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态管窥

2014年,我国应届商校毕业生 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27万人, 就业压力很大。记者在采访中发 现,与70后、80后大学毕业生相 比,90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正 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有父母养”就业不急"

近期,重庆一所高校创办的“大学职业与创业拓展协会”,选取 该校2014年毕业生中的120名未就 业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70%的被 调查者表示,因就业存在失眠、焦 虑等症状,但75%的人曾经拒绝过 一次以上的就业机会。

专家分析,大学生们普遍将自已定位于“受到高等教育的社会精 英",因此在实习、求职和面试的 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期望的“礼 遇",这使他们对职场提不起兴趣。 “找不到好的,宁愿不做“,这成了 不少毕业生和家长的普遍心态。

泗川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张雪松说,未就业大学生找工作不积极的心态,与90后独生子女家庭保护过度有关。80后的父母大多为so年代出生人群,这部分父母集 体意识强,习惯千"艰苦奋 斗"。而90后父母多为60年代生人`他们享受过改革开放以来 的各种经济红利,生活水平得到跨 越式提商,这让90后毕业生往往 没有生活压力。

“很多学生对我说,爸爸妈妈 说了,我给你买车买房,没碰上理 想的工作就先不找。”张雪松说,90后独生子女的家庭保护效应被过 分放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 ”就业难”。

缺乏职业梦想

在采访中,多位老师和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现在的大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多元,找工作已不仅仅局限于待遇高、工作轻松等简单标准,这对于鼓励更多人自主创业,形成多元就业观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与此同时,大学生们也表现出缺乏职业梦想、职业定位不清等普遍问题,在选择工作时普遍感到迷茫。

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带来了择业标准的多兀化。张雪松说,与70后、80后找工作求稳、求高薪不 同,90后大学生需求更多元化,工 作环垃的舒适度、发展性和体面程 度等均在学生的考址范围内。好工 作的标准已从“追求物质成功”, 逐步转向“工作是否幸福、生活是 否快乐、能否相互尊重”等标准。

"择业观多元本身是件好衷。

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张雪松说,但也不能忽视, 不少大学生在价值观多元、追求多 元的同时,就业观过于模糊,不知 道什么样的工作能够带给他们“幸 福快乐”。这使得学生在择业时忽 左忽右,想法多但不切实际。

张雪松说,90后大学生都是摸 若电脑长大的,独生子女居多。他 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网络抱团” 现象严重,工作好不好间"度娘”、 看网友评价,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实 际情况综合评价。

腾讯大渝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称缺乏梦想,职业定位不清。“很多大学生从小就不知道 自己想从韦什么样的工作,或者说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重庆市社科 院研究员孙元明说 你都不知道自


己想要什么,那么给你的东西自然很难让你满意。

引导学生家长转变择业观相对于引导学生接受“先就 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张雪松更 强调家庭教育对于形成学生正确择 业观的蜇要性。他说,现在很多时 候不是大学生挑剔工作,而是家长 挑剔。一些家长自身抱有严重的职 业歧视,更有甚者直接对孩子说, ”与其你找一个烂工作让我丢人, 还不如我先养营你。”所以,要先 教育学生,必须先教育家长,引导 学生家长树立新的就业观。

“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 的入,发现孩子的优势,培养孩子 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拥有 属于自己的人生理想,将来找一份 实现自己理想的工作,这就是家庭 职业教育。“张雪松说。

当2014届学生进人最后一个学 期,四川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服务 中心给每一位毕业生家长发了一封 “校长信”,告诉家长现在的就业形 势有多么严峻,不同专业可能的就 业领域和途径是什么,希望家长摒 弃”一步到位”的旧观念,让学生 先就业再择业张雪松说学校已经意识到了家长就业观陈旧带来的 就业问题,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学生 家长对千转变就业观引起足够重视。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冀康平认为,在家庭职业教育中,家长们应该更多借鉴"鹰式教育”,培 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过分涡爱孩 子。 “老昵教小鹰学飞行,就是把 小鹰往窝外赶。"冀康平说,现在 找工作时,不少家长喜欢越俎代 庖,四处托关系找门路替孩子找工作,不如真正融入社会,获得长远发展的竞争力。

此外,受访专家认为,目前,全社会缺乏对蓝领劳动的尊重,人为划分职业”三六九等”也加剧了 就业难,建议通过赋予各行业职业 顶尖人物更多社会认可,树立职业 标杆,引导学生选择在各行各业就 业发展。

专家表示,国家应进一步加强中学、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对各个职业有更多的了解,对自身能力有更准确的判断,形成相对明确的职业规划。

摘编自2014第24期(赚望) 陈国洲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生就业心态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