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的修行之路(学习笔记第11篇)2021.1.16
继续学习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的情绪管理课程,今天咱们探讨一下害羞和羞怯的情绪体验。
【篇首语】:各位书友晚上好,在分享今天读后感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案例,相信对孩子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家长朋友能有点提示。当我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开始学习时,我请教过她一个问题,我是这样问的:你们班现在参加学校活动的主持人有没有新的面孔,她的回答让我陷入沉思!她说:小学是哪些人现在还是这些人,这个答案同样值得我们家长思考,那就是孩子的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是从小就开始的。特别高兴的看到群里这么多学习型的家长,我们的孩子会因我们的学习而成长的更加健康和快乐。过去我并不理解习惯养成有多么重要,我觉得这是一句空话套话,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我的观察,我发现好的习惯可以让你的优秀成为一种自然,而这样的习惯是从小家伙刚刚进入我们的生活时就开始培养的,婴儿时他们吃睡的生活习惯,幼儿时启发兴趣游戏引导的习惯,小学生时上课听讲预习复习的习惯,看似复杂,却都与我们的生活相融相生,各位爸爸妈妈,无论何时我们都是孩子的朋友,是他们最信任的人,我们不能辜负孩子对我们的期盼,那么坚持学习,一定可以让我们更加充实!这段话的主旨是想分享给大家一个理念:无论是害怕或自卑,无论是孤独或羞怯,都是情绪的状态,我们要坚信我们有能力有方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的身边有书友的陪伴和大家能力的加持,接下来分享我对今日课程学习的感悟。
美国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容易害羞的人更可靠、慷慨,对伴侣、朋友也更忠诚。德国著名现象学哲学家在《害羞及羞感》的论文中指出,羞涩是“爱的良心”,是人性中最高尚和最有价值力量的内在感情。
羞文化确实是我们东方文化的一个特点,我们中国人以害羞为美,含蓄、内敛、克制、羞涩,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谦君子的形象;女子则更是以羞涩、内敛、贤淑为美。害羞这样的情绪体验,根据很多学者的分析和判断,可能还真不是一种在美国文化下经常出现的情绪。
孟子提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懂得不好意思,懂得害羞,就是施行仁义的开始,一个羞涩的人,不会随地吐痰,不会乱扔垃圾,不会随意违反交通规则,因为他在意别人的感受和看法。
害羞也容易被解释成一种示弱行为。核心道理就是害羞显得柔弱,能唤起人们怜爱之心,因为人类本能不喜欢太强势的人,出其不意的示弱,一样能打动人心。
孔子的学生遍布天下,他最喜欢害羞的颜回,但并不是因为颜回害羞才喜欢他,而是因为颜回羞涩内敛的性格,使他特别虚心、刻苦努力,又安贫乐道。调查显示,常害羞的人其实更容易成为各个行业中的佼佼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泰勒研究发现:“爱害羞的人对社交有一种恐惧感,他们自然而然脱离大众,或者自身缺乏社会存在感。但是,这些所谓缺点其实也是一种优势,比如他们更容易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当中,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不容易被外界干扰。
爱害羞的人更有同理心。对于热情开朗的人而言,关注的内容容易聚集在自我身上,而爱害羞的人容易顾及到他人的感受。所以开朗的人有着更强的表现欲,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而羞涩的人更加容易兼顾整体大局。
尽管害羞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津巴多教授的实验表明,大多数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自己不要害羞,或者没那么害羞。因为爱害羞的人会压抑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为以维护面子。只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害羞者才会做真正的自己。在公众面前,爱害羞者可能看上去十分镇定,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像一条复杂的高速公路,而且这条公路上拥挤混乱,到处充斥着感情碰撞和被压抑的欲望。
稍微的害羞会使人显得可爱,如果害羞的程度过高,就会产生羞怯情绪。羞涩是羞怯的表现,羞怯是羞涩中带有恐惧。羞怯情绪的产生往往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有自卑感造成的,羞怯者能感到明显示的生理症状,如心跳加速、脸红、思维混乱、语无伦次、举止失常等。紧张是羞怯的主要反应,而脸红是最常见的外部表现。从心理感受上讲,羞怯者强烈感到做错了事或者什么不得体的地方,别人一定都看在眼里。他们觉得别人都知道在某种场合如何应付,如何听懂别人的话,只有自己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理解这个情境,好像连别人说话都听不懂了,想赶快逃离这里。
