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利益不同 分歧难愈

第三十二章 利益不同 分歧难愈

         几个人落座,张支书取出茶叶泡了三杯,顿时茶香袅袅。李亚轩端起茶杯呡了一口道:“我知道,这是您们本地高山云雾茶。”

         “行呀,李主任,看来你对茶还挺有研究。”张支书笑道。

          “昨天,我在钱常有那喝了一杯这茶,这茶有一股特殊的清香,记忆深刻。这茶不错,能作为产业开发吗?”李亚轩问道。

         “看来李主任已患上职业病了,不管什么物品均先探讨开发问题。”张支书见李亚轩来了自是高兴,他说着拿起两把大蒲扇分别递给了李亚轩和罗大爷,他又笑着继续道:“不过,我遗憾地告诉你,这里山高坡陡不适宜大面积开发。硬性开发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青峰山有坡缓的优势,它的经验不能照搬,得适合这里才行。咱这里最大优势是开发旅游休闲度假。”张支书说着习惯性地揉了揉太阳穴,他曾在后山老虎崖滚落过山崖,伤的不轻,尤其是头碰的有点重,休息了很长时间,好了以后留下了头疼的毛病。

          “我同意老张说的哈。真得感谢祖辈订下的乡规民约哒,给后人留下来了这么漂亮洁净的五龙湖哒。再看看周围群山哈,我看了快一辈子了都看不够哈,一早一晚的撒,阴天晴天的撒,景色各不同哈。”罗大爷说着,面带笑容,夸起家乡来就是话多。

        “李主任,咱们村要是开发旅游产业,必须走集体开发的道路,坚持人民至上,这是重中之重。李主任,我这样说你理解吗?”张支书两眼直直地看着李亚轩,期盼他的回答。

         罗大爷没等李亚轩说话,便道:“对哈,我也同意集体干哒。不过哈,这么大的工程撒,个人干也干不了哒。”

         张支书闻听罗大爷问,没有言语,他想听听李亚轩的意见。张一凡当然知道,不是个人干不了,而是正相反,当前私有资本比集体经济要强大得多。但这些年村里的实践告诉他,不能将五龙湖的开发经营权交到私人手里,开发经营权必须牢牢地掌握在村集体手中。这些年村里集体经济薄弱带来的弊病太多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张一凡听说李亚轩进了村就一头住到了钱常有家,他着急啊。现在是多种所有制并存,既要发展公有制经济也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又提倡探索,探索,再探索,怎么干都对,扶植谁都对。但如何扶植却又紧紧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象沱水河乡亲们二年迈过脱贫坎,二十年也迈不过富欲坎,这深刻教训无论如何不能在五龙湖乡重演。决不能走沱水河乡资本无限扩张一家独大垄断的老路。

          李亚轩闻听张一凡的言语和自己的主张不谋而合,自是高兴。无论到了哪个村李亚轩都将培育推行股份制合作社当作脱贫的中心举措来抓,但他没有直接呼应张一凡,而是激将道:“张支书您想过没有,就拿咱们村来说,民营经济相对力量强大,而且名声在外,也得到了县里某些领导支持。顺这这条路走,有关人员会顺风顺水,得名又得利。如逆水而行,不仅是困难,而是你一旦动了别人蛋糕,可能有人会跟你拼命的。别忘了现在阶级斗争虽不是主要矛盾了,但有时也会激化的。”

         张支书闻听李亚轩的言语豁的站了起来,语调深沉,激动道:“李亚轩,你怕了。我耳闻你不仅是一名响当当的汉子,而且是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共产党员。没想到你会说出如此一番话,是不是你昨晚吃了人家拿了人家,志短了吧。”

          张一凡虽从伤病里基本上恢复了过来,但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身形消瘦,衣服穿在他的身上显得肥大。但李亚轩从他的话语里体会到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和人民至上的心。从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看到了他对信仰的坚定。李亚轩笑道:“张支书,我就等着你这一表扬呢?来,张支书,罗大爷让咱们以茶代酒为五龙湖乡集体经济,为乡亲们共同致福干一杯。”李亚轩说罢将杯中茶一饮而尽。

