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1 嗟乎伯约,意难平

          前几日,又看三国,深为姜维可惜,于是就想写篇文章聊聊姜维。姜维是三国中的悲剧人物,世人对他颇多误解。陈寿写《三国志》,对他评价是欠公正的。

          我写历史,纯是兴趣使然,东一篇,西一篇,不成体系。佩服当年明月,坐下来,就写明朝系列,于是就有了《明朝那些事儿》。历史的写手还有不少,能在故纸堆中发现蛛丝马迹,甚至接近历史的真相,也是幸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明代杨慎的《临江仙》,词作于杨慎发配云南途中,有慷慨悲壮,也有淡泊超脱,意味深长,因此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把它安排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如果仅仅只是读小说,当然多少事都可以付于笑谈,不宜当真;然而《三国演义》“七分真,三分虚”,其中有很大成分是历史的艺术再现,对历史,不能以虚无待之,不能也不应只是“笑谈”。

        在中国历朝中,“三国”无疑是一个最激荡人心的时代。区区数十年,说不尽的风云际会、悲欢离合,君王卿相、英雄凡夫、巾帼须眉,数以百计的名字灿若繁星,一时照亮了本来黑暗血腥的乱世,使后人在震颤之余读出别样的滋味。个人以为,三国,其中有很多是应当“哭谈”的,不少人,不少事,都让人实在“意难平”。

        姜维,就是三国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

        以刘备白帝城去世为界,一般把“三国”这部大剧划分为两幕剧:前三国时代和三国时代。这种划分自有道理。前三国时代群雄逐鹿,主角是曹操、刘备和孙权诸人。至于三国时代,个人以为,则又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剧情主要是龙虎斗智,主角是诸葛司马;后期时间跨度是前期的数倍,基本围绕姜邓争雄,主角当然是姜维和邓艾。姜维是蜀汉舞台的主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维系了后期的蜀汉政权,他与邓艾这一对双子星座彼此争辉,使后三国的剧情不致太逊色。以三国本身人物比之,他与邓艾颇近似诸葛亮和周瑜,让人不由生出“既生维,何生艾”的叹息。


        姜维(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他原是魏国将领。按陈寿《三国志》载,诸葛亮一出祁山伐魏时,他因上司和同僚的疑忌不得已而投奔蜀汉。令人不解的是,这个从敌国投奔过来的将领竟对蜀汉死心塌地地忠诚。诸葛亮北伐,他建言献策,冲锋在前,不遗余力;诸葛亮去世后,他殚精竭虑,独力支撑,屡屡伐魏;蜀汉覆亡后,他力图复国,诈降钟会,离间“二士”,最后与邓艾、钟会这两个灭国仇敌同归于尽。做到这种程度,姜维也真是为蜀汉鞠躬尽瘁了。

        关于姜维之死,《三国演义》里第119回有这段情节:“……维拔剑上殿,往来冲突,不幸心疼转加。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时年五十九岁。”每读此段,都唏嘘不已。嗟乎伯约,让人意难平。8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对这段稍有改动细化:姜维自尽后倚柱而立双目不瞑,卫瓘上前深施一礼说:“蜀国之灭,非将军之罪也,实是后主无道所致。”姜维这才瞑目垂首。卫瓘转头,又令:“厚葬姜将军。”这里导演、编剧大概也是深惜姜维,着意凸显姜维对蜀汉至死不渝的忠诚。这是艺术化的处理,试图安排姜维一个说得过去的结局,也算是为姜维正名。不过姜维未必计较把蜀汉覆亡的罪责推诿于他,他在乎的还是自己苦心经营,却终于不能扭转乾坤,功败垂成。“乃天命也”,是不甘,更是愤恨,无奈地以身殒国。

         插一句,剧中卫瓘“蜀国之灭,非将军之罪也,实是后主无道所致”这句有两个问题。一是刘备国号是汉,他自视是汉王朝的合法继承与延续,因此卫瓘“蜀国之灭”的表述很不妥当。二是“后主”之谓始于后来陈寿,蜀汉延续了两代皇帝,陈寿《三国志》谓之“先主”“后主”,后人或局外之人如此称谓无有不可,但卫瓘作为其时局中人自不会如此称谓。

         回到姜维。事实上,姜维的结局比电视剧中更惨烈。《三国演义》里说:“魏兵争欲报仇,共剖维腹,其胆大如鸡卵。众将又尽取姜维家属杀之。”陈寿《三国志》则载:“魏将士愤发,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姜维并没有得到敌人的尊重,不仅身遭剖腹,而且家属也都被杀害。忠臣良将,直如此结局,让人怎不“意难平”!

