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杨绛《我们仨》

        这本书买来闲置了许久,还是某次和杨先生去逛街时路过新华书店时淘来的。说来惭愧,买它时只是为了凑个书卡钱,得来之后间断性地读了一些篇章,但始终没有静下心来读完。其实书并不厚,最终读完是在带柒宝的哺乳期完成的,柒宝很乖,我独自带他时每天上午都有个把小时的时间可以自由写作或是看书,而今看来,这个自律习惯的养成还得归功于他。

        我并不熟知杨女士,也没看过她写的书,对她的生平事迹也并不知晓,只知道她是钱锺书的妻子,听闻过他们夫妻的恩爱事迹。买下这本书时只觉得书名很好,粗略地翻过内容也能吸引我两分。《我们仨》说的是杨女士一家三口,刚看时以为这是一本关于他们家庭的日常记录话本,读完后才知道这应该算得上是一本杨女士的回忆录。写这本书的杨女士当时已经失去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这种失去挚爱且又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经历不是我所能感同身受的,况且这世上其实并没有人能真正的感同身受他人的经历。忘了在哪看到的一句话,越是美好的事物越容易破裂,比如玻璃、比如烟花。

        杨女士说的我们仨,她觉得是这世间最平凡的关系,是所有普通家庭中的一个,不特别、不出众,却十分温暖。他们与世无争,不强求功名利禄,只求相聚一起彼此陪伴。然而就是在这平常人看来如此简单的愿望,在他们身上实现起来却十分艰辛。曾经完美契合且不可替代的三人组合却在人生道路上走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这是杨女士自己的感悟。往者当然留不了,逝者也追不上,但被留下的那个人却是不幸的,只能带着记忆的碎片用以为继后续的日子。

        初读《我们仨》时觉得有些许苦闷,书的前篇讲的是钱老先生养病的各种遭遇以及母女两探望的各种小插曲。慢慢到中篇时才开始讲了一些夫妻两跨国求学的经历,其中,不乏各种小趣事。杨女士说钱先生“拙手笨脚”,初到英国牛津求学时,便摔了一跤,吻了牛津的地,磕掉了半个大门牙,看来,我们这位钱先生还是颇为调皮可爱的。钱先生喜欢“格物致知”(出自《礼记 大学》中“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到了一处地方不喜欢四处游玩,只专心“格”这个“格”那个。而杨女士却恰恰相反,喜欢游山玩水,四处逛逛。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探险”,喜欢探索新鲜事物,散步要去没去过的地方,逛街要研究路上的各色行人。有了圆圆之后,连出门吃饭都会眼耳并用,探讨别桌客人的热闹。总之,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总是不乏趣味。阿圆的出生给钱先生夫妇带来了极大的温暖,阿圆也没有辜负父母身上的优良基因,在文学创作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而这个天赋也是得到外祖父极大赞赏的。

      读完《我们仨》时我没有太羡慕这一家三口在文学上表现出来的天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存在,自然也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我也没有太惋惜这段中途走散的三人组合,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再美好的关系也终有结束的那天。但我羡慕他们的家庭氛围,三个人既是彼此间的依靠,谁也无法离开谁,却又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在各自的小世界中绽放光芒。夫妻之间的恩爱与长情,父女、母女之间的平等与有爱,既密不可分又各自独立,互相扶持,彼此依靠,肆意生长。人,食色性也,往往都是道理谁都有,真正能领会并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他们就是这少之又少的奇妙存在,是不完美却又十分合适的组合。或许也并没有合适不合适,连树叶都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存在,更何况是人,如何相处应该靠的都是心境和选择,换个选择或者换种心境,也许他们仨就不是他们仨了,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杨绛《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