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记忆‖纪国故城访古纪事

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寿光有“十城九台”。当然,不止“十城九台”,所谓“十城九台”只是寿光城台中的代表,远不能涵盖所有。

现在,十城之中也就“纪城”和“斟灌城”还能寻到那么一丝丝痕迹,其余的城池,经历了天灾人祸、时代发展及种种原因吧,已经无迹可寻了……还好,这些“城”的名字没有大的变动,大体的位置还在那里。城没了,名还在!是否还能对着城池的名字发远古之幽思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骑车去东斟灌村,那时的城墙还有很长的一段,村中原来的门洞成了豁口,但还能看出是门洞的痕迹。同一时期我经纪台去昌乐,冯家庄前连着古冢(冯家庄汉墓)还有一段土墙,路北是墙,路南是冢。

今天说说纪城,斟灌城以后再说。

纪城,在寿光城南三十里的纪台镇,是周时纪国的都城,所以,有的人还把纪城叫做“纪都”。

纪城由内城和外郭组成,大体面积是南北1500米左右,东西1300米左右。1977年“纪国故城”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同一时期寿光境内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呙宋台遗址”。

纪城作为纪国的都城,历史久远,底蕴深厚!

风里雨里、泥里土里……抓一把!满手都是厚重沧桑

纪国起于周,止于齐。

纪侯“大去其国”,“撂挑子”不干了!然后消失无踪。此后这一摊子家业,几易其手,几易其名!纪城也在世事变迁中前行着。

国没了,城还在。

纪城的外形轮廓在“解放前”应该是还算完整的,经历了农田改造、各种运动,村庄规划、济青高速公路建设……到现在只剩下一段残墙和一方土台(纪台)了。

纪城(纪国故城)的规模不算小,从刘凤英画的“古纪城旧貌图”上可以看到,现在的纪东村,纪西村,黄孟村,冯家庄都在当时的纪城内。

城内田园房舍、亭台楼阁;城外古冢高耸,埋葬着纪国贵族。

纪国故城不止历史深厚,地下文物更是多样、多彩,一件件记录、承载着纪国这片土地上的繁盛兴衰

文物无言,但是会说话!所以说文物是历史的佐证!从出土文物来看,纪城(今纪台镇)作为纪国的都城史学界应该没有什么争议了,(基本能确定)但是,说纪王“大去其国”后去了沂水的“纪王崮”感觉有点牵强。(甚至是扯淡)

纪国故城出土的文物太丰富了!纪候簋、纪侯钟、甗、青铜鼎、镂空铜熏炉、铜洗、三足盘、玉壁、鬲、双龙壶……

无不显示着纪国的底蕴深厚和沧桑久远。

春节放假,骑车二十里,来探访“纪国故城”,纪国故城残墙在寿尧路西侧,如果不是走到近前,如果不是有“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牌”,说啥也不会相信这是有着历经千年风霜的纪国遗存,就地面纪国遗存来看,也就仅剩这段城墙(权且称作墙,或许不是墙)和土台了。(纪台)

我沿城墙行走,触摸着纪国的脉搏,它在历史深处跳动,忽近忽远,忽明忽暗……

(寿光老卜图文原创)

你可能感兴趣的:(寿光记忆‖纪国故城访古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