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高山仰止的人

最近重新看了一遍《富兰克林自传》,被他严格的自我要求和品德修养所打动。

一直觉得富兰克林和中国的王阳明、曾国藩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对自我修养有非常要的要求,并数十年身体力行的坚持,文能书写历史在思想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武能领兵打仗冠绝一时,救国家于危难。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18世纪美国著名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外交家,被誉为“美国的圣人”。我们最熟知的是他曾经进行的电风筝试验,并由此发明了避雷针。

这本书是富兰克林自己回忆所写,记录了自己从年少时到1757年的成长经历,旨在为“儿子们”少走“弯路”而写。这个版本是中英文结合,可以看到英文原版内容,更能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心情。

富兰克林生于一个铁匠之家,是父亲第15个孩子,比他小的只有2个妹妹。他8岁入学读书,但由于家里孩子太多,无法支撑读书的费用,所以在他10岁的时候就辍学回家帮忙,做起了印刷工。但富兰克林一直非常热爱读书,在印刷工作之余广泛阅读,并从14岁时便开始练习写作。成年后他还成立了“共读会”,建立了会员制图书馆,他在自传中说道:“读书是我允许自己参与的唯一消遣方式。”而且会把星期天固定当做自己读书的日子。

富兰克林在工作上一直非常勤恳,从学徒工到后来自己开印刷所,他一直在工作上非常努力,“只要我的工作需要,我就会一直孜孜不倦地工作。”生活上也要求自己做到节俭,由此不断积累财富和社会威望,为后续当选为州长奠定了基础。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给自己列的十三种品德,并都有一个简短的解释格言:

一、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二、寡言。言必益于人或益于己;避免无效的闲聊。

三、秩序。一切东西都要物归其位。为每件事务都各自留有时间。

四、决心。当做的事务必做;决心去做的事情务必做到。

五、节俭。钱只用在对人对己有利的事情上,即:切忌浪费。

六、勤勉。勿浪费时间。将时间用于有用的事情上,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七、诚实。不为一切欺骗之事;思想要纯洁端正,说话也要如此。

八、公正。不做伤害他人之事,对他们有益的责任务必履行。

九、中庸。避免走极端。对他人给你造成的伤害要尽量容忍。

十、洁净。保持身体、衣装和住所干净卫生。

十一、镇定。勿因琐碎小事或不可避免之事惊慌失措。

十二、感情。切忌过度沉溺于此,削弱、损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宁与名誉。

十三、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

富兰克林的本意是,要逐渐养成以上所写的这些品德,所以他每日逐一对照检查自己,还通过表格来检查,如果发现自己犯了某种过失,就会在相应的空格中表上一个小黑点。这样在循环过程中可以看到自己在品德方面的进步,直到最后变成一个干干净净的本子。

富兰克林不断要求自己,培养勤勉的品质,独具慧眼的商业意识,以及节俭、节制的美德。他坚信“一个人的努力决定他的未来”,做事要依靠本性、美德、思考和习惯。就像书里提到的:“我一直认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以推动起巨大的变革,完成人类的创举,但前提是他必须形成好的计划,停止一切分散注意力的消遣活动,把计划的执行作为唯一的目标和工作。”

这也让我想起了高尔基的一句话:“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

富兰克林给人的感觉就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富兰克林自传》高山仰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