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长青》作者告诉你有钱人怎么想

《成功长青》作者告诉你有钱人怎么想

过去我们被教导:先努力变有钱,再追寻有意义的生命。但埃默理从两百位成功人士的调查却发现:先找到有意义的事情,你才会变有钱。


「我现在的心是满的,」香港凯悦饭店大廊咖啡座里,《成功长青》(Success Built to Last)的作者埃默理(Stewart Emery)认真的对我说。大廊里的音乐正好响起,我却有点恍惚,因为他刚刚才跟我说:「我跟我的妻子,今年都验出得到癌症。」

埃默理,满头白发,一位畅销书作家,他的《成功长青》一书,被视为企管畅销书《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从A到A》(Good to Great)的个人延伸版本,二○○六年被美国《商业周刊》选为当年生涯领导类最佳书籍。这本书是他与《基业长青》作者薄乐斯(Jerry Porras)的共同作品。

「我跟薄乐斯、柯林斯(Jim Collins,《基业长青》的另一作者)理念很相近。」「我们从《基业长青》的计划中,看到很多企业可以持续成功,于是就想了解,这方法能否用在个人上。」

要永续成功 先做有意义的事,再设目标

他在香港接受《商业周刊》两小时独家专访,畅谈他访谈两百位成功人士后,所得到的心得:一开始只想要追逐成功的心态,反而是成功长青的最大陷阱。他说:「没有热情,是无法让人专注,与持续学习的,而这却是全球化竞争下,最需要拥有的能耐。」

结束前,我讶异得知他与妻子生病的事实,但他却笑着说:「我真高兴,很早就做自己有热情的事情||帮助人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编按:三十年前埃默理就投入人类潜能发展运动。)化疗中的他,神色看来很满足。「我现在还在写下一本书,」「帮助人才让我有活力,」《成功长青》一书,就是他眼中帮助人的方式。

埃默理说,他与薄乐斯花了十年的时间,与史丹佛和华顿商学院团队,访谈超过两百位名人,包含***喇嘛、苹果计算机执行长贾伯斯(Steve Jobs)与摩尔定律发明人、英特尔创办人之一摩尔(Moore)等人士,了解他们为何能持续成功超过二十年。

最后的结论呢?「成功的秘诀都相同。」要永续成功,一开始就要选对自己有意义,且有天赋能做好的事,换成企管术语就是找出核心能耐。以下的专访对谈中,你会读到,想要成功,人必须、也不得不「忠于自己」的理由。

《商业周刊》问(以下简称问):你们主张,要持续成功,就要先找寻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不是先设定积极的目标?

埃默理答(以下简称答):有目标又如何,没有情感的动力去驱动,通常都会做不到,或是碰到挑战就放弃,如果一开始只是想追逐成功,反而会是持续成功的最大陷阱。

我们所指的有意义的事情,是你有热情、做得好,且愿意去不断学习的事情。

专注与热情 成为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

比如说,我们访问苹果计算机的执行长贾伯斯,他做电影,又经营苹果计算机,这两件看起来不同的事情,为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他说,那是因为他很爱美的设计,想要传达出去。不管是电影的呈现或是iPod,你都可以看到这个目标。

我们访问Chiron(美国著名生物科技公司,以五十四亿美元被诺华购并)创办人艾德?彭霍德(Ed Penhoet),他过去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教授,创业期间,压力大到上班途中会先停车到路边呕吐才上路,但是他仍坚持下去。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绝对没伟大的目标,只是当初他的叔叔死于癌症,让他很想利用知识帮助更多人。(编按:Chiron是最早把C型肝炎病毒HCV无性繁殖的公司。)

问:人要一开始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很难?

答:至少你先去辨认,你的人生目标是被谁决定的。如果你找不到,睡觉前,回溯一下,当你是小孩时,你梦想长大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问:放弃社会期望的目标,而去追求自己渴望与拿手的事情,这代表人将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这对亚洲人而言,难度似乎更高?

