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两年来,探索副业成为一种潮流,与之相伴的是一个很酷的词,叫“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写的书《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比如我们熟知的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她在广告人、作家、教授、旅行家、演讲家等各种身份之间自由切换,游刃有余。
先说说我身边的2个斜杠人。
斜杠青年一:我的一个同事,去年从辞职,之前是公司的主管,基本工资也就五六千,他喜欢英语还有健身,工作之余他基本上就是学英语,去健身,后来我才知道他早就开始当健身教练,辞职后他专心做这两件事,都是自己的爱好,上次约他吃饭才知道他现在月薪2万多,远远甩过我们这些领死工资的,而且找他做私人教练的也越来越多。
斜杠青年二:我北京的一个研究生同学,她特别喜欢画画,大学我们学的是环境工程,她自己却去外面学PS,然后业余开始做插画,不得不说,她画的画很好,很有特点,然后她就开始在网络上授课,现在这样的网课很火,我自己都报过这样的团练,她的30天绘画专训价格999元,一般都有100多人一期,哇塞,年薪百万不是问题。
02
那副业赚钱怎么做,我可以分享2种模式,只要你开始就能挣钱。
第一种模式:铁饭碗+兴趣爱好组合。
铁饭碗是指工作相对稳定,时间相对充裕,但收入比较一般的一种职业。
兴趣爱好的范围比较广,可以是大众的这种阅读、演讲、写作技能类的提升,可以是从小到大的一些爱好,比如从小喜欢画画、乐器、表演等,也可以是一些先天的优势,比如声音很好听,或者是长得好看并且很喜欢护肤、穿搭等。
这种组合模式更适合工作上有比较多空余时间,又渴望自我价值,做点自己的事的人。
以我为例,2017年初,在渐渐适应了外企的新工作节奏后,我每天会多出一些时间,而且我觉得自己特别焦虑,渴望成长。
起初这些时间几乎是完全被浪费的,经历了一段迷茫期后,在完成工作之余,我开始了大量阅读、学习的自我提升阶段,几乎每天要阅读一两本书。书读得多了后,我发现自己渐渐有了分享的渴望,最初的分享方式是对自己学习后的阶段性梳理:分享给自己看。
这就是稳定收入+探索兴趣爱好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的兴趣爱好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的收入,但却为之后的副业赚钱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你目前的状态是工作之余有比较多的时间,而你又暂时没有跳槽的计划,建议不要再把时间花在逛淘宝、和同事闲聊上,而是开始探索自己的兴趣。
在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一点,刚开始不用太介意一定要学习固定的一类内容,如果你花过多的时间在思考自己的定位上,反而容易导致迟迟无法行动起来。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选一些工作上也能用到的技能,比如说你是销售,在空余时间里,可以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上。这种技能不仅对工作本身的提升很有帮助,对你未来开展副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种模式:脑力+体力组合。
这种模式能够让人很好地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中相互切换,确保身心的健康以及生活的平衡。
事实上,对于脑力工作者,如果能够发展出一个体力劳动的副业也是个挺不错的选择。
我的朋友小A,她是程序员,白天工作很辛苦,动脑绝对多,而且她酷爱跑步,经常跑马拉松,觉得跑步反而是放松,每天早上坚持跑步,刚开始纯粹是自己爱好跑步,晒晒朋友圈,很快就有人要追随她跑步,于是她就建了一个群,大家每日打卡跑步,后来她把自己跑步的经历和群里跑友的过程都记录下来写到,没想到全国各地好多人想加入,于是她开始收取打卡押金费,话说确实有很多人坚持不了跑步,于是她愉快地收了押金,开始挣钱,一个月几千没问题,同时也是确保自己足够的精力来完成主业+副业带来的高负荷的工作,锻炼了身体,挣了钱,何乐而不为?
对于运动,我也有切实的感受,以前我自己下班回来总是感觉没有力气,特别是加班回来更累,常常是躺在床上看会书,后来受到我这个朋友小A的打卡刺激,我开始每天坚持fit time锻炼,每天10分钟左右,能出很多汗,刚开始几天觉得很累,但是很快发现运动完后,大脑开始清晰多了,然后就开始码字,一旦你发现运动和吃饭、睡觉一样必须,你就离不开运动了。
副业的形式很多,之前也和大家分享过我的一个同事在做微商,多亏她前期做了微商有几年,在这次单位裁员的大潮中她虽然不幸,但是她还好有微商副业作为依靠,可以稳稳当当地找工作。
朋友们,如果你正打算探索自己的副业,不妨先试试以上几种方式,切记不要着急变现,自我提高是关键。
最后,欢迎大家讨论你的副业是什么?或者你计划做哪些副业?你的副业目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