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疗效因子

周章易 讲授   49号渡老师丁文芬整理

各位渡老师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讨论的第16讲“有关疗效因子的话题”。对疗效因子的研究是心理学界对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包括心理治疗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话题。因为我们做了很多事儿,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都希望产生一定的效应。这个在心理工作中间,不管是心理辅导也好,心理咨询也好,心理治疗也好,就体现为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就是说我们做了这么多事儿,到底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事情的变化?这个能够促成事情的运作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这样一个作用力,这被称之为疗效因子。事情的变化,它有可能是朝好的方面,也可能是朝坏的方面,那么这个在心理工作中间,第一个是要避免它朝坏的方面去发展,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整个方向,就是希望它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去变化。一切能够让参与者得到一个收益,得到一个改变啊,得到一个提高。所以说人们就把这个能够起到帮助来访者转变心理状态,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这样一个力量,通常我们把他归结为叫疗效因子。

那作为我们来做这个工作,或者是用来思考,我们做的这个事里边哪些东西是在帮助人们朝着好的方向转化。我们如何来找这个力量呢?找这样一个所谓的疗效因子呢?

人们一般把它总结了一下就是说,我们任何一个活动它首先要有一个特点,就是说要有一个目标。就是你这样活动是准备把人们带向何方?在向哪一个方向上去,这样一个目标首先要能够明确下来。

人们很容易注意的是方法问题,因为我用什么技巧,有了掌握了什么这样的知识技巧,我就可以做什么什么事儿。其实他不是完全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同样一种方法,在不同的目标下,他可能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我们首先要找到就是说,这个咨询工作也好,团体活动也好,他的目标在哪里?根据咨询目标,我们就能够来考察到底这个活动中间有哪些元素有利于达到这个目标,那么这个元素就有可能成为疗效因子。

比方说,如果说是你的目标是大一点儿的叫人格完善。那么人格完善,由于人格本身的因素很多,那么你就必然要涉及到这个活动准备搞多大,能不能够覆盖构成人格的这几大部分的这样一个工作面。如果你定的目标是人格完善,可是你做的工作这个内容又比较小,比如说:有可能你只是处理他的情绪,那么或许你也能够说你起了作用,比如通过一定的活动以后让他的情绪得到了一个调整,但是距离你所达到的那个人格改善的目标其实还很远。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你这个疗效因子无论怎么样都不可能多。

    那你说找疗效因子也好,或者你在设计活动要考虑我要让他产生疗效也好,他首先就是你的这个活动要和你的目标要能够匹配。因此来讲,有时候你的目标,比如说是定在一个比方说是一帮助大家学习到怎么样去增强他的抗挫力,或者叫他的耐受力。目标听起来很小,但是你可以用的方法肯定可以有很多,那么如果说你所用的方法中间,其中的有一些比较好的或者是比较有效的,达到了这个目标,那么它中间这几个因素来讲,它依然是叫疗效因子。

    因此,第一个是目标,第二个就是方法。就是你团体活动的方法,或者是个人咨询的方法,这样一种方法、技巧,他在产生活动的影响力方面,是不是有助于帮助我们达成你的咨询目标?帮助来访者达到他要去的那个方向,那么这个方法本身能够起到这样的这样一些作用,那么它就属于疗效因子。

关于方法、技巧,我刚才翻了一下大家在讨论中间的一些说发言。大家的这些发言,大家在方法这个部分寻找了很多很多,不管是说动力也好,说这个提供温暖的场域也好,这些都是属于方法一类,就是方法里边儿的一些分别的一些疗效因子。

本来从心理咨询也好,团体活动也好,它真正在方法上来讲,从大类上讲,就是韦老师那个书里边儿的东西。一个是动力方面去考虑,一个是从文化因素上面去考虑,一个是从技术上去考虑。

动力实际上就是什么?动力就是人际动力为主,也包含他的个体内在动力。就是如果说你的方法涉及到这个人际动力,涉及到这个个体动力的调动,推动,或者是启动,或者是怎么样延续下去,那么这个部分它如果引导的方向是朝着你的咨询目标去的,而你的咨询目标定的是恰当的,那么这个动力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疗效因子。