        陈寿《三国志》评姜维说:“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这一评价不知基于何由,大概是惟结果论,“陨毙”一词也特别刺眼。尽管陈寿对姜维评价值得商榷,但他在《姜维传》里还是如实记录了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这与陈寿本人的评价相异甚远。


        姜维出生比诸葛亮晚21年,比蜀汉先主刘备晚41年。他父亲是魏国官员,不幸战死。少年时的姜维就兼资文武,喜好儒学大师郑玄的学说。公元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这时候姜维26岁,诸葛亮47岁。如前文所言,这一年姜维奔蜀,诸葛亮深为赏识,有意把他培养为接班人,两人恐怕就像演义中写的师徒一般。五丈原诸葛亮去世后,虽然上有蒋琬、费祎等人,但总的说来姜维在蜀汉还是受到重用,屡建功勋,不过其间伐魏都只能带领少量的军队,因为蒋琬、费祎都主张守成,不是开疆拓土之人,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公元253年,费祎遭刺身亡,姜维才大规模伐魏,可惜虽有斩获,却屡屡为魏国邓艾所阻——邓艾虽破姜维,但直至262年,蜀汉一直是主动出击,曹魏一直是积极防御,因此邓艾对姜维的打击应当有限。然而公元263年,风云突变,司马昭大举伐蜀,姜维退守剑阁,阻住钟会大兵,不意邓艾偷渡阴平,闪击成都,诸葛瞻战死,刘禅出降,蜀汉旦夕覆亡。

         在《三国志·姜维传》里,陈寿批评姜维“玩众黩旅,明断不周”,认为姜维屡次伐魏是蜀汉覆亡的主要原因。这种看法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蜀汉覆亡,有蜀汉内部君王享乐、人才缺乏、政权涣散的原因,也有应对失当、错失时机、畏敌如虎的因素,还有外部敌国强盛、人才辈出、策略精准的原因。此消彼长,覆亡自然可知。公允地说,邓艾偷渡成功十分侥幸,而诸葛瞻之速败又实在让人无语。苍天助贼不助我!假使诸葛瞻能挡住邓艾,姜维回师前后夹击,邓艾未必能全身而退,蜀汉也自然能够保全。

         清代史学家王鸣盛认为陈寿有失偏颇,“岂不知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在他看来,姜维伐魏乃是不得已为之,是在为蜀汉创造机会。清代翰林侍读学士巩建丰在《甘谷县志》里则说:“夫深知天下事不可为而为之者,孔明是也;深知国事不可为而为之者,姜伯约是也”。在他看来,姜维并非不知国力衰弱,但为报答诸葛亮知遇之恩,只能肝胆涂地惨淡经营,正如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样。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姜维伐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姜维忠于蜀汉的情感基础。汉末天下动荡,王室飘零,气数将近,天下共知,刘备作为炎汉后裔力扶汉室可以理解,但对诸葛亮来说,“兴复汉室”其实就有点缥缈,所以鞠躬尽瘁,主要还是基于刘备的人格魅力、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至于姜维,则连刘备都未见识,他忠于蜀汉,大抵是源于诸葛亮的激赏。公元253年,他大规模伐魏时已经50余岁,而他的老师诸葛就是53岁时去世的,苍天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所以尽管条件不足,他也必须勉力而为,并非是为个人建功立业,的确是为实现丞相遗志,是为山河一统,是诚信的一脉沿传。有人评姜维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姜维身上,先秦士的风骨凛然,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却注定只能用生命血祭理想。

        撇开王朝兴衰,从平常人的角度来看,姜维也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诸葛亮是三国智者的天花板,他对姜维的赏识很能说明问题。前文已言,陈寿《三国志》载,姜维归蜀后,诸葛亮写信给张裔、蒋琬,高度评价姜维,表示要大力培养。《三国演义》里则有这一段:“维……下马投降。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这里一个形容词“慌忙”、一个动作“执维手”,足见孔明对姜维的欣赏、器重。姜维归蜀,未有半分屈辱,其实是智者的风云际会。后期姜维成为蜀汉的领军人物,廖化、张翼这些蜀汉元老级将领虽与他偶尔意见相左,但也甘心为其所用;及至蜀亡,他们也与姜维一起殉国。再说钟会,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一般人他哪里入眼?但姜维诈降后,他“与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并对长史杜预说:“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三国志》)。对一个降将如此倾心,只能说是姜维的人格魅力太大。顺便说一句,其时钟会40岁,姜维则年长钟会23岁(《三国演义》说姜维其时59岁有误),妥妥的一个“老革”;而那个长史杜预,也是一个牛人,是后来西晋灭吴的统帅,也是魏晋时期知名的军事家和经学家。

