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

我的第一个工作是大三开始在学校附近一个“小软件作坊”开发一些外包项目。由于公司很小,不太规范,加上项目来源不是很稳定,上班的节奏很轻松。每天睡到中午起来到公司楼下买盒盒饭带到公司边看电影边吃,吃完点根烟来两把魔兽,玩累了写两个小时代码,然后上网逛逛论坛,没事再来两把魔兽。到了晚饭饭点,和同事出去吃个饭散散步,回公司继续魔兽,玩到10点回宿舍睡觉。日子过得十分悠闲,但总觉得年轻的时光不能就这样浪费。

于是,我开始专研技术。我爱上了Java,每周末都跑到计算机书店买各种Java书籍,逛技术论坛,学习各种Java开源软件,后来公司的一个Spring项目还是我带领来做。我认为我成为了一个技术高手,开始洋洋自得起来。

而职业化 -- Professionalism,是我来北京进入外企工作后时常触痛我神经的一个词。公司有很多5年甚至10年软件开发经验的同事,有很多来自大公司的项目经理/架构师,还有很多来自微软/IBM/Yahoo的国外同事。相比之下,自己就是个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细心的话,你会发现“他们”有很多共同点 -- 而这些共同点是大多数普通人根本不具备的。

“他们”上班很早。周一你去上班,发现“他们”比你早到公司。周二你去上班,发现“他们”比你早到公司。一个月甚至半年后你去上班,发现“他们”还是比你早到公司。

“他们”不会在办公室做与上班无关的事。早上大家在看新闻时,你会发现“他们”在投入的埋头工作。午餐后大家在看搞笑视频时,你会发现“他们”在投入的埋头工作。下午快下班时大家在聊QQ在和女朋友打电话时,你会发现“他们”还在投入的埋头工作。

“他们”很热情,很乐观。你需要“他们”帮助时“他们”会热心的帮你解决问题。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从不埋怨,而是认真分析,从容应对。

“他们”很谦虚,很冷静。“他们”和你讨论问题时很专注的倾听你的意见,从不大声争吵,说话富有逻辑,考虑问题十分严谨。

“他们”很努力。不经意见你会发现,“他们”在下班时间甚至周末还在提交代码,“他们”经常在美国白天时间和国外同事Email讨论问题。

“他们”视野广,思路开阔,责任感强。“他们”能预见系统在几个月后的运行情况,“他们”能想到一般人想不到的解决方案,“他们”经常对一些看起来像是小的bug深入探究。

“他们”注重产品的方方面面。代码质量/性能/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用户体验/产品运维。

“他们”乐于和同事分享知识,分享自己的经验。

“他们”学习新事物很快,并乐于向不同的team请教问题。

种种特点,最终在我的脑海中归结为一个词:职业化。如果我还像三年前刚刚大学毕业一样,每天仅仅自满于按时搞定领导安排的任务,那么我和“他们”的差距有多大?

我翻开公司的劳动合同,仔细重新阅读了一遍《职位描述》:
网络应用软件开发部工程师,北京
职责:
负责网络应用软件系统技术开发,设计及维护,包括广告发放及投放效果统计
负责网络应用软件系统产品质量,及时解决系统运行中的问题,避免客户损失
与产品管理部门及其他工程部门亲密合作,共同设计客户解决方案
负责招聘,培训及管理技术人员,提高团队开发力量,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负责协助招聘,培训及管理技术人员的工作
帮助团队提高团队开发力量,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映射到自己平常的工作当中,这几点我是否都做到了呢?我是一个称职的软件工程师吗?我离“专业”二字还有多远?

仔细想想为什么别人比你薪水多,为什么别人职位比你高,为什么别人能出国而你没有机会,为什么公司给别人配的高性能苹果笔记本而自己还是台式机,然后睡个好觉,从明天开始,上班别再迟到,工作时别再聊QQ,别再不到下班时间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我不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我是名称职的软件工程师。

延伸阅读:
这是你应该做的
22-29岁的人怎么工作?
18个积极主动的表现方式
30年职场生涯的感悟

update: 职业化.ppt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qq,项目管理,网络应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