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根部

“浇灌根部。”对,浇灌根部。张学青点醒了我。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我学生,都,正需要浇灌。

正因为虚度了那么多岁月,不曾懂得浇灌自己,我这棵树才长得如此缓慢,四十多岁才长成今天这个样子。好在我现在的学生还小,犹如一棵棵小芽,浇灌正是时候。

是的,要浇就浇根部。我的根,在课堂。

根在课堂,就认认真真读书,读有“盐”的书,长智的书。

以前也常看那些抚慰灵魂的“心灵鸡汤”,但时间长了觉得发腻,对我的语文教学也帮不了什么忙。现在,我压根儿就不去瞧那类的书,却喜欢上了像《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给孩子们上文学课》《彩色的阅读教室》《书语者》这样的书。它们,更新了我的教学理念,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指明了我的教学方向,给予了我许多班级阅读活动开展的方法,从而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慢慢拥有了更多的自信。

在我喜欢的书中,当然还包括那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从先前读过的《夏洛的网》《小王子》《小鹿斑比》,到现在刚读过的《亲爱的汉修先生》《天使的雕像》《一百条裙子》,大概有好几十本了吧。读它们,既是为了弥补我儿童时代的阅读缺失,也是为了更好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让自己与孩子一起跨进世界儿童文学的大门。

根在课堂,就安安静静教语文,扎扎实实抓教学。

教好语文,其实很简单。你需要记住,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你需要做到,从语文学习规律入手,让语文回归真实的学习状态。张学青老师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在重视传统的语文学习经验,强调诵读、积累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果忽视了思维的训练,就会:读,有口无心;看,浮光掠影;说,鹦鹉学舌;写,词不达意。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先要用心阅读教材,认真思考,抓住一些关键的语言点,进行揣摩与推敲。同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发现,去思考,去体会,去设计,让教案适合自己的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以提高,让学生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得以培养,使他们的精神得到成长。教学中,既要体现人文情怀的培育,也要追求“知识”“方法”和“能力”的教学;既要强调“量”的拓展,也要追求“质”的精深;既要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也要追求个体“自主”独立的研读。同时,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舍得拿时间让他们静静地读书,静静地写字,静静地思考,与同学和老师积极地讨论,真诚地对话,让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芽儿慢慢潜滋暗长......

想起以前教语文,真的是不懂,眉毛胡子一把抓,走到哪里哪里黑,喜欢那些花哨热闹的课......其实,语文就是语文,不能喊偏激的口号,不能贴招摇的标识,不能炒“创新”的陈货,安安静静教语文就好。同时要明白,课堂需要一定的技巧,但任何方法与技巧都必须有某种思想、文化作支撑。这是需要谨记的一点。

蒋军晶老师说,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积累一定量的微格技术,还要有远大的教育境界,开阔的课程视野,灵活的实践智慧,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师,还要有从课堂走向课程的眼光、勇气与智慧。虽然自己的年龄已大,但更需要去学习和实践,像有些学校开发的“海量识字”课程,有些教师做的“生活化写作”课程,有些地区做的“全人之美” 课程,都值得我去研究,去尝试。 

根在课堂,就踏踏实实搞阅读,实实在在求成长。

张学青认为,一个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学生热爱阅读。童年是一生的根。培养学生读的兴趣与习惯,比说比写更重要。如果老师的精力不放在引导学生读书而放在做各种各样的题目上,这是十足的舍本逐末;蒋军晶老师说,阅读一定是在阅读中学会的,要提升孩子的阅读力,就要让孩子大量阅读,读报纸,读新闻,读整本的书;王林老师也说:“热爱读书的学生,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发展前途的。”

我非常赞成他们的观点,也一直在用心地做着这件事——让学生读书,和学生一起读书。只是以前,方向感还不强,方法还不够丰富,也不够系统与深入,收获自然不够明显。欣慰的是,这两年通过对一些儿童阅读指导丛书的阅读,对周围几个优秀同行阅读实践经验的学习,我的班级阅读思路越来越清晰,阅读活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扎实,越来越有序:晨诵诗歌童谣,午间共读绘本与整本书,晚上亲子阅读或独立阅读半小时;每学期集中购书至少2次,共读3本以上故事书;每月开展活动“比比谁读得多”、“比比谁写得好”,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每学期给家长写信,利用微信群与家长分享亲子阅读经验,家长会上给家长读绘本......

我知道,在班级阅读这条路上,自己走得很慢,做的微不足道,但我愿意一点一点去努力,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像韩兴娥老师那样尝试“海量阅读”,像蒋军晶老师那样实践“群文阅读”,向江苏张学青老师学习给学生上文学课……我也清楚,他们只是一个向导,一般人也不可能做得有他们好。但我相信贵在行动,做,总比不做要好;努力,总比不努力要好。 

一棵大树,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取决于根。向下的根有多深,向上的枝就有多茂。尽管我这棵树已经快老了,定型了,但不能放弃自我浇灌,也不忘浇灌别人。

对,要浇就浇根部,这既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鼓励。谢谢张学青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浇灌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