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我看到了什么?

新年伊始,国家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这一方案的公布给不少教育行业的大佬打了强心针,投资者纷纷将目光重新聚焦到职业教育的市场上来。前几天由互联网媒体36Kr主持的《定义未来新力量》也是以职业教育为主题。如今市场涌现的职业教育企业不一而足,种类也很繁多。诸如在线驾驶培训机构、电竞游戏培训机构、餐饮服务培训机构、AI培训机构等等。这些公司均获得了资本的投资,在角逐激烈的今天正是由于资本和政策的支持,职业教育市场才能展现出今天的局面。在这种市场环境的作用下,职业教育行业势必会产生重大的变化。

距离改革方案的公布过去近半年的时间,昨天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优质学校认定名单,共计200所高职院校。十天之前,教育部公布了21个专业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包含15个高等职业教育和6个中等职业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涉及交通、物流、康复治疗等服务型专业。Boss直聘研究研究院在《定义未来新力量》中披露,技工/普工期望转岗服务业的占比为21.8%,就业转移方向倾向性明显。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政策基调同市场需求现实基调重合,且政策更具有一定的预估性。


那么我们将时间线拉到年初,看看职业教育改革中都有哪些关键信息是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注意的。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

首先我们从具体指标中可以获知,普通本科高校将会出现一批应用型专业,而这些专业设置将同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看齐。这就意味着我们所熟知的传统高等院校的“学历+学位”,不再是完成学业的硬性要求。而“学历+技能证书”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合格的毕业资格(即1+X证书制度)。在校企合作方面,将“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此举意味着高等职业学校同企业的直接关系,潜在意识里我们不难联想到定向培养:企业将从合作的高职学校中直接录用人才。这三百个实训基地的专业范围和地理范围如何划分,需要后续进一步关注。“双师型”教师也被纳入规划,要求“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教师向双师型转型的需求将如何完成呢?我认为改革指出三个方面,其一是公开招聘,面向企业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其二是建立教师培训基地,要求老师每年至少一个月实训,完成5年一周期的轮训,其三是创新团队建设。

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其次,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划分上,趋向性更加明确。中等职业教育面向“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中微小企业,重点圈注的专业包括学前教育、护理、养老等服务领域。除此以外,还特意提到了军队职业教育,为现役和退役军人提供教育培训。职业教育的层级明显,但仍令我感到困惑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否可以跨越专业限制。假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十分充分了,那么应用型人才将会遍布各行各业。这或许将彻底改变我们现有的认知,那就是高考六百五十分的小明无法进入某高等职业院校学习,而在世界技能大奖赛上获得一等奖的小刚被免试录取。高等职业院校的地位将被颠覆。

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

学校加企业实际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是十分友好,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提供的是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诸多条件,而学校则供应人才和教育。但改革提到的激励政策十分诚恳,“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如何平衡学校和企业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如何让实训基地培养出的人才更具社会价值?是需要学校和企业不断磨合和实践的。


我认为职业教育的根本在于职业二字,重点在于职业技能的认可度。是用人单位评定还是培训机构评定都有待商榷。但可以明确的是,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系统化。在这个框架之下,中小企业的角色不再只是用人单位,且更加拥有话语权。所以,我认为建立良性合理的人才评估机制才是中小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最应该要做的事。

教育改革惠及的是每一个人,每个人的力量积蓄将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还是由衷地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健全的教育体制下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业教育改革,我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