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算得上是一位名将吗?
太史迁用写小说的笔法,天马行空的塑造了这样一位盖世英雄。
在所有的历史人物当中,项羽的鼎鼎大名绝对在人气排行榜的第一页,但细察史料,却总感觉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英雄要有英雄的事迹,名将要有名将的战绩,这位集英雄和名将于一身的楚霸王,甚至被好事者奉为“战神”,却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事迹,亦或是能足以称得上“名将”的战绩。
缘何如此?
没错,司马迁在“造神”,就像罗贯中创造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一样,司马迁也“创造”了《项羽本纪》中的项羽。
看看“大秦以后——大汉以前”的那些成名人物吧,只要大汉厌恶或者是跟大汉作对的,找不出一个绝对正面形象的人物,就连被大汉奉为“正朔”的陈胜也是劣迹斑斑。
可对于刘邦这位最大的敌人项羽,太史公却不吝笔墨,大肆渲染其英雄形象,甚至字缝之间颇有几分恨其不成的意趣,并将他和刘邦同置之于本纪之列。
这难道不反常吗?
这当然很反常,恐怕这也是《太史公书》成书以后,司马迁迟迟不敢让它面世的原因之一。
项羽一生最大的转折,当然就是“巨鹿之战”,没有北上援赵的“巨鹿之战”,就不会有《项羽本纪》里的项羽,他可能会被楚怀王势力逐渐的边缘化,悄无声息地退出历史舞台,不知所终。
正是因为有援赵之战,项羽才有机会顺利夺权翻身,正是因为“巨鹿之战”的胜利,项羽才真正的名噪一时,不但跻身于诸侯之列,而且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诸侯联军的领袖。
“巨鹿之战”的结果是成功的,这个无需质疑,至少对于项羽来说,此一战他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声望和资本,让他成为了日后冠冕堂皇的西楚霸王。
猛地一看,“巨鹿之战”的巨大胜利简直不可思议,回看此战以前,项羽作为一名将领的战绩,的确是不足以支撑他取得这种奇迹般的胜利。
项羽自带兵以来,经历过数场攻坚战,破襄城、城阳,但是攻定陶不下,攻外黄不下,战绩实在算不上多瞩目。
可“巨鹿之战”时,项羽远距离奔袭,又是渡河作战,凭着最多几万兵马,愣是攻破王离的十数万大军,又俘虏了章邯的二十万大军,让人瞠目结舌。如果这都是真的,那么项羽绝对无愧“战神”这一称号,但我不相信。
在冷兵器时代,项羽面对的是章邯、王离这样的名将,而且是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他到底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司马迁给我们的答案只有四个字——破釜沉舟,说项羽把做饭的炊具毁坏,渡河之后又把船凿沉,以示决心,让将士们带三日粮食攻打王离。于是将士们大为震动,个个抱着必死的信念,将王离大军包围在城下,大小九战,并破坏了王离的粮道,最终大破王离。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士气对于战争来说,自然是至关重要,但是,士气在绝对实力面前也不可能是百战百胜的。
读此段让人心潮澎湃,可熟悉司马迁写作风格的人都会察觉到有些不对劲。因为这段文字太奇怪了,篇幅短小,节奏紧张,有煽情无细节,有战果无战绩,怎么看都不像出自司马迁之手。
一场如此精彩的大战,竟然只用了67个字,这67个字没有任何战斗细节记载,似乎只是急切的为了说明项羽胜了而已。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同是《项羽本纪》中的另一段文字:
西破秦军濮阳东,秦兵收入濮阳。
沛公、项羽乃攻定陶。从濮阳南攻定陶。
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雝丘,大破秦军,斩李由。
同样是写项羽的战争,有具体行军路线,有战斗的细节,有战绩,有战果,非常的清晰。
可大名鼎鼎的“巨鹿之战”,竟然记载的如此仓促,没有丝毫的战斗细节,一句“大破之”概括,直接一蹴而就的告诉我们项羽大胜,这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令人信服。
如果我们细细的追究这段文字,以及“巨鹿之战”后期的一些战斗细节,则能够发现这里面是漏洞百出。
首先是“至则围王离”,关于“巨鹿之战”赵军和秦军的形势对比,我在另一篇文章《五个月,30万大军,章邯、王离攻不破一个小小的巨鹿城?》说的很详细,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
赵歇逃进巨鹿城以后,王离至少十万大军将城团团围住,《孙子兵法》说:“十则围之”,王离围困巨鹿城是有这个实力的。但是,说项羽“至则围王离”就太离谱了,项羽只有几万部队,渡河后又只带了三天粮食,他怎么可能围住人数远大于自己的王离部队。
更何况,章邯的20万大军就驻扎在巨鹿以南的棘原,项羽大军从南边来,怎么可能直接绕过章邯而反包围巨鹿?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有证据可以证明,项羽不但没有包围王离,反而是在渡河以后被打得节节败退。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巨鹿战场的情况:
宋义率领楚军到达安阳后,在此驻扎了四十六日,逡巡不进,项羽杀掉宋义夺权以后,依然是驻扎在安阳县。
在安阳县的北面是洹水,这条河现在还在,名字叫作安阳河。洹水向北20公里是漳水,漳水往北50公里是邯郸城,当年章邯就是渡过漳水,一战而击溃赵军,攻下了邯郸。
邯郸再往北50公里是棘原,章邯的20万大军驻扎在这里,棘原往北几公里就是巨鹿。所以,项羽救援巨鹿,中间要经过洹水—漳水—邯郸—棘原,两次渡河,最后才能达到巨鹿城,项羽是怎么做的呢?
