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学记》

图片发自App

《八识规矩颂学记》第一讲:因明法开示

原创: 释大愿  大愿法师  10月15日

  因明主要是根据八法来建立逻辑,自悟悟他。其中四法是衡量自悟——就是我自己悟了没有,透过这个四法来衡量,也就是真现量、真比量、似现量、似比量。并且佛教里面所说的这个“现量”,不同于世间的唯物科学——比这个范围还要更广泛!不单单是说我们见到这个物质,它包括了五俱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和瑜伽现量四种。“瑜伽现量”就是我们所证悟的境界,与佛陀开示的教、理、行、果是不是相应。如果我们不懂得真现量,自己都搞不清楚,怎么可能去悟他、去度他呢?

  后四法是用于悟他的,是真能立、真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用“宗、因、喻”,三支比量的格式来令他觉悟,来进行辩论。比方说我们立一个“宗”:“一切法无我”。那么这个“宗”,就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论点;那么“因”也就是“论依”——我们的理由,我们要依诸道理,要依据大家都公认的真理,要举出理由来,“因”是什么?“缘生无性故”: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它没有常义、没有恒义、没有主宰义;比“喻”呢?比如说《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个都是比喻,那么“喻”就是论据,就是举出事实来。

  在因明学上,如果“宗”方面错了,就有九种过失;“因”方面错了有十四种过失;“喻”方面错了有十种过失。如果存在过失的话,不单单是不能够破别人、不能够说服众生,而且自己的论点都建立不起来,所以是非常严谨的。

  “宗因喻”三支比量,是陈那论师的今因明,简化以后所确定的格式;古因明是五支。唯识宗就是依据因明学,既不违反事实、也不违反真理,合乎事实、合乎真理,来建立万法唯识、因缘所生。所以可以说唯识学是很适应现代科学,又超胜于现代科学。

图片发自App

 我们都知道,唐武宗会昌法难以后,中国的唯识宗都比较隐没,不传;一直到清朝末年,杨仁山居士从日本取回很多唯识方面的典籍,然后创办金陵刻经处,流通以后,因为唯识学很符合于现代的人所接受的这种、系统的科学教育,所以就有复兴的趋势。

  现代的科学注重于分析、归纳、推理和实验四种方法。唯识学也是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凡夫当下的身心状态,来成立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些唯识的真理,能够破除人我执、法我执;理论严谨、逻辑性强、修证次第清晰明了,所以非常适应现代人的根机,能够让众生心服口服。

  并且唯识学又能够超胜于现代科学。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侧重于物质的丰富,科技越发展,人心越贪婪。片面地发展物质科学,使人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犹如夸父追日一样,无有餍足;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反而释放了众生心中间欲望的魔鬼,“人心不足蛇吞象”,一直向外去追求物质的时候,人的精神、道德都退化了。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了解唯识学,我们来度众生,就能够非常严谨、非常适合于现代人这种接受的方式,所以能够救科学之偏,能够使我们明白,真正的幸福是来自于内在智慧的开启。所以如果我们能够通达唯识宗,我们再去学其他的宗派,就会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通达《八识规矩颂》使我们得到打开大藏经的钥匙。

  第四点,我们学好《八识规矩颂》,就学会了超凡入圣、与诸如来同一鼻孔出气的“点金术”。比方说《楞伽经》上讲:“如来藏藏识”,没有通达的人,他是解释不清楚的;解释不清的话,对于般若、对于唯识、对于如来藏,大乘佛法的这三个主要的思想体系,就有隔阂,就不能融会贯通。

  吴立民阿阇黎在河北讲《楞伽经》的时候,就特别地指出来:历代以来,很多人都会把“如来藏”解释为心性的本体,这是不妥当的。“如来藏”其实是指众生成佛的功能,那么我们一切的修持,都是使众生本具的成佛的功能,能够发挥作用,然后修持成佛。所以“如来藏”其实是指成佛的一种功能、一种潜在的能力。当心本来清净、不受世俗贪嗔痴三毒染污的时候,这种心识状态,我们称之为如来藏;心识受染污的时候,就称之为阿赖耶识。

