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3《终身学习》笔记2

第4部分

激发潜能 第1节 受惊让人生病,抗寒使人更强 保持身体健康也意味着不生病。那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我一直很关心这方面的内容,也常常和几位学医科的斯坦福大学校友聊这个话题。他们告诉我,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都开始认识到,治病的含义已不仅仅是等身体有了病理反应以后才去想如何医治,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前预防疾病的产生,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治未病”。 我从小就非常怕冷,小时候生活在上海,因为处在受海洋影响显著的大陆边缘区,故乡在冬天沁入骨髓的寒冷让我记忆深刻。后来我们全家移民美国,住在加州,这让我非常开心,因为加州四季如春,冬天很温暖。

了解了这些以后,我对维姆·霍夫就更感兴趣了,但心里也非常矛盾。一方面我很想学习维姆·霍夫独特的抗寒方式,克服自己对寒冷的恐惧;另一方面,我又有些害怕,因为很可能要面对比平时更厉害的寒冷,而且如果失败了就更得不偿失。这样的想法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因为我们对“冷”的认识都是大同小异的。

第2节 跟“冰人”深潜冰水,我不怕冷了 维姆·霍夫开设的课程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每年夏天(7月)在西班牙;另一个则是秋冬季节(12月)在东欧,每期课程历时5天。我仔细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尝试一下,看看能否颠覆我对“冷”的看法。但是,我想到如果选择秋冬,毫无疑问挑战会更为严峻。

在参加课程之前,我还专门为此做了一些功课,包括上完了维姆·霍夫的网络课程。其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他提到,人在某些刺激条件(例如紧张、恐惧等)之下会快速分泌肾上腺素。这就有点像人体自然产生的兴奋剂,可以让人在短时间里发挥出超常的力量,但缺点是在兴奋过后,人很容易感到疲累。而维姆·霍夫说,通过他的方式,人可以用自己的意念去控制肾上腺素的分泌,这样你就不是在很短时间内具有“超能力”,而是可以持续拥有能量。 他提到的这点让我非常感兴趣,但也感觉有些天方夜谭。 所以,在去西班牙之前,我专门和几位医生朋友讨论过这件事。他们的观点是,“冷”作为一种医学疗法,临床效果肯定是有的。但维姆·霍夫的个人经历以及他提出的用意念控制肾上腺素的观点,目前从医学角度看是无法解释的。当然,他们非常鼓励我去体验一下,然后再回来和他们进行交流。

令我意外的是,学员里居然将近一半的人是女性。我记得其中一位相对年轻的女孩正在申请参加马戏团,她想通过这次经历来更好地锻炼自己。还有一位女性是全职妈妈,家里有两个孩子。在她过40岁生日时,丈夫问她要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她说非常想体验维姆·霍夫的课程,于是,她的丈夫就为她送上了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很快,课程就正式开始了。第一天主要练习吐纳。我们都知道,大脑是需要氧气最多的人体器官之一。但我们平时的呼吸都比较浅,因而分配到大脑的氧气也就相对较少。而维姆·霍夫的吐纳方法可以让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从而能让人的注意力更为集中。他的理论是:只要足够专注,人类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系统。

第二组吐纳方式有些不一样:先深吸气,感觉氧气进入大脑;然后屏住呼吸,感受大脑里的氧气缓缓推送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尤其是四肢;之后再缓缓呼出,如此循环。 我们练习吐纳的地方在国家公园里一个非常大的湖的边上,风景很美。当两组吐纳完成之后,我感觉大脑里的氧气比过去要充沛很多,也更能集中注意力。 在完成了吐纳练习之后,维姆·霍夫站了起来,招呼我们说一起下湖吧!然后他第一个跳入了湖水中,接着,不少人也纷纷跟着冲入水中,我当时也跳了进去。这片湖的水源来自附近的山泉,所以虽然是夏季,但湖水依然冰冷。我一进去脑子就懵了,当时有种想逃离的冲动。

