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工】提问篇——问题回应与学习“主体间性”关系

三年级《混合运算的回顾梳理》

回应,在辞典中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回答他人的问题,一是响应他人的言语及行为。对学生问题的回应,我们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角度的回应,更需要关注对学生提问行为及言语本身的回应。

这就需要我们在提问活动中,建立“主体间性”的学习关系。

教育教学中的主体间性,简单的说,就是在学习活动中,知识或观点不是根据某人的观察、推理,而必须能够与他人交流与分享,从而让独立观察事实的个人对这些事实得到一致的结论。要想在提问中,达到从个体认知到主体间一致的认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回应,再回到班级中进行交流,还是比较合适的组织形式。师生、生生都需要关注回应中的几个注意点,不断提升回应能力。

1.关注问题的聆听和理解

问题回应中,只有真的听懂了问题,才能做出良好的回应。

世界催眠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对聆听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划分,我们在聆听中,最容易听到我们想听到的内容,只有全神贯注,才能开始听到表达者真正关心的内容,聆听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听,能感知对方的情绪、动作甚至内在的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目光注视,点头摇头,简短的“恩”“是的”等动作和语言,鼓励提问的学生完整的表达他的问题。聆听后还要及时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是建立主体间性的一个重要过程。

学生表述出的问题和其实际想问的问题,在意义上并不总是完全一致,聆听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解读听到的问题,也会让两者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误差更大。

我们可以通过复述的方法,重复一遍他提出的问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他的问题,寻求提问同学的确认;还可以帮助他理顺表达语句、调整不够准确的概念,让他重新提出问题,最终让我们和提问的同学,对问题本身达成认识上的共识。

2.给予情感的肯定和鼓励

通过聆听和检验,让提问学生和其他学生、教师形成了对问题的一致性理解后,进一步巩固主体间性关系的一个有效做法是,在进行解决问题的回应前,先做出积极的情感回应。

认识到学生作为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者,那我们就需要关注提问活动中他的情感需求,这种需求一旦获得满足,会迅速拉近学习主体间的关系,更容易获得共情的体验,让交流和分享进入平等、融洽的状态。

你问了一个很棒的问题,在这个内容的学习中,有人可能只关注了……,而你还能从这个角度发现问题。

有的同学觉得这个问题很“傻”,但这就是你困惑的地方,我想肯定还有同学也有这样的疑问,但只有你勇敢的表达了出来,赞一个。

对学生问题的积极肯定,不仅可以用话语,还可以通过动作,鼓掌、给个大拇指,甚至是通过记录下来的方式,让提问学生得到鼓励。

3.在讨论中及时解决部分问题

回应问题的一个方式,就是解决问题。之前的研究中,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被分割在两个教学活动中,这让学生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失衡感。毕竟,听懂同学的问题后,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最直接反应。

在小组中组织问题讨论时,要通过放大样例的方式,让所有小组形成有效的讨论程序和讨论方法。明确讨论的顺序,可以有一个固定的发言顺序,比如从提问学生开始,或以学号顺序开始,每人依次表达。形成讨论的规定动作。让表达过程尽可能看得到,养成一边说,就一边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的习惯;及时反馈,不能光说同意或很对很好,要说出具体的思考;形成共识后共同复述思路或结论等。

4.明确有些问题需要搁置

通过讨论,还需要确定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立刻解决,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情况,并能在小组交流中,在对同伴问题达成一致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对是否解决问题做出判断。

做出这个判断的过程,需要同组同学共同讨论。如果形成了学习者之间相互理解的主体间性关系,那么提问者在同伴理解自己问题的过程中,也会再次理解自己的问题,小组内形成是否解决这个问题的共识,就会更为容易。对这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分类处理。

大家感兴趣而目前的确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在全班进行交流寻求帮助,也可以在课后查找资料、尝试解决。班级可以设立问题墙,把这些问题及探索解决过程中的资料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明白,即使最终也没有解决问题,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过程。

还有一类问题,属于个体的疑问,小组内也无法解决,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做好标记,每周进行一次回顾,看看是否还是自己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留言条等方式,和老师进行单独的沟通。

问题回应的过程中,达到师生作为平等主体的方式,进行知识对话与情感沟通,共同参与、推动、创造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形成主题间性的学习关系,做好学生问题的持续回应,我们还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搬运工】提问篇——问题回应与学习“主体间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