  所以其实如来藏、藏识、如来藏藏识:“如来藏”是指心识不受染污的状态,事实上是成佛的境界;“藏识”是凡夫的心识状态。我们光知道如来藏,对于我们修行解脱,是没有什么益处的,事实上凡夫众生在母胎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我的建立了,心识已经成为藏识的状态。

  所以唯识宗就很平实、很踏实地针对于阿赖耶识来修道。我们一定要知道的,就是如来藏、藏识,都是心识的状态;我们能够真正通达的话,就能够融会贯通唯识、般若和如来藏,我们这种见地就称之为大中观见。希望大家透过对《八识规矩颂》的学习,能够真正地开启真如自性、真如妙心的秘密。

  但是我们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说:我们不能够将唯识学,混同于世间哲学的唯心论,那是完全不相同的!有些人不懂,他认为这个说“一切诸法,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阿赖耶识里面含藏了种子;然后有因能变、有果能变——因能变就是种子起现行,果能变就是阿赖耶识,又变现出为相分和见分等等”,他就认为这个跟世间的那个哲学,跟那个唯心论好像差不多嘛!其实这个是不懂的人说的。

  世间哲学的唯心论分为两大类: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主观唯心论:比如英国的哲学家休谟,他认为宇宙万有,都是人的主观所决定的,我们人的心念起的时候,感知万物,万物才存在。这个论就很容易批驳了!你的心念虽然不生起来,但是万事万物它照样存在、照样相续、照样生住异灭,所以主观唯心论肯定不对。

  世间的哲学家进一步又思考,就提出一种客观唯心论:客观上有一个主宰世界的造物主。包括牛顿晚年都是这样的,他信仰上帝,他说这个世间、这个运作,日月运行,它需要能量、需要动力,万事万物最初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他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最后归结到上帝那里,其实这个也是错误的。

  好像基督教就宣扬说:上帝是万能的、全能的,是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如果我们用因明的话,可以很简单地反问他一个问题:“那么上帝能够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上帝吗?”如果你回答:“能。”那么上帝就不是至高无上的啦!——你也是上帝,我也是上帝,凭什么你至高无上?如果说:“不能。”那他就不是万能的,就不是全能的啦!所以客观唯心论这个论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所以我们在学习《八识规矩颂》之初,我们就要强调:我们讲唯识,并不否定众生心识和环境的存在。每一个人的依报、正报,因业力而不同,但是有互相依存的关系,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众生的共业所感的。我们讲缘起的时候,会讲到业感缘起、阿赖耶缘起、真如缘起、如来藏缘起、法界缘起等等。我们要知道,“生命”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对话、“生活”是人与社会的对话、“生态”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所以我们学好《八识规矩颂》,就能够知道怎样去对好话,怎样提高生活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命的形态、转凡夫心为菩提心。

  并且我们还要明白一点:唯识宗里面讲“万法唯识”,并不是说阿赖耶识主宰一切,并不是这样子的。佛教里面强调的是缘起法,诸法生起不离因缘,“非常非断”,众生的流转与解脱都仗因缘。我们一切的因缘果报,我们学唯识就了解得很清楚。你要懂得唯识,对于众生的这些命运、生命的发展趋势、他的福报大小、他的智慧高低等等,都能够看得很清楚;对世界的万事万物都看得很透彻;更进一步的是,我们要知道,解脱也要因缘具足。

  我们的根本识阿赖耶识和前七转识的变动,都是由于各种条件,没有恒常不变的我体,所以佛教里面不承认“灵魂”这个提法。

  我们就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八识规矩颂》?能够让我们有正确的见地,能够让我们转识成智,能够让我们得到打开大藏经的钥匙,能够让我们得到明心见性的点金术。

----节选自大愿法师《八识规矩颂学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识规矩颂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