          张一凡虽明白了李亚轩的真实想法,但他还是高兴不起来。五龙湖村的发展蓝图要想实现,必须要有一个思想统一的领导核心。党支部的五名成员,王建军是钱常有的外甥,郝健在钱常有的公司里打工,钱常有让他负责采购工作很是倚重他。黎彩霞还在白云山筑路队没回来。在村委会钱常有是村委会主任,他是从老村长年代一直干过来的,他在年轻时也为村里干了不少有宜的工作。现在就是改选,钱常有也不一定就落选。

           李亚轩见张一凡闷闷不乐,不讲话了,道:“张支书,怎么了,还生我的气了。”

          “再好的蓝图要想实现也得有一个思想统一的坚强领导核心。现在党支部的意见就不统一。我是主张要发展股份制合作社的,但是在支部委员会上通不过呀。”张一凡紧握着手中的茶杯,似要将茶杯捏碎,他把目光投向了窗外的深空。

          李亚轩理解张一凡的心情,对五龙湖村两委会的现状李亚轩也基本了解。全县大大小小二百多个村,不少村两委会的整顿工作李亚轩都参加了,他可以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而关于党的建设李亚轩更是有着很深的理解。他深知党章是党的跟本大法,在党内任何人无论你的职务有多高,也不能将党章束之高阁不按党的章程办事。而确保广大党员的监督权和选举权是党建的重中之重。

         李亚轩晃了晃张一凡的肩,道:“张书记,你不要这么紧张,整顿村两委会班子,我敢自信地说是轻车熟路很有经验。张书记,一个村的面貌要看一班人的精神面貌,更要看广大党员的精神面貌。统一广大普通党员的思想,调动起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李亚轩的这一番话还真是说到了点上。张一凡忽的感觉自己钻牛角尖了,眼前顿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是啊,党支部是党员选举产生的,目前党支部长期没有改选了,任命书记的作法也不应该是常态。这都是党章里明确规定的。张一凡的面部神经顿时松弛下来,道:“亚轩,你行呀,你的党龄没我长,但你党章学得比我好,你对党建的理解也比我深。说罢,咱村的工作,你认为应该从哪入手。”

          “从讲党课,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入手。”俗话说,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李亚轩的这一句就够了。张一凡看到了自己和李亚轩的差距,两任驻村干部都没能从跟本上改变村的面貌,自己应负很大的责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从跟本上解决问题是不行的。

          “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必须要联系咱村的实际,讲党课更不能空洞。我建议还是先开一个支委会,我主要是听。下一步的工作针对性必须强,主要矛盾必须要抓得准。时不我待,拖一天,乡亲们就在贫困中多一天。”李亚轩坚定地说。

          李亚轩,张一凡统一了思想。下午二人早早来到大队部,两人将积满的灰尘打扫一通。俩人又商量起精准扶贫回头看问题,对贫困户的摸排再确认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确定回头看的路线图。

           下午三点钟钱常有,王建军,郝健先后都来了。

            中央在一号文件里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坚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确方向,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张一凡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曾激动的热泪盈眶。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联合为扭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当前的当务之急,可怎么落实中央的这一精神却困扰着张一凡。

          现在有了李亚轩的坐阵支持,张一凡的信心陡增,他见人到齐了,开成布公道:“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咱们都学过了,我就不在重复了,今天咱们就跟据这个精神,跟据咱们村的实际,商量一下适合咱们村的发展模式。”

           张一凡开场白刚说完。钱常有想也没想就道:“今天当着李主任的面,我再表一次态,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没有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没有我钱常有的今天。当初为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将队里的财产能分的都分了,不好分的也变卖后分了,又费劲的签了各种承包合同。所以我们决不能走回头路,也没必要搞神秘莫测的股份制合作社,我看现在的情况就挺好。”钱常有说罢用眼瞄王建军,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让王建军跟着他的话题表态。

