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16.10:君子者成之在德,九思者本乎于心

「季氏篇第十六」10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思:眼观则思见微,耳闻则思明察,态度则思温和,外表则思谦恭,言语则思竭诚,行事则思勤谨,有疑则思审问,狷急则思戒惧,见得则思合义。”

【注释】

“君子”,此处指有德者。

“思”,考虑、想、注意。

“明”,与“聪”同义,均有见微、明察之意。

“色”,面容、神情、态度。

“貌”,外表、外观。

“恭”,此处指不骄慢、谦恭。

“忠”,与“敬”同义,均有竭诚、尽己、勤谨之意。忠敬实为一体,忠涵盖敬,敬寓于忠。故有忠必然能敬,有敬方可言忠。

“问”,即《中庸》之“审问”,有探查、研究之意。其中应涵盖询问、请教之义。

“忿”,悁(音“倦”)也。急躁、冲动之意。《说文解字注》曰:“忿与愤义不同。愤以气盈为义,忿以狷急为义”。狷急,即性情躁急。

“难”,正体作“難”,似应通“戁”(音“赧”),敬畏、警惕、戒惧之意。通常是解作“患难”、“后患”,亦通。

【评析】

儒家是“君子儒”。君子是有仁德者,而仁德有很多表征,难以一一尽述。本章孔子用“九思”为君子画像,使人们得以对君子有了完整、具体、形象的认识。

“视思明,听思聪”,是说君子对于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可以见微知著、明察是非。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参见《善读「论语」12.6》)。无论是暗中诋毁,还是公开诽谤,都骗不过君子。这就是“聪”“明”。

要想“明”,就必须要能独立思考,要对所摄入的信息加以甄别鉴识。《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就是通过耳闻目睹,以视听摄入“知识”。但是对所见所闻所学,不能不加辨别地采信,而必须要“审问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质疑”。现代科学崇尚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的逻辑起点,正是“质疑”,这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与精髓。对于“审问”中所发现的“疑”点,则需仔细探查、深入研究。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向知者的询问和请教。故曰:“疑思问”。如此“审问、慎思”之后,方能“明辨”是非善恶,行义才不会出现偏差。

“色思温,貌思恭”,是说君子待人接物态度温和、外表谦恭。温和谦恭出于悌道,是善待他人的表现。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因此,色温貌恭实质是君子“仁者爱人”的体现,君子也因而使人易于亲近。

“言思忠,事思敬”,是说君子举凡出言行事,皆尽己竭诚、谨慎勤勉。心有十分,用到九分都不算忠;力有十成,留有一成也不算敬。子曰:“主忠信”、“敬事”,皆同属此理。

凡出言行事,戒之在“忿”。“忿”则急躁冲动,易使言行失去理性而产生不良后果。是故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参见《善读「论语」12.21》)?而君子善于反观内省、管理情绪,故每当“忿”起之时,则思警醒戒惧。故曰:“忿思难”。孔子说“临事而惧”(参见《善读「论语」7.11》),亦是此意。正因“忿思难”,所以君子能够谨言慎行。

“见得思义”,是说君子但凡将有所得,无论名利、地位,皆思所得是否合乎道义。若合义,虽执鞭而不辞;若悖义,虽万钟亦不受。是故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参见《善读「论语」4.5》),又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参见《善读「论语」7.16》)。

视明听聪,可辨是非,此足见君子之智;色温貌恭,由能爱人,此足见君子之仁;言忠事敬,行需无怯,此足见君子之勇。而“疑思问”所以成君子之智,“忿思难”所以正君子之勇,“见得思义”所以显君子之仁。如此“智仁勇”三者兼备,此君子所以成仁德而为君子也。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故九思者,其本在心。九思欲得其正,则必先正其心。是故心正乃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之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论语」16.10:君子者成之在德,九思者本乎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