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了千年的“抱怨”
“抱怨”是一个很常见的词,大家会不时谈起“抱怨”,网络媒体也时常出现“抱怨”一词。
一看到,一听到“抱怨”这个词语,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好的词语,贬义词,消极的,需要远离的”。甚至一度“不抱怨”这个思想火遍全球。
“抱怨”到底是什么呢? “抱怨”为什么这么让人讨厌,?为什么全世界人民企图彻底消灭“抱怨”呢?
对于这三个问题,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模糊的,或者更多的是听别人说的,从网上看到的。
我用认真的态度告诉大家,对于“抱怨”我们误解它了。而且被我们误解了几千年之久。
今天我为“抱怨”正名。
让我们重新来认识“抱怨”是什么?
首先我们百度搜索“抱怨”,百度汉语的解释是:心中不满,数说别人的不对。
百度汉语代表官方权威解释。我们来分析一下“心中不满,数说别人的不对”。从这个解释我看不出贬义的意思,也看不出消极的意思。
顺字理解:我心中不满,说说别人不对的地方。
翻过了理解:由于别人的不对造成我心中不满,于是我嘴上说说别人不对的地方。
这个词义中,并没有明确说的对象是谁,可以直接和不对的当事人说,也可以和第三者说。
接下来从文字拆解方面看看“抱怨”这个词。
抱,提手旁,用手揽住抱住的意思。引申义为心中存有之意。
怨,心字底,由于心不满、不悦,而数落、怪就、厌恶、嗔恨他人或自己或其他事物。
抱怨一词,主要意思是怨。
我们再看怨这个字。怨,上下结构,心字底,上面部分不能单独书写成字,应是变异。
我们把心上部分再分拆,左右结构,左边是夕,意指夕时。右边部分不能单独书写成字,应为变异。近似的有乜和巳,其中乜意中有不满的意思。故选乜。
组合在一起,夕时,心中不满。
古人造字的那个时代,应该是部落群居,以狩猎为生。白天大家忙于狩猎,没时间、没闲情聊天,晚上夕阳落山,大家都回到居住地聚集聊天,沟通一天的收获。这个时候猎取到食物的人会很高兴,而没有猎取到食物的人或者受伤的人会不高兴,心中不满,表露于面以及言语恶嗔。古人于是记下了这样的情景,夕时心中不满,造字怨。
从这番拆字,以及考虑古人造字时代来看,“抱怨”这个词也没有贬义,也没有消极的意思。
想想看,晚上了,大家一起集合聊天。你狩猎打到一只兔子很高兴,于是眉飞色舞的述说捉兔子的过程。他捉到一只山鸡也很高兴,也是神采飞扬的汇报捉山鸡的过程。
而我不但什么猎物也没有捉到,而且还遇到蛇被蛇咬了一口,于是我心中不高兴,脸上也不好看,声音也不洪亮,语气也不柔和的讲述了一下受伤的过程,顺带怪就了天气,怪就了运气不好,也怪就了那条蛇。
您设身处地的想想,那个场景下,我的表现是不是很正常。我只是说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顺便怪罪了一些无关的事。
一来我向大家汇报了一天的经历,虽然是不好的经历。二来我通过和同类述说不幸的事情,疏解压抑了一天的心情。老酋长理解并过来安慰我,那么我就开心起来了。
大家仔细分析,无论是百度汉语的解释,还是拆字的解释,“抱怨”一词的意思都是中性的。基于客观的描述不好的事情,顺便客观的表达内心的感受,顺便说说其他人其他事不好的地方,顺便释放自己内心不高兴的情绪。
也许,您会说,我理解的抱怨不是这个意思。抱怨是消极的,抱怨是负面的,抱怨需要远离,抱怨需要消灭。
稍安勿躁,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抱怨”这个词是如何被人们误解的。
“抱怨”的本意是由于心中不满,而说说别人的不对。 在远古时代,人们对“抱怨”的理解仅限于这个本意。
我们假设几个抱怨的场景:
- 走路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起来和身边的人说:“真倒霉,踩到石头绊了一跤”。
2.辛苦劳作一天了,回到家和爱人说:“干一天活,真累呀”。
3.孩子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对你说:“我们老师真偏心,明明是同桌抄我的作业,老师也让我罚站了”
上面三个抱怨的场景,您觉得哪个抱怨是贬义的、是消极的、是无理的?
应该客观的说,上面三个抱怨都是合情合理的,也都是有必要的。
那么抱怨是怎么被误解的, 历史我们没有经历,我们可以推断抱怨的演变。
开始阶段,抱怨仅仅是因为心中不满而说说别人的不对。
慢慢的,抱怨开始泛化了,人们从抱怨中得到了好处,于是抱怨变得泛滥了。
抱怨泛滥表现如下:
- 抱怨的对象无限扩展,古时仅仅抱怨人和有限的事物,现在抱怨所有可以看到的人、事、物,甚至抱怨看不到的上帝、神、国家、组织、等一切。
2.抱怨的频率无限扩展,古时一周抱怨一次,现在一天抱怨50次甚至100次。
3.抱怨的场景无限扩展,古时仅仅在自己不满时才抱怨,现在无论什么场景都在抱怨。
4.抱怨的功用无限扩展,古时抱怨的功用仅仅是述说不好的事情,表达不满缓解情绪。现在抱怨的功用无所不能,人们企图通过抱怨解决所有问题。
5.抱怨的方法无限扩展,古时抱怨的方法仅仅是说说而已,现在的抱怨是连说,带骂,带诅咒,带一切可以附加的方法。
6.抱怨的目的无限扩展,古时抱怨的目的单纯就是说说而已,无关其他。现在的抱怨目的复杂,爱你抱怨你,恨你也抱怨你,想教育你也抱怨你,想管理你也抱怨你,以及一切可以达到的目的。
7.抱怨的载体无限扩展,古时抱怨的载体只有语言。现在的抱怨的载体既有语言,表情,行为,媒体,网络,电视,报纸等一切可以使用的载体。
由于抱怨过度泛滥,于是抱怨变的让人讨厌了,于是人们觉得抱怨是消极的,是负面的,是贬义的,是需要远离,需要消灭的。
通过理智思考,得出如下结论为“抱怨”正名:
1.“抱怨”是中性的词语。
2.“抱怨”的行为也是中性的行为。
3.合理的“抱怨”是有益行为。
4.不合理的“抱怨”是有害的。
5.偶尔的“抱怨”应该被理解,过度的“抱怨”应该远离
6.善意的“抱怨”出发点是好的,应该被感激
7.恶意的“抱怨”出发点是坏的,应该被消灭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不再误解“抱怨”。
“抱怨”对于我们人类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合理的、善意的“抱怨”应该被理解和接受。
恶意的“抱怨”,过度的“抱怨”,不合理的“抱怨”需要坚决远离和彻底消灭。
-------<完>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