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解《论语》——父在观其志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又一次谈到了孝,这次不是笼统地说,而是给出一个具体的方式伙食标准。父亲活着得时候,看看这个人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看看这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够坚持父亲的做人做事之道,这就是孝。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家族群体生活非常普遍,父亲在家庭的地位极高,族长则在宗族中具备绝对的话语权。这句话中用到了父,我认为即是指父亲,也是代指族中地位高的长辈。而作为儿子,在家族中一般话语权比较低,很多事情要由长辈决定,很难按照想法做事情。但这也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譬如雏鹰学习飞行和捕食一样。所以在不能独立自主的这个时候要观察人的志向,看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了成为这样的人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很多伟大的人从年少时候就立有大志向,同时也坚持为了达到理想而学习和实践,所谓有志之人志不移。孔子在这里也提出了志向对一个人的影响,理想和行为对于人而言都非常重要。

    父没观其行,指父亲去世,或者脱离宗族独立生活的时候,就要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了。当一个人能够自主的时候,他的能力和品行便会体现出来。所谓王莽谦恭下士时,在有长辈的压力在时,王莽表现的谦虚恭敬,其志可能是做一个百姓称赞的父母官,为万民造福。可当他能够独立自主,大权在握的时候,我们无法知道是权利的诱惑让他忘了本心,还是当初所有的伪装都是为了更大的野心和阴谋的铺垫,王莽开始弄权最终走上了谋朝篡位的道路,当然最终也只是做了几年的皇帝就被推翻了。这在当时就是大逆不道,尽管其出发点有可能是把天下治理好。所以,观其行比观其志更加重要。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按照常规解释, 就是在父亲去世后,多年都能按照父亲或宗族的行为之道做事。在此我有不同的看法。这句话和前两句是并行的,我以为应该理解为:在不能自主做事的时候,能一直坚持自己的志向,不因外界干扰而变化,一直在提高自己,对于父亲或长辈能够服从和学习正确的东西,对于因时事变迁导致方法不妥当的,能够委婉劝解。在独立之后,依然能够遵守正确的做人做事的方法,不随意更改,做一个从一而终的人。这样的人,就做到了孝。

    达到这样的标准,并不是愚孝,而是一种学习和思考后的扬弃。历史上成功案例很多,失败的案例也不少 ,毕竟坚持不容易。万历皇帝在老师张居正的管教下,一直准备做一个好皇帝,志向远大而坚定,张居正就是这个父亲。张居正去世后,他也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事件,他突然就开始颓废,不上朝,是明朝灭亡的开始。所以 ,观其志和观其行未必能对一个人的品行盖棺定论,三年不改父之道才是一个硬性的衡量标准。孔子两千多年前就看到了,可当下很多人却看不到,尤其身处高位的人,对待下属往往做不到,在位时就看谁听话,谁会说话,一旦失去位置时又盼望当时提拔这些人能够不改其道,何其难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柴解《论语》——父在观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