害羞的情绪体验容易让人产生社交障碍。一方面,他们想要与他人亲近,想要与小伙伴们共处,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害怕被拒绝或批评,只好刻意地回避想要亲近的人和想要参与的场合。这就让他们一直处在矛盾之中,郁郁寡欢。也因为不能正常社交而感到孤独。这些负面的情绪久而久之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比如抑郁,焦虑。研究显示,羞怯会让人们陷入社交失败的恶性循环。他们因为害怕外界不好的评价而回避社交,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松了一口气。但是如此反复,会让他们陷入羞愧和自责当中。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情绪会演变成对他人的愤怒和责备,比如认为他人不够体贴周到,进而更加回避他人。如此一来,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情绪和社交问题都会逐渐加重。
除了过于关注自己情绪,羞怯的人还会有丰富的“内心戏”。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相当严格,经常质疑批评自己。有时一个小小的失误,他们会在内心数落自己好几遍。比如,同事和自己打招呼的时候自己没好意思回应,事后就会在内心不断数落自己:我为什么不能很自然的打个招呼,同事肯定会认为我特别没有礼貌,我太没用了,所有的人都会烦我,不喜欢我……
下次,当内心的声音又开始批评自己的时候,可以试着为自己辩护,告诉自己:一次小失误并不是什么大事,自己依旧是一个有价值,值得被喜爱的人。
羞怯带来的这些不便,会让羞怯者觉得羞怯是一个很消极,令人尴尬的特质,应该尽可能的掩藏起来。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的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做过一项前所未有的研究,她发现如果让一个十分内向害羞的人去假装外向开朗,一周会带来情绪衰竭的感觉。所以掩藏问题往往适得其反。承认自己是一个羞怯的人,并尝试理解自己的一些羞怯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自己的批评和不自信。
害羞是一种情绪体验,但很多人经常把它等同于性格上的问题,比如认为是内向的问题。我们很多人太容易被这样的标签禁锢,错误地认为“羞怯”无法改变因为它是天生的性格决定的。其实,我作为一个积极心理学家持相反态度,我认为人是可以成长的,性格是可以被塑造的,情绪管理是可以做到的。推销员、人力资源经理、演员,还有老师等这类职业,人们普遍认为外向的人才能胜任,实际上,很多从业者是内向的人。为什么能胜任?这是因为职业训练的作用。因此,我说性格并不能决定你的命运,你的学习、你的成长才是决定你命运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你的努力决定你的命运。
例如,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内向羞涩的人,我喜欢一个人看书,喜欢独处,但是我的职业要求我必须见很多的人,做很多的事,说很多的话。但长期的职业训练让我看起来游刃有余,我不是掩饰自己的羞涩,而是我已经习惯成自然,已经不让自己在工作中感受到害羞的情绪体验了。这就是我常讲的环境塑造人。
以前的心理学工作者太强调性格决定命运,事实并非如此,各种性格的人都可以成功,成功的秘诀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最优秀的人一定是能够改变自己的人。克服羞怯,消除羞怯带来的负面影响,拿出勇气去积极改变,比一味寻求改变的具体方法更有效。
我曾经也是一位害羞的男孩,和女生说话会脸红,不自信,学习成绩不好,内向的性格对我的影响比价大,但是步入中年的我,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现在的我可以和朋友直面的聊天而不害怕,可以上台演讲,成为陕西朗诵协会的会员,并且把主持作为自己的特长,我并不了解自己变化的过程,但我满意于当下的状态,积极学习心理学学习家庭教育,助人助己,我觉得家人的支持和朋友的肯定对我帮助很大,现在的我可以完全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我知道,只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会生活的越来越舒服,我有能力让家人越来越有信心,敢于面对挑战,变的更加坚强和自信,这样难道不好吗,不能再写了,突然觉得有点过于凡尔赛了,我们慢慢熟悉,很高兴通过共读认识屏幕前的你,更感谢你带给我们的分享和力量!
【今日家常事】今天是周末,也是疫情封城后的24天,也是我与孩子2人独处的第35天,西安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相信爱人下班的时间也要近了,中考的孩子依然在周一至周五有线上课程,周末孩子睡个懒觉,这是我第一次没有人为干预她起床,于是她11:00终于睡醒了,呵呵,我是这样想的,主要原因是休息,令一个原因是如果她起床还是看ipad舞蹈视频的话,不如多睡一会,对眼睛对身体都好,对吧,我们13:00用完午餐,我在想这一天的学习任务压缩到半天,是不是应该给她些建议呢,突然我想改变下以往家长的口吻,就是常说:“我希望你.......”我想换为:“我相信......”,我这么做了,我说:爸爸相信你已经安排好了下午要做的事情,她果断的点点头回答:是的,我安排好了,于是我去午休,她去做她计划好的事情,一个下午充实有序,我告诉她我的感受:爸爸看到了你的努力,你把自己的事情安排的很好!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和强化,他建立在我们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如果我们一味的约束或者帮她计划,青春期的孩子会怕你?最终是两败俱伤,这是今天的家常事,明天我再和大家聊聊孩子是怎么从小学内向到性格打开,逐步自信的过程,谢谢大家的阅读,咱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