第二天一早,我们仍然是先练习吐纳,但这时候旁边已经安放了一个充气的塑料水池,里面装了一半的水,然后有人不断往里面添加一袋袋的冰块。当吐纳完成之后,维姆·霍夫站在冰水池边看着我们说:“谁想和我一起进来试试?”看着水池里浮着满满的冰块,我心里有些退缩,谁知抬头一瞧,看见维姆·霍夫一直在盯着我看。我一咬牙,心想算了,就豁出去吧,于是我和其他四名男生站了出来,和他一起走进了冰水里。 刚一坐进去,我的身体就开始不自觉地发抖,四周都是冰,我感觉自己都快被冻僵了!身体仿佛在对我抗议:你怎么这么傻,赶紧出来吧!这时候就听到维姆·霍夫在我身边说:“继续吐纳,你的注意力可以放在双手,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你可以用吐纳的方式呼吸,让大脑里面的氧气推送到你的四肢,尤其是你的双手。” 我看他泡在冰水里很平静地和我们说着这番话,又看到其他几位学员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我当时就想,如果现在放弃很丢脸,怎么也得咬牙坚持下去,于是就继续吐纳。逐渐的,我感觉身体的冰冷感觉好像逐渐降低了,不知不觉5分钟就过去了。当我从水池里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浑身通红,就像烤熟的虾一样。我知道,这是血管急骤收缩导致血液循环加速引起的,就像之前说到的肾上腺素加速分泌,但是我并没有感觉很疲累,只是觉得非常冷,身体也在不受控制地发抖。

到山谷底部的路并不漫长,但我们足足走了四五个小时,实际上那也是我在五天课程里感受最痛苦的几个小时。通往山谷的路上几乎全部都是石头和杂草,所以我每走一步,脚下就会传来一阵阵的刺痛,有时候短短几米就要走上十来分钟,有时候脚太疼了,只能停下来歇一会儿。一路上,我们也不断用吐纳的方式来帮助自己调整状态,最后一行人终于顺利抵达了终点。 等到晚上聚餐的时候,大家谈起了一天的心得。维姆·霍夫告诉我们,人就像是一台结构紧密的机器,在正常情况下,它会对各种外界刺激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次赤脚下山就是为了让脚部直接和大自然接触,让身体对周围环境做出最精确的感应,这些感应会很快速地传递到我们的大脑里。而吐纳起到的作用则是帮助身体在一定程度上和大脑隔离,让身体自己作调整。

有了前一天的经验,这次再下水时,我已经没有了害怕和逃离的念头。当身体全部浸入冰水之后,我一边继续吐纳,尽量不去想有多么的寒冷,一边开始尝试观察身体的反应。没过多久,我惊奇地发现,居然有一股暖意在体内流动,并且逐渐往身体各处扩散开去,当我沉浸其中想继续探寻的时候,10分钟的时间到了。

下午我们又出发去国家公园的另一处地方爬山,当然,这次也是光着脚攀登。这处山谷底部也有很大一片水域。由于常年不见阳光,这里的水比之前遇到的都更寒冷。维姆·霍夫领着我们爬到山谷某处,然后带头纵身一跃,跳入水中。 我往下瞄了一眼,目测这个距离大概有10米左右,足足有3层楼那么高。虽说没有恐高症,但要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去,我心里还是有些犹豫的。这时候维姆·霍夫已经爬了上来,我问他跳的时候有什么技巧,他笑着说:“有!脚往前一迈就下去了,非常简单!”我看了看周围,大家都在纷纷往下跳,于是我也就加紧往前走了两步,然后纵身跳了下去。

到了晚上交流的时候,很多学员都很惊讶于这几天的转变,我也一样。从非常惧怕寒冷,到可以主动跳入冰水中停留10多分钟,每个人都只用了短短三天的时间。 转眼,第四天的课程开始了。这一次,冰水训练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整个过程里,我再也没有了恐惧,因为这时我已经非常自信,自己的身体完全可以承受这15分钟,我只是非常好奇,想把前一天对身体的探寻再继续下去。

第3节 思维方式和心态决定健康 短短五天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一开始我以为肯定会有人承受不了而中途退出,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位学员出现这种情况。这可是挺让人敬佩的,要知道学员当中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甚至还有家庭主妇,但大家非但没有退缩,意志力还一天比一天高。 从西班牙回来之后,我便开始每天洗冷水澡。我已经不再害怕寒冷,冷水令我的头脑更加清醒,降低我的心率,也提高了我的专注力。而关于冷、身体和思维这三者的关系,维姆·霍夫在课程中说的一段话让我记忆非常深刻。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睡眠,为什么很多人会出现睡眠障碍?因为我们有精神压力,想了太多的事情,产生了各种情绪。而这些因素往往会让大脑给身体发出负面的指令,限制我们自己,甚至缩小自己潜能的范围。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心态和健康是有关联的,即“思维是健康的核心和关键”。 我深刻意识到,我们往往把很多健康方面的问题推给社会,其实是不对的。例如,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思维受到影响而选择了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出于对压力的恐惧而焦虑或选择逃避而导致睡眠质量不佳,出于懒惰或恐惧或其他原因而不愿意突破自我因此懒得运动,生病时过于依赖医生或药物而忽视了自我疗愈的主动性……要知道,心态和思维对身体的影响和改变是巨大的。我针对自身情况,对饮食、运动、睡眠和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和亲身实践告诉我——我们自己决定着自己的健康,我们自己能够让自己不断地、高效地释放能量,活好完满的每一天。