文化上的也是这样。文化上的东西看起来很抽象。但实际上一旦进入到你具体的设置或放进你的这个咨询方法中间来讲,它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作用。就是说,用文化这样一个目标来作用文化这个方法,来作为这个咨询的这样一个疗效因子的时候,就特别要注意,就是说文化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的局限性,这就是在历史中产生的。那么,当我们用过去文化中间的一些因素来做我们的这个咨询方法的时候,要考察它在当下产生的作用方向在哪里啊?如果他作用的方向是合理的、目标是一致的,目标也是恰当的,是有助于人们改进他的这个生活质量,改进他的这个个人素质,提升他的个人的能力的,那么这样的文化因素进入我们的方法以后,他会起到疗效因子作用。

这是讲方法上面,当然技术就更多了。各种各样的技术都有可能。有可能就是说,只说在这些技术里边儿来讲,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定是把握这样一个东西,就是我们的技术,它一定是帮助我们的活动,推动我们的这个参与者,或者叫来访者,能够朝着一个正向的提升,朝着这个方向去做。

    所以说像这个方向来讲,就是大家要把这个方向把握住,你比方说我看到上面有人谈到了关于看见。看见是一个说法,但是看见我们都知道从心理学来讲的话。看东西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从客观来看,都会带有自己意识到或者意识不到的原有的信念、观点、情绪、情感,这样一些它原有的已经存在的这样一些内在因素的影响。让他再看的时候,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点儿有色眼镜。

    我们在设计这个咨询方案的时候,需要达到这样一个让别人看见一个什么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是要在你的技术上要考察一个东西,就是说你怎么来看?你要设计一个方法,让他怎么来看?看到哪些部分?当一个事实呈现出来以后,我们该怎么去看?这里边来讲它会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如果说一个人把内心的活动也敢打开给另外的人来看的时候,带上了一些不太好的观点去看的时候,有可能,他看到的不是起推动作用的这样一个部分。说不定,看到的是另外的一些消极的东西的时候,那么有可能他产生的作用不是给对方一个积极的支持,他有可能是采取另外一种方式来对待,这样一个被暴露的情景,那么这个所谓的看见有可能产生的效应,不是一个真相的,传播的目标方向走的这样一个动力,他可能会成为一种拖坠的力量。所以,但我们再去寻找这个咨询目标,或者是我们设计咨询方法的时候,我们要希望他成为一种有效的疗效因子的时候,它一定是和我们所设定的这个目标要紧紧相关。好,这是关于说涉及的疗效因子,不管你是去设计,或者是你去寻找,它需要把握的一个地方。

另外一个就是说如果说你是做研究,那么你要去寻找、探索、总结别人的活动,或者你自己设计的活动中间,哪些因素是可以作为疗效因子来总结的。他也需要去,他也跟你有一个东西有关系,就是跟你用什么样的测评方式有关联。如果说你寻找这个疗效因子过程中你所使用的测评方式不恰当的话,那么,这样的寻找结果有可能不会得到认可。比如说我们通常会用一种测量方式叫自我报告,自我报告是一种现象学的方式,它本身是没有问题,但是当自我报告出来以后,它有一个问题在哪里呢?就是说在他自己的感受他自己把它说出来,是不是有一定的代表性?比方说就是我们说的效度,他能不能够说他感觉是这样,另外的人是不是感觉也是这样呢?这几个很必要去统计的问题。第二个,他这一次参加这个活动是这种感觉,那么他下一次参加活动的时候是不是还是这个感觉呢?这又需要进行验证。这就是说在寻找或者说研究这个疗效因子的过程中间,我们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测评,他也会影响我们找的这个疗效因子是否准确,是否对的?是不是对的?当然还有很多方法,比如说观察,或者是问卷调查,还有一个对照试验等等等等。

好,那么这些方法来讲,有的就是比较便于实施,有的人实施起来稍微复杂一点,但是呢,就是说你要想总结这个东西来讲,他就对这个方法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我们要采用一些恰当的,带有一定的客观性,可测量性,而且可以重复验证的这样的方法去进行测评。这样得出的结论,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或者说可以验证。这样一种可验证的测评报告,他带有科学性就比较可靠,而且有说服力。

好,小结一下也就是我个人还是这样认为:要找疗效因子,不管你的设计时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这样的疗效,或者是别人做了以后就自己做了以后,后面的总结一定就是要参考这样三个基本的要素、三个基本维度。第一个:咨询的目标。定的恰不恰当,是不是比较合理?第二个:咨询的方法。是哪些?它的目标是什么样的关系?第三个:测量方式。是不是可靠?这样我们去设计也好,或者是我们去寻找也好,找到的疗效因子可能就比较可靠。

好,就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咨询中的疗效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