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八):再论人生的三次觉醒

稻盛和夫将人的心灵看做一个由多层结构组成的同心圆,由外而内依次是知性、感性、本能、灵魂和真我,人生的旅途就是一场从学习知性到感受真我的修行。这不禁让我想到周国平笔下“人生的三大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和灵魂的觉醒。

何为“生命的觉醒”?很多人会感叹,这一层面的觉醒不应该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吗?有谁会麻木到无法察觉生命的运行,但现实告诉我们,当下的很多的年轻人(包括我自己)并未完成“生命的觉醒”,我们倚仗着青春年华,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对生命的损害和对人生的挥霍上面。熬夜加班、刷剧、唱K,亦或是为自己那颗不甘平凡的心灵寻找片刻栖息之地,总之,我们有无数的正当理由去耗费生命,虚度光阴。因此,“生命的觉醒”应当是作为个体的人首先去实现的,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就像周国平所言:“生命原本是单纯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是后来添加到生命上去的社会堆积物。”

何为“自我的觉醒”?我们每个人不光拥有珍贵的生命,更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除了自己,别无他人可以成为生命的主人。但往往最浅显易懂的道理才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在我的周围,有不少人并没有实现“自我的觉醒”,他们被环境、舆论、习俗、职业和身份支配着,被某一个或几个角色支配着,原本应该是人生大戏的导演,却被一群无关紧要的观众硬逼成了演员。因此,实现“自我的觉醒”,人生在世才不枉此行,如何做到?周国平说,一是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一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此足矣。

何为“灵魂的觉醒”?对于这一层面的觉醒,由于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难以实现,所以也只能“纸上谈兵”了。周国平说,实现灵魂的觉醒,需要跳出小我,与宇宙的大我相联系。一方面,将人生的中心由外部世界向内心世界转化,去找寻探索“我”存于世上的意义和价值,把每一件现世的工作和行为都作为修炼自我的途径;另一方面,则要从俗世纠缠中脱身,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具有超然世外的心态,让自己的内心不再受外界变化的影响,只专注于对自我、灵魂的探索与追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法》(八):再论人生的三次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