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姬:所谓倾国倾城

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和海伦公主有关。而在古老中国,也有一位因美貌迷得诸侯王公失魂落魄、争夺不已,甚而引发数场战争的女子。

《左传》:“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

《左传》认为至少有一个国家的覆灭,数个男人的败亡是和这名女子紧密相关的。

让我们把时光推到近 3000 年前的春秋时期,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诸侯王国。他们接受了周王朝的分封,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只不过西周遭遇犬戎民族攻击覆灭后,周平王东迁,周王朝对于诸侯的统摄力、号召力已经大不如前,诸侯国之间也为了土地、财富、人民,开始了无休无止的联合与争斗。

这一年,正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在位时期,强大的楚国军队突然袭击邻近的陈国。相比疆域辽阔、飞扬跋扈的大楚,陈国不过是个弹丸之地,国小民弱,国人们权衡之后,尚未开战便迅速决定投降,并向楚王献上一名美女:夏姬。

而这场战争的本末,其实就正与夏姬相关。

在具体介绍夏姬前,需要科普一个先秦男女称呼的小知识,按照当时的习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只不过这个姓摆放的位置有些奇怪,和今天并不一样。例如夏姬,并不是姓夏名姬,也不是“一个姓夏的妃嫔”之意,而是姓“姬”,“夏”只不过是根据夫家的特征冠给她的一个标识。

夏姬原先是郑国的公主,被嫁给了陈国的大夫夏御叔,这在春秋时期,是非常习见的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婚姻。成婚以后,夏姬诞下一子:夏徵叔。而夏姬的命运也开始因这名儿子而产生波荡。

无论是西汉刘向编著的《列女传》里,还是东汉张衡的《西京赋》中,夏姬都被描述成了一位妖淫的女子。《西京赋》称其为“妖蛊艳夫”,而《列女传》则更为详细,称夏姬不但美貌无双,且怀有蛊惑人心的本领,甚至有返老还童之术,因此人人为其着迷。“其状美好无匹,内挟技术,盖老而复壮者……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之所以有这样的评价,大概是因为夏姬嫁到陈国后,同时与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保持着私通的关系。但平心而论,在女性只是男性附庸且无力反抗的古代,这样的事情与其责怪女性妖淫,不如问一问男性为何纷纷守不住礼义廉耻。

在夏姬丧偶之后,陈灵公、孔宁和仪行父三人更无顾忌,公然在夏家的宴席间调侃起夏姬和她的儿子夏徵叔。

陈灵公借着酒劲玩起了伦理哏,说:“我看夏徵叔长得倒像你们两个。”

孔宁、仪行父不甘示弱,回击道:“我看跟您也挺像。”

三人哈哈大笑,完全没有发现一旁被连番羞辱的夏徵叔已经变了脸色。

就在这场宴会散场的时候,陈灵公被夏徵叔当场射杀,孔宁和仪行父则落荒而逃,一路向南,到楚国搬救兵去了。这便是前面所说那场战争的起源,楚庄王以“诛杀弑君的夏徵叔”为名,讨伐陈国,而陈国人也懂事,既然你是为此而来,那便乖乖杀掉夏徵叔,并交出夏姬,以免遭受生灵涂炭的灭顶之灾。

文献并没有记载夏姬的年龄,但根据常理推测,此时她至少应该不小于三十五岁,但却依然美艳不可方物。将她接回国后,楚庄王不觉动心,准备将其纳入自己的后宫。

按理说,一国之主想要得到一名俘获的女子,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过这时,楚国大夫巫臣却忽然站出来道:“大王此举万万不可。”

楚庄王不禁奇怪道:“卿家何出此言?”