根据《项羽本纪》的说法,项羽先是派英布和蒲将军带两万兵马北上,渡过漳水去救援邯郸,结果战事不利,项羽便亲提大军渡过漳水,司马迁所说的“破釜沉舟”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的事情。
项羽下令大军轻装简从,只带三天干粮,将所有炊具毁坏,渡过漳水以后又将船凿沉,以示必死之心,意思是等拿下巨鹿进城吃饭。
结果是,项羽绕过了驻扎在棘原的章邯,一路急行军赶到巨鹿城下,几万军队迅速反包围了王离的十万大军,将王离大军彻底击溃。掳王离,杀苏角,将军涉间兵败自杀。
按理来说,项羽既解了巨鹿之围,自然应该到巨鹿城内驻扎,或者是驻扎在离巨鹿不远的城外。可结果呢?
据《项羽本纪》所说,攻破王离之后,“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漳南就是漳水以南,项羽打败王离之后,竟然又退回到了漳水的南岸,这怎么可能?打赢了为什么要后撤?
再者说了,既然已经“破釜沉舟”,又是怎么过的河,过河之后部队又吃什么?
所以,所谓的“破釜沉舟”,所谓的包围王离,其实都是谎言,都是司马迁为了“造神”所编出的故事。项羽不可能绕过章邯包围王离,更没有所谓的“巨鹿大捷”,王离之败恐怕是另有隐情。
而项羽之所以渡河后又退了回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项羽渡河之战失败,很有可能是败给了章邯,所以才不得不退回了漳水南岸。而对战事很消极的章邯,也没有渡河追击,依旧驻扎在了棘原。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有趣了,我们先看一下原文:
“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章邯使人见项羽......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
四个月后,项羽再次渡河,先是在漳水北岸的三户打败秦军,然后又在汙水大破章邯。接连打了两次大胜仗,可结果呢,项羽竟然和章邯在洹水以南的殷墟签下盟约。
洹水我们前面交待过了,它是在漳水以南的20公里处,现在又叫作安阳河,项羽渡过漳水两次大破秦军,却又退到70公里外的洹水南岸和章邯签下盟约?
显然,这又是一个谎言,司马迁罔顾事实,来塑造项羽英勇的形象。
实际的情况恐怕是,项羽第二次渡河成功,但是却又被章邯打败。而章邯在第一次打败项羽之后,因为害怕自己被赵高陷害,就试图和项羽达成联盟,但是被项羽拒绝了。
于是,项羽第二次被章邯打败以后,章邯为了逼迫他同意联盟,就下令乘胜追击,一直把项羽赶到了洹水南岸,才再次提出了盟约的要求。
如果项羽是屡战屡胜,怎么可能答应章邯的盟约呢?这自然是一件自相矛盾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司马迁又编造出了一套谎言。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
各位,听说过屡战屡胜而缺粮的吗?听说过屡战屡胜而同盟的吗?这是项羽,不是宋高宗赵构,更不是慈禧太后。
是谎言总会留下破绽,通过这些漏洞,我们很清楚的知道了“巨鹿之战”的真相。那就是,项羽第一次“破釜沉舟”渡河失败,不得不退回到漳水南岸。四个月后渡河成功,在漳水北岸的三户取得小胜,又在漳水北岸的汙水与章邯军队大战。
胜负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失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在此之后项羽一败再败,不得不重新撤回漳水以南。而章邯则是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了洹水北岸,项羽逃过洹水以后,在洹水南岸和章邯达成了盟约。
这才是“巨鹿之战”的真相。出了上面分析的原因以外还有一点,那就是,章邯的20万大军驻扎在棘原五个月,如果项羽真的数次大破章邯,后来就不可能有所谓的20万俘虏,自己仅仅是一个上将军的项羽,更不可能立自己的杀叔仇人、手下败将章邯为雍王。
篇幅有限,很多细节没有一一交待,大家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五个月,30万大军,章邯、王离攻不破一个小小的巨鹿城?》。
那么,如果项羽并没有打败王离,王离大军又是怎么失败的呢?我们下一篇文章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