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起硅谷,你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苹果、谷歌、Facebook、英特尔这些科技巨头。毋庸置疑,它们的确有超强的影响力,几乎主导着世界科技命脉。
但你有没有想过,没有了硅谷这个创新工厂,这些巨头能长期屹立不倒吗?
我最近看《硅谷模式》这本书,它给了我一个启发:创新是一个内外流动的生态圈。
在硅谷,谈创新就像呼吸空气一样自在。创业公司、风投企业在硅谷遍地开花,就是受益于这个生态圈不断流动和开放的环境氛围。
流动和开放,是硅谷的本色。
1
人才流动
在硅谷,人才的流动在促进创新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硅谷上现在成百上千的公司,有全球市值前十的上市公司、也有刚开始创业的微型企业,你不知道的是,大多数微型企业的创始人都是从大公司里走出来的。
硅谷鼓励这种人才流动,实际上是为创新撒下种子。如果只有几家巨头公司在垄断,那很快就会进入恶性竞争,行业创新也会进入瓶颈期,这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硅谷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你知道硅谷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吗?
当时有一家半导体公司叫“仙童”,这家公司的八个创始人,都是从另外一家企业中叛逃出来的。后来,“仙童”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种人才流动的创新模式,也成为硅谷的优良传统,一直备受企业家推崇。
著名风险投资人Victor W. Hwang说,
“硅谷生态圈的创新魔力在于消除了人们之间的隔阂,让创意、人才和资金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流动,共享智慧和资本。”
如果把硅谷比喻成一个偌大的丛林,它奉行的不是“丛林法则”,而是“流动法则”。大企业通过人才的输送繁衍出更多小型企业,双方良性竞争、互相交换,在差异化的环境中共同成长。
2
想法流动
在硅谷很多企业内部,创新已经演化成员工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总是羡慕Google公司的空间设计,其实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想法的流动。
走进Google的办公区,大大小小都会有一条白板,员工无论在沙发上,还是在行走中,一有灵感,随时记录,一项伟大的创新,可能就在一杯咖啡的香气中孵化。
Google还划分了一些多功能区,咖啡室、健身房、图书室这些就不在话下了,按摩室、太空舱这些特色优质的服务,就能为创新的想法提供温床。
听说,很多在办公桌上苦思冥想想不出来的产品,在太空舱里睡一觉,就会像阿基米德发现浮力一样,浮现在脑海里。
3
管理流动
硅谷里的很多企业,奉行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就是偏平化的管理模式。
怎么理解呢?我们知道很多传统企业都是采用树状的组织架构,普通员工如果要向管理层反馈意见,要经过一系列的汇报流程,到最后,可能还会不了了之。这种信息传递的低效,在硅谷企业里是不会发生的。
它们推崇“推门文化”,普通员工可以直接给管理层提出意见,推开它们办公室的门就可以。甚至,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就直接跟员工混在一起办公,随时吸收员工的自由想法。
上级和下级之间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角色,有利于员工把精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中,而不是浪费在上下级的沟通上。
而且,在平时企业的运作上,通常会设置一个共同的企业愿景,在这个企业愿景下,再组建一个个群体和部门,每一个群体和部门分担一项工作任务,当任务完成了,又会重新组建,充分营造不断流动的合作氛围,让创新在不同员工身上碰撞和激活。
在硅谷的企业里,工程师是最高薪的一类人。他们每天写代码,乐此不疲,倒不是为了那份体面的薪水,而是已经融入到这种流动和开放的创新生态中。
他们生产果实,同时又改变土壤。
最后,推荐你这本书,《硅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