          王建军平日里除了打理自己家的茶树外就在钱常有的公司里帮忙,负责运输问题。不通车,主要是组织棒棒军将厂里的产品运出去,将原材料运进来。这项工作很重要,钱常有交给王建军做放心,自然对王建军也不薄。王建军对如何治理村经济考虑的不多。他抬头看了一眼李亚轩,低声道“我同意钱村长意见。”

           “我也表个态,搞集体企业,咱们以前也不是没干过,说的好听,还不就是让少数人控股大多数人跑龙套。所谓集体企业闹到最后是不欢而散劳民伤财,还不如名正言顺的民营企业了。上面不是说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吗?咱们就一心辅助钱村长带领大家前进就行了。”郝健道。

           张一凡听了几个人不出所料的发言,他心里知道,王建军,郝健,对发展股份制合作社还有些误会。不是要否定家庭联产承包制,也不是要走回头路,而是要用新模式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村民走共同致富之路。例如村最大的一块地就是湖畔那十几亩水稻田了,分田以后一户分到了巴掌大的一块,开始的几年还行,大家还是坚持把稻田种了。后来随着打工潮的兴起,种那巴掌大的一块田就成鸡筋了。后来有些人不种了,再后来那里成了钱常有私营公司的招商办所在地了,那里就彻底荒了,至今已多年了……张一凡想到这,道:“湖畔那块地……”

           张一凡刚一张嘴,钱常有就气不打一处来,愤愤道。“你就是看着五龙湖开发公司不顺眼,动不动就拿五龙开发说事。那里碍你什么事了,你这么恨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国策,你恨也没用。”

          张一凡也是有血有肉有脾气的人,但为了把会开下去,他还是控制下情绪道:“这里没有什么个人恩怨,一户一年一百多斤的优质稻米没了,广大村民有意见是正常的。”

          “什么村民有意见,我怎么没听见过。再说谁愿意种谁就去种啊,我从来也没拦过。”钱常有道。

          “水田要引水修渠,个人为一块巴掌大的地弄得了吗?你在哪里盖了房子别人还种得了地吗?你没听见群众的反映,我相信你总有一天会听见的。”张一凡见钱常有步步进逼,实在忍不住了,将钱常有的言语顶了回去。

            柿子捡软的捏,有的人喜欢欺软怕硬,钱常有见张一凡态度强硬提高了声调,他倒不言语了。

           “现在村民80%以上的收入来自外出打工,务农收入仅占几%连10%都到不了。留下的能干的妇女和一些老人也都在忙自己那点可怜的生计。村里一片散沙,不是人们互助精神少了,不是人们道德风尚没了,是人们无奈啊。现在村里这难那难的,村本身一个也解决不了,有点困难只能向上伸手。村委会和党支部没了经济基础,给老百姓办实事的能力大大缩水。这样下去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的。”张一凡一字一句说的有些激动。

          “那你说怎么办?”王建军问道。

          “我跟李主任碰过,一致认为,咱们村的潜在忧势就是发展旅游经济。咱们守着青山绿水要饭吃,实在不应该。”张一凡道。

          “这点到和我不谋而和,我的五龙湖开发公司也将旅游作为主攻方向。可以深入探讨一下利用这个平台开发旅游。龙头企业加农户是很好的发展途径嘛。”钱常有道。

          “不行。有的地区当年就是私营企业承包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商贸资源。现在回过头来看,承包的老板已富可敌国,但一般村员的工资始终在最低工资线徘徊。用他们当地人话说,二年迈过脱贫线,二十年过不了富裕坎。既然有了前车之鉴,咱们就不能再走这条路。”张一凡说的斩钉截铁。

            钱常有闻听腾的站起来道:“人家承包人当初投资时还有风险呢,你怎么不说,现在人家吃肉是应该的。跟着的吃瓜群众现在跟着喝汤也是应该的。这有什么奇怪的。”天气本来就热,这一争执室内的空气似乎点火就能燃烧。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十二章 利益不同 分歧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