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的前世今生

琉璃厂的大名在京城可是响亮,这条文化街在北京的和平门外,西至南北柳巷,东至延寿街,全长约800米,是北京著名的文化街。

琉璃厂起源于清代,当时来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巨人大多居住于此,因此带动了这里书籍和笔墨纸砚的生意,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地方考古从辽代就有了,那会叫海王村,是个贼偏僻的地,到了元代,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一直到明代,成为了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这名儿就从那会来的,后来在嘉靖年间修建外城,这里的琉璃厂也搬走了,但是这一名字却一直留了下来。


清朝初年的琉璃厂在外城的西部,京城内是满人,外城是汉人,汉族官吏多居住于此,各地会馆也修建于此,赶考的举人们也聚集在这里,由是明朝时候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城隍庙的书市就都转移到了琉璃厂,繁华市井,文人墨客聚集,也就成了这“京都雅游之地”,自此,这里人文荟萃,同时笔墨纸砚,古玩字画也同书市一同发展起来,形成了这热闹的文化街市。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在原来的官窑的厂子上修了师范学堂,又修建了海王村公园,成了琉璃厂市集的中心,还建了和平门,修了新华街,从此,琉璃厂分为了东西两片。

琉璃厂里的老店众多,如槐荫山房,茹古斋,古艺斋,瑞成斋,萃文阁等等,还有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店——中国书店,以及西琉璃厂的三大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

在琉璃厂之中最富盛名的是荣宝斋,荣宝斋原名“松竹斋”,后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更名“荣宝斋”,清末的文人墨客常聚集于此,于友任,张大千,齐白石等都是这的常客。荣宝斋最著名的是木板水印和复制品,其木板水印技术融刻板,印刷,折裁等技术为一体,使水印品更加完善,曾经获得鲁迅先生的赞许。

在建国后,荣宝斋的传统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复制的《清明上河图》,《文苑图》等都曾引起无数名家惊叹,甚至齐白石老先生在世时都分辨不出哪幅是原作,哪幅是复制品。

如今的琉璃厂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多次翻建和修缮,成为了集图书,字画,古玩,文房四宝的地方,是国内外游客来看老北京的必游之地。

这快风水宝地经过这近一千年的历史沉淀,从村落到官窑厂,从琉璃厂到文化街,士人举子,官僚商贾,梨园戏子,各色人等都曾在这里登台,如此层次丰富的文化底蕴带给了这块地方不一样的景观,茶香,书香从每个老店的笔砚里到门楣上,飘出窗框,从飞檐落到青石板路上,古朴雅致的景观享受从街头到街尾,目之所及,心之所向。

在这里听到的那些典故,是中国人历史里的文化灵魂,是一汪清泉,以它的清冽带走尘世的喧嚣,带进那个一百年前的世界,文人墨客高谈阔论,台上高唱梨园戏,台下闲听风吹雨,砚纸之上,言语之间,是那个时代理想里的世外桃源,也同样成为了我们今日的心之所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琉璃厂的前世今生)