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这首诗,李鸿章大有天下英雄,舍我其谁?晚清历史,唯我来写之意。
李鸿章,出生在1823年,死于1901年。安徽合肥人,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排行第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这是梁启超写《李鸿章传》的开篇一句,大义是:天下人,只有庸庸碌碌之辈,才没有功过是非的众说纷纭。
接着梁启超又说,天下人都痛恨的,是奸雄!天下人都喜欢的,为豪杰。然而豪杰与奸雄,都是万里挑一之人,用天下“常人”的眼光,去看这些“非常人”,不免会有偏差。中国人又讲究盖棺定论,然而盖棺之后,数十年数百年还没有定论的人,也大有人在,所以还是别急着下结论的好。他还说看一个人,看他办的事,要考虑他在的时代,以及他所在的位置。知道了这样的道理,才可以翻开他的《李鸿章传》阅读了!
初出茅庐
李鸿章初出茅庐,进入京师的那些年,也可以用他第二首《入都》诗中一句来概括,那就是“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频年伏枥困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
马足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即此可求文字益,胡为抑郁老吾身!
这首诗,叙述其入都之目的:为出群,为图新。怎样出群和图新呢?下面就说,要多结交海内知名人士,要遍访有道之人。
诗言志,李鸿章在这里,已经没有了第一首《入都》的蔑视天下,睥睨古今气势,开始变成了一个虚心低调的语气,想通过别人影响自己,以此让自己变成更丰富更卓越的人。
得遇曾国藩
年轻人有这样的态度和思想,前辈们大抵是不会讨厌的。所以从1843年进入京城后,他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引领下,遍访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了他们的器重。很快也得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曾国藩的赏识。马上,他开始与曾国藩吃住在一起,接受其补习教导。
李鸿章不仅与曾国藩“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还受命按新的治学宗旨,编校《经史百家杂钞》,所以曾国藩一再称其“才可大用”,并把他和门下同时中进士的郭嵩焘、陈鼐、帅远铎等一起,称为“丁未四君子”。
由此可以看出,李鸿章在初入京师的那几年,大力的“遍交海内知名士”,也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波人脉积累。
虽然李鸿章已经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了,但一向理想远大的李鸿章,是“出山志在登鳌顶”的,究竟“何日身才入凤池”啊?
《入都- 其六》
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趁少年时。
碧鸡金马寻常事,总要生来福分宜。
他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平生所学付诸实践呢?“古之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李鸿章想从指点江山的热血青年,变成老成持重的晚清重臣,是必需要经历一番历练的。李鸿章的历练场,就在铁马秋风的军营中。
羽翼渐丰
1851年,洪秀全等开始在江西金田村发起太平天国起义,马上就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为了镇压天平天国,各地的团练开始兴起。1854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与李鸿章一起回乡办团练。李鸿章以书生带兵,既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数年的团练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
这一练就是五年,后来他父亲去世,丁忧之中,才结束了团练生涯。不过,在1859年,进入曾国藩幕府。这又是一个对李鸿章来说非常重要的时期,曾国藩为了历练他,使用了各种办法。先是让李元度、左宗棠等能言善辩之士,挫其锐气。又躬行自身,以身作则,改掉李鸿章的各种毛病。
如李爱睡懒觉,他则每日清晨,必等幕僚到齐后方肯用餐,逼李每日早起。李又好讲虚夸大言以哗众取宠,曾多次正言相诫:待人惟一个“诚”字。每当遇到困难河挫折,曾则大谈“挺”经。如此谆谆教诲,使李鸿章的思想、性格乃至生活习惯,都深受曾国藩的潜移默化。
李鸿章自称:“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其随时、随地、随事,均有所指示”。又说“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曾国藩生性“懦缓”,而李的作风则明快果断;曾国藩每有大计常犹豫再三,往往得李在旁数言而决。
所以说,曾国藩和李鸿章这时也犹如一对良师益友,互相影响。马上,李鸿章也获得了如下人生功业。
1, 组建淮军;
2, 稳固上海;
3,与湘军剿灭太平天国;
4,平定捻军。
经过这一番历练,李鸿章也有当年的只会空谈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大清的重臣,这越来越接近他那“出山志在登鳌顶”目标了。
人生巅峰:洋务重臣和建立北洋水师: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半为好山川。
因为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国家终于获得暂时的安静。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们,认为大清必需要有所改变,必需要改革,必需要创新。所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国家发展战略。
因为已经掌握了话语权,所以这段时间,李鸿章进入到了他的春风得意时期,这段时期他的心境又与他的《入都-其八》一诗中的心境是吻合的。他在洋务运动这块地上,能“此地尽能开眼界”,他若进行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一定让祖国的大好河山焕然一新,也不负他“远行半为好山川”的人生理想。
