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ination & Projection & Love

很久之前就想写个“心理学”的东西了,我没学过心理学,只是把自己琢磨的东西记下来,免得忘记。我相信这篇文章会写得很烂。

Imagination这个没什么好解释的了,说的就是想象,或者在我这段文字里看来就是愿景。

Projection按照正经心理学的解释是投射,把自己的态度、感情或猜想归因到别人身上,有兴趣的可以参考维基百科。在我这段文字里我想说的却是另一个意思,截然相反,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在自己心中的投射。

在刘欣慈的小说《三体II:黑暗森林》中,描述了主人公经历或者说创造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没错,就是罗辑要给白蓉写一篇小说那段,那种Imagination,幻想出来一个活生生的角色,一个女孩子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某时某刻他甚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种Imagination,无论是对工作,对爱情,甚至是不经意间的一种愿望。当我们产生了一个愿望的时候,心中就会不自觉的产生愿景,也就是对愿望的期待和幻想。不幸的是,这种期待很“纯洁”,也就是往往很理想,我觉得这是由生物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导致的,由对愿望美好的期待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推导。

OK,我们来进一步,把这个框架放在Love上,把眼光从罗辑那里挪回来,其实我们寻找爱情的时候也会有这么个Imagination,自己要个什么样的爱人呢,于是必然会有一个愿景。如果没有愿景就满大街找对象,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或者就是春了。其实在没有确定的对象之前,这个愿景依然是模糊的,当有了确定的对象,愿景本身就会真实丰满起来。然而我刚才说了,它是“纯洁”的,当Projection发生后,真实的人投射到这个愿景上,就会产生不重合的部分,“梦想打破了现实”倒不至于一定发生,关键是要看主体对现实的接受度或者有没有强迫症了。(强迫症么……这是某青年的研究领域,我就不愣充大铆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