第二章 你不管理情绪,就被情绪操纵

引文令人恐惧的周末电话铃

在美国,绝大多数中产或以上的人每月都会有一笔固定的开销,那就是看心理医生的费用。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准时向自己的心理医生报到,倾诉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因心理问题而衍生出的药品滥用问题,也成为当今美国的一个灾难性现象。 斯坦福大学健康生活实验室的弗雷德·勒思金教授曾对我讲过,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生活环境最好的年代:一方面,战争、天灾和疾病造成的死亡总人数是有史以来最少的;另一方面,科技快速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也是任何历史时期所不能比拟的。

为什么还是不快乐呢?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人生目标到底是什么?是拥有更多的财富或名誉,还是拥有美满的家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归根到底,这一切的幸福都源自内心获得的满足感、快乐感和成就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幸福就是:能让自己尽可能地时刻拥有“好”的情绪。 尽管现代社会无论物质条件还是生存条件都比以前好得太多,但毫无疑问,上一代或上上代的人比我们更容易满足,更容易拥有“好”的情绪。我们明明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但情绪却没有变得更好,这是一直都令我困惑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发现,人在很多时候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生气,或者不自觉地陷入焦虑之中,这种状态也许持续时间很短,也可能很长;就算自己意识到了,控制住自己了,那也仅仅是维持一段时间,接下来又会有其他事情使你陷入情绪的漩涡中。

在第一次创业的那段时间,我总是不太喜欢过周末。这并不是因为我对工作狂热投入,不喜欢休息,而是在很多时候,周末发生的事情给我带来了坏心情。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觉,中国式辞职往往会有两个特色:第一,很突然;第二,总是挑周末的时间,对此我深有感触。 记得有好几次,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往往选择周末找我提出辞呈,而且是毫无征兆地突然来电。这让我非常不习惯,因为在美国,人们更倾向于面对面地谈这个话题,而中国人可能碍于面子,一般是能不见面就不见面。

所谓三人成虎,这类事情发生次数一多,我就发现大多数情况的确如我所料,基本都是坏消息。于是久而久之,我便开始害怕在周末接到公司电话,再后来,我甚至开始害怕周末响起的电话铃声。紧张的精神状态直接导致我不能在周末真正放松心情,总是处于紧绷或忧虑的状态中,好多个周末都是这样被毁了。 那时候,我并不清楚这些事情背后的原因,不过在创业的过程中,我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不好。而情绪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就是表情和肢体语言,所以我就想了解,表情和肢体语言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它们如何呈现我的情绪。当了解了情绪之后,我很想知道情绪背后的科学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情绪到底应该怎么管理?人们说的情商又是什么?情绪背后其实隐藏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该怎么去培养情商?……直到我后来展开对情绪的深入学习,才真正了解到这些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第1部分

读懂表情 第1节 同一个世界,同样的面部表情 2014年我离开创业的公司后不久,就按照原定的规划,马不停蹄地学习了很多方面的知识。我参加的其中一门课程就是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的微表情课。选择这门课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我与绝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内心情绪最容易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要管理自己的情绪,最直接的角度是从研究表情入手。

在这部红极一时的美剧中,主人公莱特曼博士是一位人类行为学家,善于通过观察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推断其是否说谎,可谓“人形测谎仪”。这部美剧的技术顾问正是保罗·艾克曼,剧中的许多情节或是根据他的事迹改编的,或是经过他审核通过的。剧集播出后,微表情和肢体语言学说得到了极大地普及,在中国也引起了极大反响,出现一批名为《别对我说谎》的书。下文要提到的乔·纳瓦罗,他的一本书引进中国后也被冠以《别对我说谎:FBI教你破解语言密码》出版。

