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扇子的话题

        这把刺绣扇子,图案很简单,手工却一丝不苟,是花了心机的。这是一位小学生送给我的。作为退休老师,我很尊重学生送给我的小礼物。特别是那些学生自己制作的小物品,它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敬重和心意。小小的扇子,在我众多的收藏品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在我小年时代的夏天和秋天,扇子几乎天天都要用到。那时的蚊子特别多,扇子除了用来扇风吹凉,还可用来打蚊子。在盛夏的中午,我们想在树下小睡一会儿,扇子正好可以放到眼睛上方遮挡强烈的散射阳光。

      在上世纪六丶七十年代,我们村普遍使用的是葵扇。有人把葵叶直接剪成圆形,心型,梯形等形状,再把边角布料缝在扇的边缘。这样做的扇子简单耐用,扇出的风柔和舒服,但谈不上艺术美感。

        我们村以前是从化地区闻名的竹织村。有部分青年人利用竹织后留下的废弃篾片,织成各种图案的小扇子。这种小扇子扇的风不及葵扇的风柔和,但富于装饰性。有人把小篾片染成各种颜色,再织出各种图案。有的像盛开的鲜花,有的像山村小景。我觉得这些扇子已从实用品逐渐变成艺术品了。那时候,青年人常聚在一起,比划手中的扇子,看谁的花样漂亮,看谁的手工灵巧。有些女孩子还在扇子上织上或写上诗句,画上一些特别的符号。当时最常见的诗句是:“扇子好清风,时常在手中。有人来借扇,请问主人翁。“

        后来,有些竹织扇,还被人放到商场上卖哩。有关的外贸部门,曾派人到我们村,联系是否可以批量生产,组织出品创汇。只因这些扇子全靠手工,难以大批量生产,无法满足需要而作罢。

        近日,我到广东省博物馆,看到大量精致的扇子藏品。从皇亲国戚到贵族的公子公主,他们使用的扇子极尽侈华。金银白玉,绫罗绸缎,名贵香木等都是做扇子的材料。有刺绣,有织锦。有用拼接镶嵌等方法,使扇子锦上添花。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有一个创汇时期。创汇出口的扇子款式很多。高档的扇子实际上是一件工艺品,在广州的友谊商店要用外汇券才能买到。中低档的出口转内销的扇子,在广州的南方大厦用人民币也可以买得到。在读中学时,有些同学拿着这些扇子到学校,特别吸引同学的眼球。艳丽的色彩和多样的图案,变化多样的款式,无不使出身农村的同学唏嘘不已,爱不释手。扇子原来可以这样美的,有些同学情不自禁这样说。

        在江门葵乡,我曾认识一位年青美丽的葵艺传承人。她用一把电烙铁,可以在葵叶上烙出各种古今中外的名画,可以创作各种艺术小品。她创作的葵叶长幅烙画《清明上河图》,被博物馆收藏。某艺术院校,为她创设葵艺专业。她培养的葵艺艺人,活跃在各个艺术场所。葵艺,有了越来越多的传承人。

        现在,由于风扇和空调的存在,扇子已逐渐丧失了扇风吹凉的作用。在乡村,还可以见到一些老人使用葵扇,青年人已很少用了。扇子作为艺术品,却一直得到人们的喜爱。丰富的图案和多样的款式,始终吸引人们的注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损耗,古代的扇子已很难找到了。有些专门收藏扇子的收藏家,常不惜工本,千方百计寻找古代的扇子,特别是宫廷用过的扇子。平民百姓欣赏高档的扇子,只能去博物馆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上图是我一百多岁的母亲,至今仍然喜欢自己用葵叶做葵扇来用。在我家里,至今仍种着一棵高大的葵树,许多朋友都喜欢在葵树前影相,特别是与我母亲一起合影,说是要沾沾我母亲的仙气。仙气是这样形成的吧!印象中,总有神仙拿着扇子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扇子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