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这是一片采石场,分享我采到的三块石头

如果问我哪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首推被讨厌的勇气这一本。

与其说它是心理学一个分支,不如说它是阿德勒的哲学课,阿德勒被称为是自我启发之父。这本书以超越心理咨询的方式,用哲人和青年的对话,深入心灵的进行自我成长和疗愈。

阿德勒的名字并不像弗洛伊德或荣格那样广为人知,但阿德勒的主张却被成为是“谁都可以从中挖点什么的共同采石场。即便阿德勒的名字不常被人提及,但其思想也影响着许多人。

他改变了我很多自以为正确的观念。

我以前认为早恋早婚这些行为,我把它理解为从小没有安全感的人,因为缺乏安全感,就想早早的寻爱的归宿。但也因为年纪尚轻,人生观世界观都模糊不清,更不理解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于是又注定了悲剧收场。再加上这样的论调盛行:有些幸运的人一辈子被童年治愈,有些不幸的人一辈子在疗愈童年。

所以我曾经是认同弗洛伊德的理论的,那就是,你之所以成为了今天这样子,是因为你曾经经历了什么什么……

但阿德勒完全不同意,他的观点是:不去追究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追溯了原因之后呢,即便分出了对错,又有什么意义?

这一部分,我把它总结为,知道原因没用。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就好比是我知道感冒的原因是昨晚没有盖被子,该做的只说接下来是吃药还是打针就行了。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得到成立了一个怎么办委员会,致力于解决大家的怎么办问题。至于问题的各种成因,那就让他过去吧!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对于过往,已经沉没的投入,不留恋,不纠结,因为此刻它已经变成一项费用消耗掉了。

怎么办这三个字,真是一个好的开始,要解决这个问题顺着这三个字往下探索就行了。

书里阿德勒的话,他是这么说的:重要的不是被给与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与的东西。

我的理解就是说,不抱怨拿到手里的牌,只考虑怎么调整,怎么利用现有的条件打好手中的牌。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这是我的第一个收获,知道原因没用,只考虑怎么办。

要想活得快乐,你还需要能区分哪些是你的事和哪些是别人的事。阿德勒心理学把它叫做,课题分离。

我们都苦恼于人际关系,不论是家庭又或是工作上的,如果发生了问题,该怎么办?

先要问一问自己,这是谁的课题?在我们还不知道心理学是什么的时候,会经常读一些心灵鸡汤,人生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人的烦恼往往来自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要轻松自在不难,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少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

事情归属谁的,我们往往区分不开,课题分离没有做好,就会由此苦恼。

我刚看了一部电影《春天不是读书天》姐姐因为嫉妒总是逃学而从没被抓包的弟弟,对弟弟心生怨恨,就想尽一切办法要抓到弟弟逃学的现场。最后,自己被自己搞进警察局,有个男孩问姐姐,你因为什么进来的?姐姐想了半天,说是因为弟弟逃学,弟弟逃学总是不会露馅,自己不服气。那个男孩就说:弟弟逃学和你什么关系呢?你有本事也逃学不被抓包。那一刻姐姐明白了,弟弟逃学是弟弟的事,你没有能力逃学,那是你的事。


所以你看,所谓的苦恼,还不是自己没有搞清楚界限?要是分不清,就这样想: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有谁来承担,谁兜底,就是谁的事。

可以竭尽全力的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妄加干涉

比如说:你信任朋友,这是你的课题。如何对待你的这份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就又变成粗暴的干涉了。我爱你,与你无关,看这多高级。

还有,读书的时候,如果离得太近,就会什么都看不见。同样,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虽说如此,但距离也不可保持太远,如果父母一味的训斥孩子,心就会疏远。

分不清课题,容易和人起争论,我这里给个方法。

第一,区分事实与观点。比如,今天天气真热,这是观点,也是自己的感官。你说今天25度,这就是事实。当我们在这个上面不纠结的时候,就会少了多少纠缠。

第二,区分情绪与行动 。书里有个故事,妈妈因为女儿作业的问题,在大声呵斥女儿,越说越气。正在这个时候,电话响了,妈妈接听发现是班主任打来的。于是立马彬彬有礼态度柔和的和班主任聊了5分钟。电话一挂,又勃然变色开始继续教训女儿。这里的抬高声音,急促训斥,都是妈妈的情绪。

因为觉得讲道理太麻烦了,干脆直接采用快捷的方式使对方屈服。

所谓的愤怒只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而已。你可选可不选。解决的办法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如果下次再遇到和孩子有争执,不妨尝试一下。

看到最后,我把书中这句话念给了我的女儿:虽然想上大学但却不想学习,这就是没有认真过好此时此刻的态度。当然,考大学也许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也不知道该学到什么程度,所以会感到迷茫和麻烦。但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也可以,解开一个算式或者记住了一个单词都可以,也就是你要不停的跳舞。如此一来,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刻存在,而不是为了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

其实,我知道,即便此时我念给她,她也不能马上明白这活在当下的意义。毕竟 我也是过了三十五岁才开始明白很多事。当你着急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如果把现在的生活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那么就把现在贬低成了通往未来的工具。殊不知,现在正在过的此刻才是我们唯一经历和拥有的。

应该把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六字箴言时刻记在心上,那就是,此时此地此身。

此时我能做的事,绝不推诿到下一时刻。

此地我能做的事,绝不幻想换一个境地再实现。

此身我能做的事,绝不妄想他人来替代。

正如我开头说的那样,这本书是每个人都能从中发掘自己想要的东西的那个采石场,总结我的三点启发,但愿你有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若说这是一片采石场,分享我采到的三块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