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隋朝统一中国后仅30年就灭亡了,历史上说隋朝第二个皇帝杨广是昏君,民心背离,导致国内遍地起义,天下大乱。
从历史考证来说:杨广年轻时候身材高大伟岸,能领兵指挥,南下平定陈朝就是他率领的大军。
并且诗词歌赋也很在行,应该说杨广是文武双全。但是他从小生在贵族之家,自幼生活锦衣玉食,体会不到民间的疾苦。更不知道金钱来之不易,导致隋炀帝的性格挥金如土,好排场的坏习惯。
在即位之初还是很有雄心壮志的,非常想建立一番政治抱负,对内开凿大运河,迁都洛阳,对外亲征吐谷浑,这些对后世都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三征高句丽,建造南巡的宝船,北巡的观风行殿,导致滥用民力,百姓不满。
隋朝之前中国已经分裂了三百多年,民众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乡土故国情结,隋朝的国家根基并不稳。
隋炀帝横征暴敛,过重的赋税导致民心容易被煽动。
藩镇和门阀世家实力强大,各自拥有军事力量,从隋文帝开始推出一些政策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触及了很多大贵族的利益。再加上很多都是以前各国的降将,所以心怀异志的不少,隋炀帝的一些做法,直接导致众多门阀造反。
隋炀帝的计划,正常需要至少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可惜他心太急,不了解国家的具体情况,想一口吃成胖子,好大喜功,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导致自己被叛军杀害。
这就像一些富二代接班,上任之初心比天高,意气用事,没有摸透市场情况,也没有调研,盲目转型,最后铸成大错一样。
历史没有如果,也没有后悔药,后世之人,当从历史中总结出创业,守业的规律,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同样是富二代,唐朝第二个皇帝李世民,和杨广的不同又在哪里呢?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帮助父辈来创业。
李世民的曾外祖父和杨广的外祖父都是独孤信,所以隋炀帝是李世民的表叔,后来唐太宗立隋炀帝的女儿为妃,隋炀帝又是他的岳父。
李世民出生于598年,隋朝官员李渊的二儿子,少年时期的李世民和杨广一样,勇猛有加,17岁就参加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包围的隋炀帝。
后来李渊被任命为晋阳留守,李世民随父亲多次在山西境内平叛和抗击突厥人的入侵,这个过程收编了起义军,磨练了手下军队的作战能力,李世民19岁的时候,隋朝江山摇摇欲坠,各地叛乱势力已经烽烟四起,当时因为李渊和突厥作战中失利,隋炀帝召他觐见准备问罪,李世民分析了当前形式,加上对自己实力的评估,与其去领罪,不如趁这个时机夺取天下。
所以说服父亲李渊起兵造反,并设计好战略规划,假造隋炀帝诏书,伪称征兵攻打突厥,召集1万多人,拿下隋炀帝派来捉拿李渊父子的亲信,公开起兵,公开隋炀帝罪状,遥称他为为太上皇,李世民率军攻入长安,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新皇帝。
自己掌握实权,实际上是把关中地区作为大后方基地。
第二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李渊遂逼迫杨侑让位,立国为唐,此时的疆土仅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此时李世民开始展示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了。
从618年开始,李世民亲率军队打了四大战役。
第一:破薛举,消灭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可以专心东出和南下。
第二:破北方的宋金刚,刘武周,收复丢失的山西失地,巩固北方。
第三,在虎牢之战,歼灭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中原两大割据势力。
第四,重创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元朗。
经历这四大战役,天下主要军事力量被消灭,其他小的的势力和农民起义纷纷主动投靠。
可以说唐朝绝大部分江山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自此李世民威望极高,被封为天策上将,因为功劳太大,李渊又下昭允许天策自己可以设置官吏。
李世民开设文学馆,招揽四方能人入驻,和秦王府府兵相结合,俨然威胁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所以太子和齐王李元吉对李世民猜忌和矛盾加深,后来在长安城的玄武门,李世民率府兵伏击李建成和李元吉,射杀兄弟二人,手足相残,成为唐太宗一生抹不去的污点。
然后率兵攻入皇宫,李渊交出军政大权,并立李世民为太子,2个月后退位称太上皇,李世民登基称帝。
因为隋末战争人口锐减,李世民大赦天下,励精图治,政治上积极采纳建议,整顿吏治,在经济上崇尚节俭,降低赋税,复兴文化教育,逐渐稳定了国内局势。
随着国力恢复,唐太宗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回纥,高昌,龟兹,吐谷浑等等周边国家,手段并不粗暴,而是怀柔手段,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团结,大大增加了中国的疆域版图,讲唐朝声名远播,今天在欧美国家有华人的地方叫唐人街,就源于此。
以上就是李世民的创业历程,虽然李世民和杨广都是富二代,也都经历了带兵打江山一线作战的经历,更有意思的是他们都有兄弟相残的黑历史,比较起来,李世民更具有战略眼光,而非一时的勇猛,是一位战略家,
同时李世民能够根据隋炀帝的失败,总结出来经验教训,进行避免,为开创盛唐打下基础。
那么我们创业者可以从李世民身上学习到什么呢?
首先第一点:就是要学习李世民的战略眼光,当李世民知道隋炀帝要召见李渊抵御匈奴失利问罪的时候,看到当时天下已经开始大乱,隋朝根基开始动摇,何必束手就擒,何不趁乱世建立自己的功业?
如果不是李世民的极力劝说,李渊也不会起兵的。
关中地区是古代战略要地,因为地形原因,得关中者易得天下,所以李世民设计了战略要地非常正确,先有革命根据地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积蓄力量再发展,所以我提出的关于创业者,势很重要,占到成功的60%,就是我们要判断对形式,分析行业现状,客户需求,寻找一个刚需,且符合自己优势的市场来做。
势对了,成功的可能性就提升到60%以上。
在起步的初期,进军长安的过程中,遇到阻击,李世民坚定绕开,不和对方纠缠,直取长安为先。
第二点,坚持原则
没有到长安的时候,刘武周占领他们的老家山西太原,当时李渊要退兵打回老家,仍然是李世民坚持原则,先有根据地,稳定后还去收复山西,如果只守着山西。一旦撤兵,军心士气就下去了。等于前功尽弃。
所以在创业过程中,设计的战略规划要坚定的执行,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状况和诱惑,不要轻易动摇,要先实现自己当初设计的基本目标。
这样让手下和团队成员觉得正规,能看到希望,他们才更愿意死心塌地的跟随你,不然在创业路上要么走偏蹉跎,要么反复试错,浪费时间和机遇。
第三点:创业初期亲历亲为,李世民作战的时候能够身先士卒,休息时候与将士同吃同住,同甘共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这对于战役的胜利至关重要。
在追击宋金刚军夜宿时,李世民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甲胄也有三天没有解了。将士都很疲劳饥饿,但当时只有一只羊,李世民和将士们同吃,这时将士感恩不已,在追击时个个争先。
初期的创业公司也一样,老板要带头起表率作用。
第四点:李世民能够从隋炀帝身上吸引教训,避免犯错,充满危机感。
他制定很多的规则,比如政治清明,提倡节俭,忠言纳谏等等。都是为了避免重蹈隋朝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