答:对,这似乎是一个革命(笑)。不过我们访问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穆勒(Robert Muller),他在联合国对推动和平有很大贡献。我请他形容他的人生,他说,没什么特别,但是那都是他所选择的,因为是他选择的,反而愿意全力付出。成功与忠于自己,在这些人眼里,是不冲突的。

问:这道理听起来还是很理想?

答:好,如果以竞争力来说,在全球化时代来临后,你必须专注在一件事情,那是你想一直学习与进步的,这样你能有竞争力。你想,要你跟一个对这件事情比你热情十倍的人竞争,你竞争得了吗?他们可以打破疆界,从全球各地跟你抢工作。

问:这些结论,都是这些成功者所述。我的意思是,是否有可能他们因为已经很有钱,所以才会去想追求有意义的生活。或许我们应该先喂饱自己,然后再谈这些?

最有钱的人 都是忠于内心的选择

答:不不不!(连连摇头)。我们对投资大师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哈哈,因为你很有钱,所以你可以这样说。」他的回答是:「我很年轻的时候,就热爱自己的工作。你说,这份工作我打算做十年,虽然不喜欢,但是我打算做满十年再如何如何……,对我而言,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说法,就像是把***存起来,等老了再享受一样。」

成功的人,不会被他们不爱做的工作给困惑。

问:我同意「追求有意义事物」的论点。但是你在书里提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是个屁……。这两者之间是相冲突吗?

答:哈哈,那是我们访问这些成功人士之一,有人脱口而出「平衡个屁」的话。过去我们把平衡,想成把时间平均分配成四个或五个符合众人期望的事情。但我们访问英特尔创办人摩尔、***喇嘛,或是曼德拉(N. R. Mandela,南非前总统),U2主唱波诺(Bono)后,他们根本没有把平衡当作重要议题,因为他们都很忙着从事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

大家面临生活平衡的时候很挣扎,其实你需要的不是很精准的平衡,而是不得不舍去的兴趣。当你找到后,一切都自然会有答案,而不是为平衡而平衡。

问:为什么你认为,让人做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企业主该关心的事?

答:这就是《从A到A》所说的,先找对的人上车,请错的人下车的道理。卓越的企业,会更讲究核心价值,更要求员工可以共享理念,一起为有意义的事情努力。

共享理念的员工 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可笑的是,大多数的企业雇用人是因为他们可以做什么(What they can do),但是开除他们却是因为发现他们是谁(Who they are)。他们终于发现,雇用对事情无法产生热情的人,做事质量是不可能会好。

苹果为什么会成功?我们访问贾伯斯后发现。他强调的不是设计能力,而是能让所有人围在他身边,一起渴望推出漂亮的设计,在苹果,每个人的工作都是设计,连业务也要想,贾伯斯对CEO的定义是体验长(Chief experience officer)。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消费者拥有美好产品的体验。这自然感染到消费者,人家说体验经济,如果员工没有热情在里面,消费者是感受得到的。

问:企业要建构此环境也不容易?

答:对,很难。Google会花六个月的时间去判断一个人是否与他们志同道合。他们谈的意义是,让所有人都可以透过网络享受全球的信息,Google给这些工程师很大的自由与权限,去达成它。所以大家很快乐。但是微软就是只设定数字目标的公司,这无法驱动员工的情感,我认为这就是可以解释两者差距变大的原因。(编按:截至十二月二十四日,Google股价是微软的十九倍。)

我们曾经这样建议人,如何找出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人事物。这个方法很残忍──就是假设自己要离开人世,你心目中最在乎的是什么,人通常就会有难能可贵的启发。我其实想说的是,人别总是要到面临巨大挑战与挫折时,才去思考这些,你不觉得,很早就开始做你有热情的事情,如果还能把它做好、做到成功,那不是很美妙的事吗?勇敢一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