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盡己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①。知足者富,强行②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③者寿。

[译文]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注释]

1、强:刚强、果决。

2、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死而不亡:身虽死而“道”犹存。

【理解】

帛书版本的《德道经》原文如下:

第七十七章 盡己(33)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①。

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②。

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③。

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壽也④。

帛书版本解释:能全面了解別人的人是有聰明的表現,能全面了解自己一切的人才是真正的明白者。聰明不一定明白所有的事,明德前提下的明白實現以後,以慧馭智,智不智已不是重要的了。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己離道失德後各種不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知足的人心中沒有缺失,這才是真正的富貴之福者;堅持不懈努力的人可謂志向之大。總結前面幾段,皆不離於“心道”之根本。故不喪失“心道”這個根本所在,就可以獲得長久的清靜自在,心靈得以升華。即使肉體死去,而其思想、靈魂及其本性自我卻能在人們心中得到感應,說明他並沒有真的消亡,這才是真正長壽之所在。

    前面两句是并列关系,每句之间有递进关系,知人与胜人虽然智和有力,但是却不及自知和自胜的明与强,这个表示强大的人不是与别人去争,去赢得别人,因为道家一直强调的是为而不争,不争其实是最大的争,怎么理解,这里给出了答案,就是与自己“争”,与自己比较,打败自己的人才是最强的人。那么下一句是补充,知足是说的内心富足的状态,心里面的这种好的状态其实就是最大的富足;强有力的不屈不挠的去做到的人,才是有志之人。所以这里可以理解道家看似矛盾的那就:“为无为”,这里曾经一度迷惑,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其实“不争”就好像是“无为”,那么“为”就是说的做到和保持这种状态,所以“为无为”最终就可以理解成一直保持这种不争的状态。这样道家的这种无为而治的理论就可以理解了。所以并不是世人所说的消极避世,无所作为,恰恰相反,是以一直积极而且比较高等级的智慧去处理应对的方式方法,实在是高妙至极。

      最后点题,只要不丧失这种根本所在,那么就一定能长久的保持自己良好的状态,而且真正做到灵魂思想层面的认可,让人永远不能忘记,这就是所谓的长寿。所以道家并没有什么仙术让人长生不老,真正的“长生不老”炼丹术其实指的就是精神上的修炼,让自己被人民认可从而永久的记住,这才是长生不老的精髓。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盡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