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问:南洋水师为何眼看北洋军队全军覆没,也不发兵去救?

光绪二十年(1894)9月17日,清朝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在黄海大东沟海面上,展开了中日甲午战争中最为壮烈的一战,北洋舰队将领邓世昌率“致远”舰等拼死抗敌,并以受伤之舰撞向敌方主力舰“吉野”号,全舰官兵二百五十余人中除十六人获救外,其余全部阵亡。经此战役,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日本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而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威海卫之战中,北洋舰队孤立无援,困守刘公岛一月之久,抵抗日本联合舰队7次攻击,而无援兵支持,最后全军覆没。而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并非只有北洋水师,还有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福建水师在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十多年前,被法军偷袭导致全军覆没,但是南洋水师却还存在,为何在这样危机存亡的时刻,南洋水师没有救援北洋水师呢?

首先,我们先说上文提到的黄海海战。上文中我们提到的黄海海战十分惨烈,也使得北洋舰队遭到重创,但是南洋舰队没有救援的原因较为简单,因为来不及,黄海海战一共持续五个小时。日本在前期的战争准备中就策划好了这样的战略部署,所应用的战舰多为快速灵活的新式战舰。

可以说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悲剧是注定的,因为日本有预谋有策略的战斗,南洋水师就算是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赶往救援,恐怕也来不及,而且很有可能再次出现伤亡。

这也引出了南洋水师未出兵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希望保存实力,极力“避战保舰”。清政府在近代多次发生的被动挨打,很多都有这样一个原因。并非是清政府没有一战之力,而是寄希望于其他国家调解争端,不切实际的幻想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力抗争,这点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也是一样。

就比如还是黄海海战中,尽管北洋舰队损失惨重,但也并非是完全战败。然而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港中,不准巡海迎敌,这也是为何日本在此次海战后就夺取了黄海制海权的原因。连连正面迎敌的北洋舰队也为了保存实力而退步,南洋水师更加没有了救援理由。

这第三个原因就比较复杂了,我们要从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建立说起。海军是一类耗资极大的军种,能够同时维持多支海军力量的国家并不多,更不必说清朝后期积贫积弱的清政府。所以在李鸿章的计划中原本就没有南洋、福建水师的事。

但是此时清政府的实权者慈禧太后为了权力制衡,或许又是怕李鸿章所带领的水师一家独大,最终决定筹备其他几只舰队。但是这样就会导致不同舰队的领头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矛盾,毕竟在国内来讲,他们的资源分配不均,互相排斥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北洋舰队的领头人是李鸿章,南洋舰队则是左宗棠和沈葆桢,即便都是清政府的官员,但彼此互为政敌。尽管我不认为左宗棠和沈葆桢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眼睁睁看着北洋舰队被敌军击败,但是多年的积怨很有可能使得他们彼此沟通不畅,贻误战机。

也正因为这份隔阂,所以在战前也没有相关配合的紧急预案和计划。遇到的又是黄海海战这样十分突然的战役,南洋水师可以说是完全反应不过来。而后来虽然有人提出让南洋水师趁日本国内空虚而直击日本,采取三十六计中“围魏救赵”的策略救援北洋水师,但机会也在犹豫中错过了。

在战后,李鸿章曾哀叹到北洋水师“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这句话可谓是一语道破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根本原因。除了对手的强大和有备而来,北洋水师的落后和反应不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援兵。尽管我们去分析敌我兵力,会发现北洋水师的舰队虽然大,但是其火力远不如日本舰队,就连国内最强的北洋水师也无力阻挡日本舰队,南洋水师的救援未必会有好的结果。

但是就连这样试一试的可能性也不存在。曾经舰队实力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舰队在几个月内就走向了灭亡。尽管这里有强大的技术和财力支撑,尽管这里有尽职尽责的将领,尽管这里有抗战到最后一刻的士兵,但都无力改变甲午战争的结果,而南洋水师的援救也一样。我们总觉得也许会有另一番景象,但其实有些结果早已注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甲午之问:南洋水师为何眼看北洋军队全军覆没,也不发兵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