文章屡被退稿,反复修改主管还是不满意,结果越改越乱。

他告诉我,他努力采访了许多人,将每个人讲的话整理出来,也一直调整文字技巧,但主管始终不满意。我看完他的稿子,发现不是技巧的问题,而是很多地方交代得不清楚,导致文章流于表面,内容不深够入。我鼓励他赶快补充更多角度的采访,并且多追问想法的来源,把逻辑弄清楚。这样一来,文章才能让读者理解,也才能说服他的第一位读者——主管。

不只是记者,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其他职场人,在写作、写简报、写信或企划书上,都曾遇到这种逻辑混乱与文章结构不清的问题。

探究这个问题的外部因素,首先是教育方式的影响。我们在学校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输入,没有练习逻辑推理的思考,不善于深度学习,导致我们的表达只在表面打转,无法切入核心。其次是网络信息发达,找资料很容易,让我们习惯了复制粘贴,最后的成果看似丰富,实际上却零散破碎,缺乏铺排整理。

写作的目的,在于清楚表达你的想法或情感,无论是理性的论述文章,还是感性的抒情散文,甚至诗歌,都需要结构的聚焦与引导来驾驭庞杂的想法与资料,进而呈现有条理的内容,让他人理解,达到沟通的目的。

因此,学习重点力之后,还要强化结构力。结构力分成内功的结构思考心法,以及外功的结构写作方法。这堂课以结构思考为主,掌握段落思考的小结构,以及整体文章的大结构,才能让文章有清晰的含义。

书写上的快思慢想

教写作班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学员在写课后作业时,总是反映很不习惯,甚至认为自己不会写作了。因为过去凭着感觉,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现在却要先写重点鱼头句,再写后续内容,导致要思考很久才能下笔;即使写了,还得反复检查修改,甚至得大量删除不相关的句子与段落。

鱼骨写作练习违反学员的写作惯性。他们产生了疑惑,原本想学快速有效的写作方法,上完课之后反而写得更慢,甚至有人更害怕写作。

随着学员慢慢熟悉这套写作模式,他们逐渐越写越快,能够快速建好结构,有效抓到重点,再开始写内容细节。在十堂课结业时,大家纷纷说自己变聪明了。我很惊讶,大家原本不就是聪明人吗?

当阅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知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之后,我找到了答案。

卡尼曼认为,人用两种思考模式来面对每天的决策。第一种是直觉反应的快思,就是不假思索、不经思考便得出结论,以过去的经验、既有印象来应对;第二种是深思熟虑的慢想,需要花时间对事物进行理性评估,相对而言出错的可能较少,却得花力气克服自身惰性,进行深度思考。

那些流于表面、不够深入,或是逻辑混乱的文章,往往是只凭感觉下笔,或是赶时间写成,甚至只为了应付主管的交代,没有运用慢想。

慢想的写作方式,需要仔细推敲的逻辑思考。这是一种把复杂事情组织化、条理化的方法与步骤,要找出想法、句子之间的前后顺序或上下从属的逻辑关系,也就是主题力(二)提到的垂直思考。

鱼骨写作的逻辑金三角

什么是逻辑?《麦肯锡新人逻辑思考五堂课》指出,逻辑是由三个元素组成的黄金三角结构,包括“主张”“根据”与“结论”,或是白话一点,由“认为”“因为”与“所以”三个词组成。运用这个推论结构,沟通表达才能让人理解,否则容易在细节中打转,抓不到重点,也无法提出让人信服的证明。

逻辑思考也是一种结构思考。结构是事物背后主要元素的运作关系,结构力就是创造各要素的联结与整合,让关系井然有序、有条理脉络的能力。文章要有说服力,就得运用黄金三角结构,先打好逻辑地基。

以鱼骨写作为例,每个段落就是一个小结构。鱼骨中间的脊梁就是主题,鱼头是“主张”的句子,脊梁两旁延伸的鱼肋骨就是逻辑结构,沿着肋骨长出的鱼肉就是一句一句彼此相扣,用来说明、解释主题的内容“根据”,最后的鱼尾就是再度主张、确认主题的“结论”。

文章逻辑顺畅,说明思考清晰。对读者来说,文章有重点,段落分明,整个推论过程都让人信服,没有卡顿、疑惑之处,阅读过程就像溜滑梯,一路滑下,流畅无阻碍。

我在写作课上请学员进行小组采访,并报告访谈重点,其中有一组提出“社会系女生的反社会性格”。我很好奇为什么要用“反社会”这个词,就请他们仔细说明。原来,受访的女生在台湾读社会学,后来出国读国际政治,她不喜欢被约束,自认有反社会性格,后来爱上植物带来的香气与氛围,决定放弃学位,投入花草精油的领域中。

然而,他们报告的内容却跟这个鱼头句“社会系女生的反社会性格”没有逻辑关联,只是听到受访者丢出的名词,没有深思追问就下判断,思考深度不足。要做调整与修正的话,不需要改变内容,就是得思考新的鱼头句。我建议了另一个鱼头句,“从学术人变植物人”,后面再说明她如何从学术领域转换到植物香氛专业,这样就有逻辑关系了。

确认鱼头句与内容重点,这个过程需要慢思细想,不断检视,就像一阶一阶吃力地往上爬楼梯,最后从读者角度逆向思考,让读者有溜滑梯的顺畅感,从而实现精准沟通。

跟乔布斯学结构力

过世的苹果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其实是一位结构力大师。1997年,当时苹果公司已经濒临瓦解,产品数量多达四十种,包括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计算机,每种苹果计算机又有不同的规格与零件,产品线过于复杂,品牌定位混乱,不只消费者搞不清楚,连内部工程师也不清楚。

