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了一种恋爱,叫死理性派的恋爱。
两个人的相处公事公办,不用“爱你就不要算那么清”糊弄人:
每周有见面次数上限,约会后要互相交换表现反馈;
吵架是要录入 Excel 表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每月月底要复盘;
分账是绝对要分的,借大钱记得还我 10% 的年化;
…………
我和五个理性谈恋爱的女生聊了聊。
她们恋爱时,只爱讲道理。
我本身是做财务的,平时习惯用 Excel,觉得清晰简洁有逻辑。
我就把这个方法也用在平时相处里了,还挺高效的。
比如有时候吵完架了,会要求双方用EXCEL写好:
自己错在哪里;
对方错在哪里;
以后如何改进;
最后在加一行总结。
不用表格列出来的时候,就只知道自己生闷气,更生气他不理解。
但用了这个表格我会很清楚地看到,对于同一件事情,同一个动作,两个人的理解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我很讨厌被告知我已经知道的事,他却觉得只是提供背景信息,没有在教育我;
比如我有时候只是撒娇说“你养我吧”,他却会把这事当真,“你能不能对自己负点责”;
刚吵完的时候,虽然一开始会写很多栏,很生气,但是后面一条条把它划掉的时候,会慢慢找到吵架的真正原因,也对情绪梳理有帮助。
我希望可以做到不为重复的原因吵架。
否则相处质量太低下了。
我们两个都忙,工作时间都极其不固定。
我做制片,他做律师,忙起来的时候焦头烂额,看到对方的电话都是心里一沉:啥事儿找我?
但是面总是要见的。那就提前预约吧。
我们这行里有个东西叫通告单,说的是演职人员的到位时间。
我为我们两个人的约会也弄了一个简易版的,周四发给他确认。
项目包括:集合时间,取景地点,主要内容,器材准备,结束时间。
没时间的话会跟对方请假,“早退”下次补上。欠了半小时下次就要补上半小时。
如果周末没什么想法,就一起看部电影。也是周四确认。
我们的微信聊天记录是非常少,除了找电影和彼此分享的圈内新闻加几句评论,几乎没别的。
我们见面都是以小时计算的。不过这没什么,本来就都是喜欢独处的人。
追求相处时间是没有意义的,相处质量才值得追求。
剩下的时间,成年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不是吗?
我们俩都喜欢二次元,就把彼此当作是galgame(恋爱游戏)里的角色。
我们采用恋爱计分制:每次见面后,都会给对方的表现进行打分。
条目是根据当天实际发生的事确定的,让彼此心动的细节就加分,让双方不爽的事就减分:
迟到了减 5 分,陪我喂野猫加 10 分,嘴欠扣掉 20 分…
每天反馈给对方今日的情绪分数,积分不断累积。
积分可以攒着,也可以消费,比如他攒了二十分,可以换一次我来做家务;
我积攒的分一般会换来让他陪我逛街。从时间成本上来说我的比较超值。
我们还加入了氪金系统:买礼物啊送东西啊,也可以换算成积分。
在恋爱游戏里,两个人是通过做任务,好感度达到一定值,解锁下一阶段的剧情。
我们倒没有为自己设置剧情,是把量化情绪这个点借鉴过来了。
接着就是像给对方刷好感度一样谈恋爱。
等到积分达到一个里程碑的时候,双方的关系可以更进一步:
比如我们最近说,双方积分都达到 1000 分,就可以试着同居了。
恋爱里的矛盾,大都来源于缺乏行为反馈机制。
我们这套系统,就是要是让好的行为即时得到正向反馈,不好的行为即时得到负向反馈。
倒是不觉得累。反而对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有把握。
我的公众号,基本上就是两个人的约会日志。
不是为了记录甜蜜,而是为彼此建立全面数据库。
记录的东西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约会中让自己不舒服,或者产生疑惑的小细节。比如:
3月25日。在餐厅吃饭,他打了一个特别响的嗝。我有点尴尬,瞪了他一眼。
7月22日 。我在做饭,他午觉刚醒,醒了之后自己在客厅刷微博。
我端第一盘菜出来,跟我说,疫苗出事了;第二次出来又跟我说,疫苗死人了;第三次,疫苗是你们东北那搞的。
不帮我做饭+唠叨+地域黑,今天真的过分了。
一个是彼此认识之前的个人故事:比如童年回忆,上学时候的自己,以及前任。
5 月 6 日。知道了他不吃茄子,“我不喜欢软腻的东西。”
6 月12 日。他连续三次提到他的另一位同事,似乎有点嫉妒他家里有钱;
8 月 4 日。我被气着了,说,“可那都我爸妈的房子,我很穷的。我和他们关系很差。”
信息是公开的,对方关注且置顶。
一是方便平静交流,让对方了解彼此完整的思考过程;
二是可以常看常新,对彼此有更完整的了解。
我不太相信一件小事能看透一个人;很多小事拼起来,才能还原一个完整的人。
我想用这种方式,认识完整的彼此。
我们两个人很少吵架。都太忙了,没时间去完成争吵的复杂流程。
如果真遇到了吵架,我就会画个流程图,帮他分析这个心理情绪波动到底是因为什么。
再比如平时他遇到什么事,犹豫了,我也会帮他分析。
比如他之前纠结是先考研究生还是先考注册建筑师,我会给他做分析利弊的对比表格。
再比如这个,是之前他抱怨不想上班的时候,我给他做的问题分析。
很多人觉得恋人就应该是无条件情绪支持,有时候根本不需要你的建议:干什么要找个导师谈恋爱?
但我觉得那样只会让自己在盲点里越陷越深。
一个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连他身边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帮你理性分析,那他肯定会被这个问题困扰更久,然后失败。
我更希望两个人能给对方带来一些实际的帮助,也许不用这么专业,但至少客观地分析,帮他出谋划策。
只做互相吹捧的情侣,没什么意思。
我们两个人更想成为彼此的人生合伙人。
写在最后:
不知道你看完这些故事是怎样的感受。
也许你会觉得他们过于小心翼翼,谈个恋爱如履薄冰;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很见外,有一种明天就可以说分手的不近人情。
也想到昨天的推送里有读者留言说,“我们当时希望爱情里两个人能一起成长,可谈恋爱终究不是成立学习小组啊。”
但对理性情侣来说,上面说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对他们来说,该讲道理时就是要讲道理,该执行的标准就是不能含糊。
这种较真的恋爱,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但它正在适合越来越多的人。
你是其中之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