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础 -- 梯度下降算法

梯度下降算法

梯度下降算法(Gradient Descent)是一种优化算法,主要用于寻找函数的局部最小值或全局最小值。它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统计学中,用于最小化损失函数或误差函数。

梯度下降的基本概念

梯度下降算法通过以下步骤工作:

  1. 初始化参数:随机初始化模型的参数(如权重和偏差),也可以用特定的策略初始化。
  2. 计算损失:对当前模型输出和实际目标值计算损失(如均方误差、交叉熵等)。
  3. 计算梯度:计算损失函数对每个参数的偏导数,这个偏导数称为梯度。梯度指示了损失函数在各个参数方向上增加或减少的趋势。
  4. 更新参数:使用梯度更新模型参数,更新的公式为:
    θ = θ − η ⋅ ∇ J ( θ ) \theta = \theta - \eta \cdot \nabla J(\theta) θ=θηJ(θ)
    其中, θ \theta θ 是模型参数, η \eta η 是学习率, ∇ J ( θ ) \nabla J(\theta) J(θ) 是损失函数对参数 θ \theta θ 的梯度。
  5. 重复迭代:重复步骤 2-4,直到损失函数的值不再显著变化或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

梯度下降的几种变体

  1. 批量梯度下降(Batch Gradient Descent)

    • 在每次更新参数时使用整个训练集计算梯度。
    • 优点:更新稳定。
    • 缺点:当数据集很大时,每次迭代计算量很大。
  2. 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

    • 在每次更新参数时只使用一个样本计算梯度。
    • 优点:计算速度快,可以较快地逃离局部最小值。
    • 缺点:由于每次只使用一个样本,更新过程可能不稳定,容易产生震荡。
  3. 小批量梯度下降(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

    • 在每次更新参数时使用一个小批量(mini-batch)的样本集计算梯度。
    • 结合了批量梯度下降和随机梯度下降的优点,既保持了一定的计算效率,又使更新过程较为平稳。

学习率的选择

学习率 η \eta η 是梯度下降算法的一个重要超参数,它控制了每次参数更新的步长。选择合适的学习率至关重要:

  • 学习率太大:可能会导致算法发散,无法收敛到最优解。
  • 学习率太小:算法收敛速度太慢,训练时间过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学习率衰减、自适应学习率(如 AdaGrad、RMSprop)等。

梯度下降的优缺点

优点

  • 简单易实现。
  • 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效果较好,尤其是使用小批量梯度下降时。

缺点

  • 可能陷入局部最小值,特别是在非凸优化问题中。
  • 对学习率敏感,选择不当可能导致训练失败。
  • 当损失函数的曲面较复杂(如存在鞍点)时,梯度下降可能会收敛得很慢。

应用场景

梯度下降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神经网络的权重优化、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等模型的训练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算法,人工智能,数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