      姜维的个人品德也很值得推崇,让人钦佩。蜀汉官员、学者郤正评论姜维说:“姜伯约……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一心为国,好学不倦,完全不在乎个人享乐,这一点,姜维有似后来南宋的岳武穆。

        在《三国演义》里,姜维初知邓艾是在奔蜀的夏侯霸介绍以后,“维笑曰:‘量此孺子,何足道哉!’”似乎邓艾远比姜维年轻,但其实邓艾出生于公元197年,比姜维年长5岁,军中经历也比姜维丰富。正如司马懿在抵御诸葛亮北伐过程中逐渐掌握魏国军权一样,邓艾也在抵御姜维过程中官职一路飙升,亡蜀后更被封为太尉,人臣之位极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姜维成就了“孺子”邓艾,而这个“孺子”,却是姜维一生永远的痛!

         对姜维和邓艾,很多人纠结于两人孰高孰低。如果单纯以结果论,自然邓艾似乎才智高于姜维,毕竟姜维几次败给了邓艾,而且后来伐蜀之战中,邓艾偷渡阴平乃是蜀汉覆亡的关键因素。无疑,邓艾是十分杰出的将领,不过,也应看到他背后强盛的国力和其他优秀将领的协同,如果两人易地而处,邓艾是否能比独木难支的姜维做得更好,犹未可知。

        其实姜维也一直是邓艾心中的“块垒”,所以他占领成都后才不由志得意满地说:“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三国志》)出身贫贱,一步步登至高位,邓艾平素自然言行谨慎,但彼刻终于得意而忘其形。不过,即使是苛责姜维的陈寿也在《三国志》里记了一句“有识者笑之”,看来他似乎也不以为然。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上盛极而衰的事例层出不穷,邓艾、钟会也逃不过历史的定律。亡蜀后不久,钟会、邓艾双双殒命,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为姜维的原因已难确知。《三国演义》里将这一段演绎为姜维“一计害三贤”。《三国演义》第119回写邓艾被卫瓘收捕后,“钟会与姜维下马入府,见邓艾父子已被缚,会以鞭挞邓艾之首而骂曰:‘养犊小儿,何敢如此!’姜维亦骂曰:‘匹夫行险徼幸,亦有今日耶!’艾亦大骂。”很难想象,同为一时俊杰,这三人彼时是怎样的大骂!看着邓艾成为阶下之囚,这大概是姜维最畅快的时候。对姜维而言,亡国之痛无从血恨,但能与一生仇敌同归于尽,也庶几能告慰他在天英灵吧。

        有文章说,姜维先归蜀,后再降魏,难免会被骂“不忠、不孝、不义、不节”,认为陈寿评价姜维很大程度是基于此。此说颇有见地。姜维诈降钟会是极机密的事,陈寿如何得知。陈寿本是蜀汉人,对蜀汉多少怀有故国之情,何况蜀汉虽然后期政治昏庸,但对待臣民并不苛刻,陈寿把亡国之罪归咎于姜维,大概也有情绪使然的缘故。公元346年,桓温破成汉攻陷成都,在密室内发现了尘封82年的姜维密信:“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至此,世人才知姜维诈降。假使当初陈寿即知真相,他对姜维又会如何评价?在其后的封建历朝,邓艾被请进了武庙,成为64名将之一,享有盛誉;而姜维,却似乎被遗忘在历史深处,惟知音者为之扼腕。

        最后再说一点掌故。姜维应当是有兄弟辈的。姜维字“伯约”,他在兄弟辈中排行最长。东晋孙盛又在《杂记》里记载说,姜维母亲写信给姜维让他返回魏国,姜维回信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这样看来,姜维兄弟辈大概还不少。又据说,姜维还颇有文学造诣,在魏晋文学史上,姜维也有一席之地,有作品《蒲元别传》传世。

        至今在四川,还有姜维城、平襄楼,有纪念姜维的意思。英雄也可瞑目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9-21 嗟乎伯约,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