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马克思篇)——电影《玛丽与马克思》观后感

档案

姓名:马克思·霍洛维茨

年龄:44

职业:地铁收券,工厂工人,陪审员,环卫工人,军队服役,避孕套厂工人

朋友:邻居艾维(马克思觉得不算),拉维欧利(幻想),笔友玛丽

婚姻:单身44年

爱好:科幻迷俱乐部,买彩票,养金鱼,抓鱼食,速读,看阿诺一家,巧克力热狗

其他:每周四参加暴食者匿名会,中彩票,为“爱情”引发焦虑和压力导致自杀,被诊断重度焦虑症,抑郁和肥胖,

目标:一个真实的朋友,有足够的巧克力,阿诺一家

难以“理解”世界的马克思

1. 平淡的“悲惨生活”

      这是很容易被带偏的一点。阴郁的脸,臃肿身材,黑白世界,独自对白,隐隐察觉自己的负面情绪之后调回了《小森林》,市子干净自然的生活十分赏心悦目。

      几年前看觉得是个卖惨的片子,也是看了几遍之后才欣赏到他独特的生活方式。

      他的一生乏善可陈,像植物或书(身上有甘草和旧书的气味),与世无争的生活,几份平淡如水的工作,甚至比普通人更惨,校园暴力,没有爱情,早早失去亲情,暴食,肥胖,抑郁,孤单……“精神病人”几个字更是贯穿他的一生。

      他无法理解他人的意思,表情,过分敏感,笨手笨脚,容易焦虑,听上去是悲惨寡淡的一生,但有几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在中了大奖后完成自己的两个愿望后便把钱给了别人,和任何人的交流都是建立在心灵上(讨厌骚扰他的胖女人,和不理解他的邻居没法做朋友),而非物质。

      他对世界难以理解,或者说理解很片面,因此他不理解世界的丑恶,肮脏,也不对任何人恶意揣测,即便有过很多被歧视的经历也从不怨恨,只是对困扰他的人类敬而远之。

      也是长大了我才发觉,对这个世界了解得越多反而越失望,我们寻求快乐,悲伤不可避免随之而来,一边拥有一边失去,容易被表面迷惑,从来没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我甚至认为“读不懂”也许是个好处,因为这样就不会有千奇百怪的想法困扰。

        马克思干净,善良,真诚,简单得像个孩子,也是引人艳羡的人生啊。

脸上不笑并不意味着脑子不笑


2. 向内心寻乐,先爱你自己

        友情治愈孤独,孤独也可以治愈孤独。

        马克思在知道玛丽把他当成精神病研究之后勃然大怒,和她绝交。

        我想从内心深处,马克思是个自信,健康,正常的人。

        我并不觉得马克思孤独,愿意到月亮居住的人自然对孤独甘之如饴,纽约声色的热闹令他不安,既然这样,为什么还强求自己融入呢?

        马克思在路边等车时一个小女孩给他递的糖果上头的字母是:love yourself first,先爱你自己。

        你有过被嘲笑的经历吗?或者是孤立?不合群,落单,于是为了融入他人而改变自己,强颜欢笑,但那真的快乐吗?

        不遵循内心,而盲目从外界寻求的快乐,终究是饮鸩止渴。

先爱你自己
        马克思说:“我并不觉得自己有病,有缺陷,或需要治疗,我喜欢当个亚斯派,想要改变这个事实,就像要改变我眼睛的颜色。”

        我想这是对“love yourself first”的最好诠释。

        换作普通人,活成马克思这样该有多难过啊?但是马克思非常乐观,也不愿改变,他尊重自己的模样,性格,爱好,甚至是“疾病”。这样的思想顷刻间便融化了外界尖酸刻薄的偏见,也是对自身的和解。

        单这一点就治愈了我。

        卓别林说过:“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真实”

        所以,慷慨地接受,爱自己吧,何必为了过去自责懊悔,为未来忧心忡忡?人无完人,生命从来不是用来辨别正常和不正常,缺陷和完美,而是学会欣赏,接纳自己,这才是热爱生活,且富足快乐的日子。

欣赏,接纳自己的缺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马克思篇)——电影《玛丽与马克思》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