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个人何以充分拥有?

人,只要语音系统生理无疾,没有不能、不会言语的。说话,可以说是人的天赋能力。国家法律规定言论自由,更是没有人能够剥夺个人的话语权。话语能力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能说话,就是“话语权”吗?话语权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著名后现代思想家、法国哲学家福柯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如此看,话语权问题就是非常不简单了,需要我们加以深入认识和切实把握。

我们先来看现实生活。今天,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忠实“听众”的人很是稀少,乐在“主讲人”的倒是颇多。尽管西方有关沟通交流的著作及其相关培训都一再强调“认真倾听”“耐心倾听”对于人际交往和成功的重要性,但却少有落地见效者,似乎难以改变或扭转“主讲人”的态势。尤其在同事友朋聚餐聚会中,没有“话语权重者”在场,则多有“话语权之争夺”现象。这就使话语权问题更具现实趣味,并颇让人琢磨了。

话语权问题,在学术上是有专门的话语理论研究的,尤其在当代互联网传媒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下,很有成为显学的现实性,但这不是我们这篇文稿所要讨论的问题,我们所关心和注重的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在日常人际交往上何以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这个问题,确是关乎人人的,兼具普遍和特殊两个重要性。

记得一次同事朋友聚会,言及话语权问题,有一位朋友说:“吃饭的那几句话,干活儿的那点言辞,闲扯的那点话语,谈不上什么话语权,甚至算不上真正的话语!”这话虽然尖锐、刻薄了一些,却是具有某种深刻性、透辟点。以此言为鉴,现实社会中,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话语权到底何在呢?

我以为,话语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产物,恰如产品一样,是取决于话语的数量与质量、深度与高度、权威性与影响力三个方面而构成为一种“权重力量”的。这样来看,就便于大家具体理解和把握了。为了更加具象地说明这个问题,我特举两个经典例证。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博士,在当代中国的IT界恐怕是无人不晓的,读书圈的朋友也鲜有不知的。我以为,在话语权这个问题上,吴军博士是最具话语力量的。

首先,讲IT界的话语,他有《智能时代》《浪潮之巅》《硅谷之谜》4册著作语言,且读者众多。这种专业史、专业技术的话语权,恐怕在当代中国是少有人敢于挑战的。

其次,讲文明史的话语,他有《文明之光》4册、《数学之美》1册而作为自己的话语典录,谁人能够堪比?

再次,讲教育的话语,他有《大学之路》上下册,可谓出国留学的参鉴宝典。另有《态度》1册,载40封启明家书,强调“把简单的事情做得出人意料地精彩”。这样的教育语论,在当代中国无疑是独树一帜的。

最后,他的《见识》一书,主张“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代表了他的哲学思维与哲学思想;《具体生活》一书,是他的“首部生活美学类著作”;由广而告之,在2019年的某个时点,吴军版《科技史》将面世。这又是怎样的话语权呢?

综而言之,作为一名科学家,吴军博士为什么会在计算机专业话语之外,拥有科技史和文明史、哲学与美学、教育学等跨界话语?这是在话语权问题上,最为值得我们深长思之的事情。

以问题为导向,我们再来看另一位典范人物。

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是何者?是何人创作的?是《狂人日记》,由鲁迅先生写于1918年4月,是现代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影响深刻而长远。

讲今天的话语权,能不涉及白话文吗?没有鲁迅先生等一代人开创的白话文世界,何以今日的现代汉语?

我们知道,鲁迅先生与夫人许广平是有一部书信集《两地书》的,收书信135封。若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恐是不会公开出版印行4个版次的。再说鲁迅先生的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鲁迅全集》共18卷,其中4卷为鲁迅书信(第11—14卷),共收录书信1529封。若以今日信息术语讲,鲁迅先生堪称“现代通信第一人”。这是何等的思想话语?又是何等历史价值、现实价值与未来价值的权威影响力呢?

可以坚定地讲,现代社会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话语权,不是天赋的,不是自封的,更不是他人恩赐的,是个人靠自己的智慧、素质和能力而赢得的。这是现代“话语观”、话语权的首义,是为每个人必须谨记在心的。

话语权,是控制舆论的能力,是信息传播主体潜在的现实影响力,最在影响社会和他人发展方向的能力。这是我们在“定义域”内必须清楚地加以把握的。

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何以充分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我想,原则与操作上的要义是明确的。

首先,思想是话语权的根子所在。思想的数量与质量,思想的深度、透彻度和高度,思想的针对性与普世性,最是决定一个人的话语权力。这就是拥有话语权的基本作为原则。

其次,加强自我话语权的操作无他,非“远承、近绍、旁搜”地充分“占有”思想资源不可!若是个人充分“占有”了《鲁迅全集》或吴军博士的15部著作,还会没有权重力量的话语权吗?

再次,语言学、语法学、形式逻辑学是个人话语权的学问根子。这个根子不深扎,恐怕个人的话语权是会“地动山摇”的。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话语权,最在思想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语权,个人何以充分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