巫臣正色道:“大王攻打陈国,口口声声是为了讨伐叛逆的夏徵叔,因此天下人都认为大王是正义之君,楚军是正义之师。如今,大王却要娶夏征叔的母亲,只怕天下人都会忽然明白,原来大王是为了女色才兴师动众,是个好色之徒罢了。”

楚庄王听完虽然不开心,却不得不尴尬地同意了巫臣的请求。

见状,楚国的将军子反跳出来,笑嘻嘻道:“既然大王不要,那不如便宜我吧。”

楚庄王刚要同意,一脸严肃的巫臣又站了出来,对子反道:“这夏姬,原先是郑国公主,未及出嫁便先和哥哥私通,不出三年,哥哥便一命呼呜。不久又下嫁陈国大夫,不到一年便生下儿子夏徵舒,甚是蹊跷。若干年后,其丈夫也壮年身故,时人都传她有采阳补阴之术。夏姬又与陈灵公、孔宁、仪行父有染,导致君死臣亡,国灭子诛。显然,这个女人是不祥之物,怎么可以让她再去害您呢?天下美女如林,何必非要这一棵?(天下多美妇人,何必是?)”

子反见巫臣说得义正言辞,自己要是非要夏姬不可,倒显得自己为了女色不要命似的,只好作罢。

最后,夏姬被嫁给了楚国另一名连尹(楚国官职名)襄老,至于巫臣为什么没有再反对,就不得而知了。

说来也是巧,两年之后,襄老便战死沙场,仿佛真的应验了巫臣那“夏姬不祥”的说法,而父亲尸骨未寒,他的儿子已经迫不及待要和这位后妈私通了,真是令人不解,一位四十左右的女子,究竟有怎样的容颜,能让这么多人迷恋。

巫臣再一次站出来延续他劝分达人的作用,他认为将夏姬留在楚国,终究会造成更大的祸患,说服楚庄王,派人将她送回了娘家郑国,哪里来的还是回哪里去吧。

而接下来上演的,才是真正好戏。

在夏姬已经到楚国十年左右的时候,一天,巫臣受命出使齐国,他二话不说,回家打包所有家产,一路向北直奔郑国。到达郑国之后,他接了夏姬,又一路北上,投奔了晋国。

什么家国、什么使命,一切皆可抛,一直在阻止别人和夏姬结合的巫臣,自己才是那个最想要和她在一起的人。隐忍那么多年,只是为了一个可以长相厮守的机会。因为叛逃,巫臣留在楚国的族人全被当年没娶成夏姬的子反诛杀。巫臣从此与祖国不共戴天,并全力促成晋吴联盟,专门与楚国两线作战,令其首尾难顾。

有人感慨巫臣的真情和盘算,有人感慨夏姬的美艳和命运,认为和后世佳人相比,她才称得上真正的倾国倾城。

我却特别想说一句,史书说她一生嫁七次,引发三场战争,一个国家被灭,然而这么曲折坎坷的人生里,却几乎听不到夏姬自己的任何一句声音。她只是随波逐流、逆来顺受,因为古代史里,常常没有人在乎一名女性的态度。

若说这是个传奇,毋宁说这是一个女人的悲剧。

如果还有一点题外话要说,那就是关于夏姬的年龄之谜。因为在传世的文献里,再怎么保守地估计,巫臣携带夏姬出逃时,她也应该有四十五岁开外了。三千年前的一名女性,能不能在这个年龄仍然拥有巨大的异性吸引力,很值得打个问号。这显然不能用《列女传》里所认为的“返老还童”术来简单糊弄过去。所以,夏姬的年龄一直为历代所怀疑。

关于这个问题,清华大学保存的战国竹简《系年》提供了另外一个版本的夏姬故事。在这个版本中,夏徵叔并不是夏姬的儿子,而是夏姬的丈夫。这样一来,夏姬的年龄可以至少往前推十多年,也就是说,她被俘获到楚国时,最多也就在二十多岁,巫臣隐忍十年与她私奔时,她也才三十多岁。如此一来,事情就合理得多了,巫臣的“爱情”看起来也没有前面那么伟大,同时,陈灵公、孔宁与仪行父调侃夏征叔的伦理哏也就不可能在《系年》中出现了,故事的八卦性自然少了许多。或许,更平淡的展开才更符合真实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1、夏姬:所谓倾国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