当时苹果公司只剩九十天就要破产了。有人问当年如日中天的戴尔计算机首席执行官戴尔,如果他接管苹果公司会怎么做。他大声回答:“我会关门大吉,把钱还给股东。”乔布斯就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重返苹果,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尝试让苹果起死回生。

《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有一段生动的描述。乔布斯在一次大型产品策略会议上,受不了冗长无效的讨论,突然大喊:“这简直疯了!”然后拿起一只马克笔,以白板为框,画了一条横线和一条直线,分成四格矩阵,分别写上“一般消费者”与“专业人士”,“台式计算机”与“便携式计算机”。

他对团队说,苹果的任务就是为这四个领域各制造一种伟大的产品。苹果就因为这四个方格重新聚焦,逐渐迈向另一个巅峰,消费者也因此对苹果有了清楚的认知与期待。

乔布斯示范了结构力的精髓。过去苹果的问题在于没有结构,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的产品内容细节,让产品无限蔓延,不只失去整体观,也陷入越来越复杂混乱的流沙中,逐渐走向集体毁灭。乔布斯通过精准的定位与分类,重建结构,让品牌简化聚焦,抛出一条绳索,将大家从流沙中拉出来。

结构力这条绳索,让我们通过慢想找到主题与定位,拥有整体格局之后,接着找出关键重点元素,建立稳固的结构,再填入最适合的内容,去强化主题定位。

我们可以将结构当成是一个硬件,里面要嵌入丰富的软件。例如有了书架,书本才能分门别类放在适合的位置。结构也像建筑体,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接着立钢筋、建梁柱,基础结构都稳固了,才能灌浆灌水泥,有了室内结构,才能做后续的室内装潢。

写作也需要无形的结构硬件。没有结构,文章就是一大坨没有骨架支撑的血肉,无法站起来;有了稳定的结构,内容才能依序填入,传达文字的力量。

我们可以运用四个象限来思考结构力,或是运用上一堂课重点力(一)的魔术数字找出三个重点。分类切出四象限,或是找出三个重点,都能帮助你架出好的文章结构。

结构力就是创意力

结构力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分类的创意能力。除了要找到事物的关键要素,还需要不同的观察与创意。运用独特的分类能力,才知道要怎么规划安排,有效布局。

过去苹果公司实行的是“机海战术”,消费者想要什么,渠道经销商想要什么,总公司就不断提供新产品,导致同一个产品线有十多种不同规格,作业系统、零组件、组装方式都不同,只有琐碎的小分类,没有创意的大分类。

乔布斯则是从市场未来进行思考分类。先找出顾客定位,以及顾客的使用方式,他运用二分法,分割出四种定位,运用简单的结构把复杂的问题结构化。将思绪集中在结构中,思考会更深入、更有效率,甚至更有创意。

因此,结构力不只是深入的逻辑思考,更是多元的创意思维。为什么结构力就是创意力?因为两者的核心都是整体观,知道自己的定位与方向,才不会陷入细节流沙的困局。

总地来说,结构力就是一种思考步骤与方法。先厘清主题定位与方向,接着化繁为简,找出核心关键要素,最后了解要素之间的脉络关系,找出顺序与关联。简单非常不简单,乔布斯也引用达·芬奇的说法:“简单是终极的复杂。”

开始练习结构化思考

当写作有了结构力这条绳索, 作者可以俯视文章全貌,读者也能快速掌握重点。例如每段的鱼头句,就是呈现这段的整体样貌,每个区块重点展现这个区块的方向,整篇文章的观点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文章重心,不用一直猜想作者到底要写什么。

我曾在台湾大学农业经济学系总裁班讲授“精准表达力”的课程,学员在现场分成小组讨论他们遇到的沟通问题。最后,现场列出的问题包括:讲话没重点、无法拿捏情绪、希望讲接地气的话、如何简化复杂信息、如何让员工通过沟通彻底执行任务、客户需求不清楚、资深与资浅员工的沟通有问题、跨部门沟通有问题、如何让消费者清楚产品特色、希望让生产线员工明白生产流程并彻底执行。

我把这十个问题与需求都写在白板上,接着找出关键元素,尝试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提升精准表达力。我利用课程中间的午休时间,由这十个项目出发来思考,重新架构课程内容。

找出结构的思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主题定位,就是确定精准表达的需求;第二步是简化信息,找出关键元素;第三步是厘清关键元素彼此之间的关系,建立新的结构。

我画出的结构(见图7-2),是从上游到下游的三个关键元素,客户、公司本身与消费者。第一是公司如何了解上游客户需求,第二是公司如何让下游消费者了解产品特色,第三是公司内部的沟通,包括部门之间的沟通、生产线上的执行力、资深与资浅员工的沟通,以及企业总裁与员工之间的沟通。

有了这个结构图,我再一一检视学员提出的沟通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一是让我能够更妥善地安排学习重点,更好地满足学员需求;二是让学员知道自己的问题在结构中的位置;三是让学员理解,要先学习结构化思考,才能精准表达。

我鼓励大家慢慢练习,多动脑筋,培养结构化思考的内功,下一堂就进入结构化写作的招式,让写作更精准。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构力(一):逻辑金三角的思考内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