每个人都可以在PEG的官网上找到关于微表情的课程介绍,使用其提供的模拟演练系统。如果要比较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就必须先在线上完成基本的理论课程以及模拟训练。通过考核后,就可以报名参加PEG的线下课程。 于是,在最初的一个多月里,我每天都在线学习和模拟训练约两个小时。不仅学到了许多基础知识,我还对人类表情有了新的认识。 之前有不少专家认为,人的面部表情具有一定的文化差异性。在不同文化的熏陶下,同一种情绪在不同人脸上的表情会不一样。比如在开心的时候,西方人笑得往往比较放得开,而东方人的表现会相对含蓄,甚至不笑。 人们对这一点产生了很多争议,而保罗·艾克曼所做的,就是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实证。为此,他几次深入位于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观察那些与世隔绝的部族在情绪的面部表达上是否和我们相同。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类无论属于什么国家、哪种文化,至少在五种基本情绪的面部表达上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愉快时,眼角部位的“笑纹”会皱起来。 哀伤时,眼角会下垂,嘴角也会微微向下。 生气时,嘴巴大多会紧紧抿住,眼睛会瞪大。 惊讶与害怕(这两种表情非常相似)时,眼睛都会变圆,嘴巴微张。 嫌恶与蔑视(这两种表情也很像)时,鼻子会皱起,嘴角会向上挑。

在此理论基础上,他开发出面部行为编码系统,将面部的肌肉运动对应不同表情,并作为数据录入,为很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权威素材。 我们在线上使用的模拟系统也正是以此为模板的。模拟系统的演练方式很有趣,在限定时间内,屏幕上会快速闪过不同表情的人脸,让你判断他的真实情绪是什么。刚开始练的时候,我简直是“目不暇接”,我的反应根本赶不上人脸闪过的速度。 正像之前所提到的,在实际生活中,人的微表情转换是非常快的。在很多时候,人还会刻意用其他表情来掩盖真实表情。比如,有的人明明心里讨厌你,但还能微笑着和你说话。这可能是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这种技能。

这套模拟系统把人脸丰富多样的表情都集中起来,让人进行高强度的练习。与此相比,我们平时也会接触到一些微表情,但没那么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更重要的一点是,线上课程帮助我建立了知识基础,教我怎么能以科学的视角学习到情绪产生的情况,把一件看似非常主观的事情用客观的角度进行剖析。 第2节 爬虫脑决定微表情 人类那丰富多样的表情是如何产生的?这自然有其生物学基础。人类的大脑按动物在进化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分为“爬行动物脑”(reptilian brain)和“智人脑”(neocortex)。这两个“脑”运行起来是相对独立的,但又通过神经纤维彼此相连和相互影响,也分别对应不同的人体反应。

存功能如呼吸、心跳、新陈代谢等,以及最基本的、生下来就具备的反应和行为。它连通一个重要的部位“杏仁体”(amygdaloid),直接关联着神经系统,掌控着我们的情绪,使我们做出最快速的判断和反应。所谓“不假思索”或“情不自禁”均来源于此。“智人脑”是大脑进化的最高等级,掌控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认知功能,包括语言、艺术、学习、记忆、创造力和学习力等。 这一进化非常重要。人类不会像鸟类那样飞翔,也没有猎豹那样的奔跑速度,为什么最终能成为食物链的顶端生物?就是因为人能创造和使用工具,能运用语言和团队协作——这些都要归功于“智人脑”。 之前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智人脑”作为人脑里的最高级结构,掌控着“爬行动物脑”。但保罗·麦克莱恩提出了修正,认为“爬行动物脑”在很多时候能够干扰甚至阻止“智人脑”所负责的高级认知功能的实现。而且更为致命的是,“智人脑”自身也存在着两个缺陷,第一是反应速度慢,第二是能量消耗大。

我们知道,和“不假思索”相比,思考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但很多情况其实并不容许你有时间去考虑。试想一下,在非洲草原上,一头狮子狂奔而来,如果你还在反复思索,恐怕早就成了狮子口中的美食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杏仁体便会发挥作用,抢先一步把我们在“爬行动物脑”中的反应输送到神经系统,让身体做出适当的行为。 而另一方面,“智人脑”的启动和运行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虽然人类拥有地球上最高级的大脑,但在很多时候,人类会尽量秉承“环保节能”原则,能省就省。 人类大脑有一套“启发模式”,对大脑“节能”特别有效——通过之前的记忆和经验,总结出一些决定日常行为的思路和习惯。这样,人类不用真正启动大脑,或者尽量少用大脑,也能解决日常很多问题。例如我们在思考选择哪个餐厅吃饭时,总会想到“人多的总没错”;或者我们选择送礼物给客户时,经常会选“拿得出手”的……以前我不太注意,通过学习后才明白,每当这些时候我们的大脑都是在用“节能模式”运行的。 那么在情绪管理上,人类是如何“节能”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某种“启发模式”,让大脑不经过“智人脑”而产生直接的反应。这种情绪方面的启发暗示就被称为“情绪诱因”。其英文名词叫trigger,直译为“枪的扳机”,由此大家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一触即发”的意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223《终身学习》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