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州一点烟。
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半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辙来游壮志坚。
多谢咿唔穷卷士,残年兀坐守遗篇。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一开始,就大显身手。先后创立“江南制造局”、“ 金陵机器局” 、“ 天津机器局”。此时,中国军工企业只有四个,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这真是风头无俩,无人争锋的,李鸿章一跃成为了洋务重臣。
他又进一步得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反映出他对当时中国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化,早已不是当年的书生意气。
也在这时,李鸿章也意识到,新时期的国家之争,已经不是陆上之争了,英法等国的远涉重洋影响东方,海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们就积极的开始建设海军。1874年,李鸿章在海防大筹议中上奏,系统提出以定购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洋舰队的设想,并辅以沿海陆防,形成了中国近代海防战略。
中法战争后,鉴于福建船政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清政府决定筹办“北洋水师”。成军后的北洋海军,拥有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在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与此同时,李鸿章加紧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的建设,以加强海防。
这时候,李鸿章的人生到了他的巅峰时期。
悲怆落幕:半局残棋存战舰,八年恨事付寒潮”。
盛极必衰,是所有事物和人,永远都迈不过去的一个坎。
因为北洋水师的正常运转需要巨大的耗资,当时国家又进入太平期,所以很多大臣又认为没必要了,再加上户部当时是被李鸿章的政敌翁同龢掌握着的,常常刁难北洋水师,也经常不拨款购买船炮,导致北洋水师几乎变成了空架子。
在1894年,当日本战舰来袭的时候,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造成了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
李鸿章作为直隶总督,北洋水师的最高统领,当然是难辞其咎的。他也到日本的东京,签下《马关条约》,也是从这之后,李鸿章的人生开始转变,一下子从中兴功臣,变成了汉奸。
这时候用他的一首《登小姑山感怀》抒怀里的一句,“半局残棋存战舰,八年恨事付寒潮”,最能代表他的状态。
东南归路莽萧条,皖口千峰若为招。
半局残棋存战舰,八年恨事付寒潮。
灵风下水征帆疾,落日中原汗马骄。
孤客不堪回首望,苍茫一片劫灰烧。
甲午一战,让洋务运动的成绩瞬间随风逝去,也让近代海军的建设戛然而止,也把李鸿章的一生功业化为乌有。什么叫功亏一篑,就是李鸿章的此时此刻!
怅然若失:中国近代屈辱史
所以他登上小姑山后,不免怅然若失。然而《马关条约》只是他怅然若失的开始。中国的封建专制,导致君主们是永远没错,错的只是大臣,所以李鸿章也开始了他的背锅之路。
1895年11月8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林董在北京签订了《中日辽南条约》。
1896年6月3日,李鸿章与俄国代表罗拔诺夫﹑维特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约》。
1898年3月6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翁同龢与德国驻中国公使海靖在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1898年6月9日,李鸿章与英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901年9月7日,清廷代表奕劻、李鸿章在北京与十一国公使,在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很多人看到这里,也该说了,汉奸就是汉奸,有什么好洗白的。不过这里我想说,李鸿章当时签的所有条约都是获得了慈禧和光绪的允许的啊!还有签这些条约的时候,不是城下之盟,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战败之国,哪里有资本与人论短长?
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晚清腐败腐朽的日积月累,要是都归于李鸿章一人身上,那是大不公平的。
临终不甘: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甲午之战后,李鸿章也再没有实权。虽然带着慈禧的期许,去周游世界列国,看各国的政治体制以及国家战略,但是他也不过就是看看而已,回来后给慈禧说说,也是当作一点稀奇事而已,老佛爷连权都舍不得放,怎么会允许国家进行大刀阔斧的立宪改革。
终于在1901年,也就是他边吐血边前晚《辛丑条约》的那一年,他也满心不甘和满腹担心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在临终时候,他也不忘写了一首《临终诗》。一句“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满是烈士暮年的壮志未酬,所以他又悲壮的吟出了,“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无奈和慨叹。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担心归担心,不甘归不甘。然而李鸿章,他也算是完成了他辈之人的家国使命了。一生外交可圈可点,办洋务,办水师,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努力影响晚清政治体制改革,在他的位置上,算是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