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第五节:如何教孩子学会交往。

对孩子来说,解决问题就是成长。与幼儿渴望父母与教师的表扬不同,儿童少年的自信心离不开同伴的接纳和肯定。因此,儿童少年时代的同伴交往水平,深刻影响着其成长的质量。如阿德勒所说,假如一个儿童不曾学会与人合作的方式,他必然会走向悲观之途,并发展出牢固的自卑情结。显然,孩子首先要学会接纳别人。

父母如何干预欺负行为呢?

如果你的孩子是欺负者,一定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且去向被欺负者真诚道歉,假如多次欺负别人,则要受到惩戒;如果你的孩子是被欺负者,首先要让孩子相信这不是他的错,相信问题可以解决,并且给他有力的支持,使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更严重

孩子如果没有朋友,比他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交往和任何习惯一样,当它错过童年这个关键期,它就没有一个深厚的交往的经验积累,难以养成较好的交往习惯。所以,我坚持认为: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更严重。

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中,要警惕孩子身上的攻击性。因为攻击性是孩子交往的一种障碍。什么叫攻击性需要?并不一定就是去打人、骂人,而是在与别人的交往当中,特别容易伤害别人,比如说话很刻薄,或者在交往当中不顾及别人,搞恶作剧,也不考虑别人是否会受伤害。

孩子的攻击性不仅仅体现在恶作剧上,有时甚至会酿成大灾祸。青少年的心理具有一种动荡性,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很容易产生一种缺乏思考、不计后果的冲动,很容易受到种种诱惑。所以说,我们要防止孩子的攻击性,还要注意其突变的可能。

几乎多数孩子都有过受欺负的体验,有些甚至是难以言说的苦痛。因此,能否处理好欺负行为对孩子的人格健康具有特别意义。对孩子之间的欺负行为要及时制止,切不可任其蔓延,因为它具有特别的杀伤力和腐蚀性。

6~9年级时被认定为欺负者的男学生中,60%在24岁时会有至少一次违法犯罪的行为,35%-40%会有3次以上。父母简单粗暴甚至经常打骂的管教方式,往往导致孩子成为欺负者。所以说,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你可以批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侮辱他们,一旦人格受到侮辱,伤口是很难愈合的。

让孩子要有一种幸福的品质,因为幸福的孩子他会给别人多一分宽容,这是很重要的。攻击性,其实根源于感情的畸形发展,真正能够抑止孩子的攻击性,并不是理智,而是情感。当孩子之间建立了友谊、感情,那他们就不会去攻击别人。

有的孩子不愿意交往,他们已经孤独惯了,孤僻惯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幼儿园的孩子,他们还不太会交往。这时候,父母和老师特别要支持和引导孩子们的交往。

孩子学习交往当中,父母要怎么做呢?

建议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很多父母跟孩子说,你要跟学习好的人交朋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交朋友与学习并不是一个概念。而且,朋友交往的功能在于性格互补。比如,一个人要有幽默感,要具有勇敢的品质,但这样的孩子可能学习不太好。孩子交往当中需要性格的互补性,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凡是与同伴交往好的孩子,一般岀问题较少;越孤僻的孩子,没有朋友的孩子,越危险。因为很多道理,孩子不是听会的,是看会的,儿童习惯于观察,看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所以。儿童用儿童的方式去交往,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体验。

今天的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原因之就是他缺乏同伴交往。虽然孩子们在一块儿上学,仅限于在学习方面的交流是不充分的,无法展示出自我的魅力。在家里,跟父母在一起,习惯了有大人照顾,他也就不容易学会照顾别人。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孩子在父母那里可以宁死不屈,在同伴面前却是乖乖投降,因为他特别珍惜他在同伴中的位置。一个很霸道的孩子怎么治?大人似乎很难治,小孩却可以治。大家一起轮流玩游戏,谁输了谁就下来,有的孩子很霸道,不遵守游戏规则,那同伴就不和他一块儿玩,他也就很快觉得没趣了。所以说,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很自然地就会处理这种矛盾。有些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明白,为了不受到别人欺负,我就要和大家团结在一起。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团队精神,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规则。儿童成长的过程是个社会化的过程,他就要熟悉、接受这些行为规范,创造和谐的因素。

引导孩子与异性友好相处

学会与异性交往,这是孩子学习交往当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家里如果有一个女儿,当孩子升到高年级,特别是中学,父母就特别地紧张。如果一天,突然来了一个男孩子,父母的感觉类似于“狼来了!”一般情况下这时父母会“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引导,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与异性友好相处。

只要人类存在,就有感情存在,只要有感情存在,必定有爱情发生。这是人类生存的逻辑,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规律我敢断言,任何人的初恋都是美好的,当你第一次真正为异性而心动的时候,除了美丽的吸引和震撼没有别的。所以,我觉得性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要认为爱情是珍贵的,把性看作是美好的,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觉到性是美好的,一定要确立这个观念。父母要把性当作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的科学理念和知识介绍给孩子。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不要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来限制孩子交友。与其以学习成绩作为标准对孩子交友加以限制,还不如与孩子来个真诚的沟通,向孩子提出与朋友玩耍交流要有底线和规则更有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习惯决定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