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人迹罕至的路,便是穷尽一生 ——我看《球状闪电》

  罗伯特·弗罗斯特写过这么一段话:“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刘慈欣的《球状闪电》中就讲述了一个探索与坚持的故事。

图片发自App


  小说中的主角“我”小时候目睹球状闪电像幽灵般飘入屋子,把父母变为两堆灰烬,因此他决定了为解开球状闪电的奥秘而用尽一生,这条路人迹罕至,因为它太过神秘,又及其罕见,因此难以取得进展。“我”一开始并不喜欢导师张斌,因为他一直阻止“我”研究那个像幽灵般漂浮、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它的那团光球。但是,其实张斌也是选择那一条人迹罕至的路中的一员,因为这条路太过艰难与凶险,他不愿自己的得意门生重蹈自己的覆辙。

  痴迷球状闪电的张斌与妻子郑敏曾经四处追寻那梦幻般的闪电,那是热带雨林中神奇的夜晚,他们看到那无数次出现在自己梦中的球状闪电,它如同精灵般在天空中跃动,但乌云总是预示着悲剧的发生,郑敏追逐着天空的精灵,那精灵跳动躲避着,然后猛一回头,与郑敏那充满渴望的手相触碰,在强烈的亮光中,仿佛那触碰到烈焰的飞蛾,郑敏化为了灰烬。悲伤已经盖过了那份对未知的渴望,这件事成为了张斌内心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口,他放下了所有关于球状闪电的研究以及妻子以生命换来的数据,以此来逃避疼痛。

  小说中的“我”无疑是幸运的,通过林云、格莫夫等人的帮助,我成功发现了球状闪电不是产生的,而是固有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被激发,而在人类能够捕捉球状闪电时,病重的张斌教授拖着羸弱的身躯来到那个他本来没有资格看到的秘密基地,看到那个付出了无数人生命的球状闪电终于被人类征服,两行眼泪顺着老人的脸颊缓缓落下,既是为自己为之曾经付出的一切,也是为了那个与梦想合成耀眼的电光的那个人……没有什么词能够形容那个为球状闪电付出一切的老人看到梦想成真时的心情,他是幸运的,毕竟许多人至死也看不到自己选择的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

  也许张斌从来没想到,球状闪电在日后的捕捉是多么的容易,甚至在实验室就可以制造,完全不需要像他们那样以生命为赌注来靠近那明亮的光球,这是探索者的悲哀,探索时需要付出无数的代价,时间、金钱、生命,一切都会耗费在这项不知道结果的研究中,也许一切都会是徒劳,所有的付出都不会有回报,但是因为热爱,因为那人类最本质的对于未知的好奇,让探索者坚持下来了,他们看不到结局,看不到日后一切都会是轻而易举,看不到日后的人们可能会对他们不以为然,也许很少有人再记得那些探索者的身影,但是岁月的墓碑上,总是会刻着那一个个血红的名字,风沙侵蚀不掉那鲜艳的红色,因为那是鲜血染出的色彩。

  《球状闪电》是探索者的悲歌,愿岁月不会忘掉这些时代的悲哀者,伟大的奉献者,文明的开路者。命运没有为他们戴上王冠,但他们承受了整个岁月的沉重,让我们向这些敢于走上人迹罕至的路的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选择了人迹罕至的路,便是穷尽一生 ——我看《球状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