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30

一 、工作计划

1 运用新网格完成:

(1)密度扫描、功率扫描。

(2)验证:

(i)雪花偏滤器对脱靶的影响

(ii)碳杂质在外靶板附近的聚集是否是普遍现象

(iii)雪花偏滤器在高功率下的表现:温度、热流、杂质聚集、辐射、受力、杂质流、zeff等

(iv)寻找分析几何结构对偏滤器影响的文献及模型。

(v)通过简单的碳化学溅射公式,计算外靶板区域C化学溅射产额,研究外靶板碳杂质聚集是因为:产生的多,还是其他因素影响。

(3)可行性分析:

(i)采用您给的solps 5.0的边界条件(b2.boundary),扩散 0.2,热传导1.0,加热功率4MW,化学溅射0.02,抽气0.9。采用固定芯部密度方式,可实现两种位型的脱靶(测试case已经证明)。

(ii)经过前期文献调研,已从DIII-D、TCV、NSTX等装置已完成的工作,获得分析框架。结合2019年NSTX-U热流、粒子耗散模型、和低极向场区域(NSTX中有相关分析),分析造成碳杂质在外靶板区域聚集的分析。

(iii)英文表述:从文献中,寻找、积累。

2 . 辐射雪花偏滤器分析:

(1)通过上一步工作,选择合适的上游密度和输入功率(保证温度合适——远离脱靶区,输入功率合适——确保获得较明显的喷气效果)

(2)喷气速率扫描,(1e19~9e19),找到合适的喷气量(标准:喷气前后,上游电子密度抬升的程度、zeff、芯部杂质含量、靶板电子温度和辐射等,找到合适的喷气速率)

(3)找到合适的喷气速率,对喷气位置进行扫描(OSP、ISP、OD、ID、DOME、OMP、IMP)。通过:靶板热流、温度、辐射、杂质屏蔽、有效辐射体积、脱靶前距离XP距离、辐射效率、内外靶板不对称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找到合适的喷气位置。

(4)验证 pump and gas 效应的影响

(i)选定合适的喷气位置,在OMP、IMP喷氘气,探究对(靶板剖面、杂质屏蔽、辐射、抽气(NSTX中发现,雪花偏滤器显著提升抽气效率))的影响

(ii)对杂质分布进行分析,验证杂质在外靶板聚集,是否是普遍现象。

(5)可行性分析:

(i)在不合适的上游密度和喷气速率下,已经完成相应case的运行,和基本分析。

(ii)相关文献线索已经有一定积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